前言:在撰寫專業教學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夯實專業理論是提高教學能力的基礎
新教師經過高等院校的學歷教育,具備比較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是,隨著科學技術及理論的迅猛發展,教師只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已經很難滿足教學的要求.因此,各類院校要加強對新教師專業理論的培訓,提升其專業理論水平.一是請進來.邀請兄弟院校的知名專家、專業帶頭人來校,就專業前沿理論進行講座,使新教師掌握本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及世界領先的高科技知識,幫助新教師掌握專業發展動向,提高新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二是走出去.有計劃地安排新教師參加專業進修,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專業理論水平;鼓勵新教師參加學術研討活動,通過學術交流,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三是崗位自學.新教師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要充分發揮新教師的自學能力,使其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短板”,有針對性地學習.通過自學,及時追蹤學科的前沿動態、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方向.
2打牢教學基本功是提高教學能力的關鍵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基本條件,是教學能力提高的關鍵.教研室要給新教師創造條件,使其打牢教學基本功.一是以老帶新.為了使新教師能夠盡快掌握教學基本功,可安排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與新教師結對子,對新教師進行傳幫帶.老教師從內容的安排、課件的制作到教案的編寫,從教姿、教態到板書的書寫等細節對新教師進行指導,使新教師少走彎路,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提高教學基本功.二是新教師要勤學苦練.新教師要給自己提出要求,制定標準,自我加壓,勤學苦練,打牢教學基本功.首先,教姿、教態要規范.新教師要加強教姿、教態的訓練與養成,講課時要大方得體、姿態規范,形成良好的課堂講授習慣.其次,語言要簡練、準確、生動.“簡練”要求教師上課用詞恰如其分,不要模棱兩可和啰嗦;“準確”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弄清所要講授內容的來龍去脈,弄清每個概念、定理、定律、原則、原理的確切含義,真正領會其內容,做到語言表達準確;“生動”要求教師語言表達具有感染力,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次,提高課堂調控能力.新教師課前要認真備課,做好教學和心理準備;上課時要充滿信心,從容應對,不要縮手縮腳;課中要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注意觀察學生表情和神態的變化,適時調整講授進度和教學方法.
3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學能力的保證
教學方法和手段是達到教學目的、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也直接影響知識的傳授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新教師要加強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提高教學效果.一是教學方法創新.新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大膽創新,大力開展啟發式、學導式、案例式、討論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能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并配合使用.如,對理論性強、不易理解的內容可以采取啟發式教學;對理論性不強、淺顯易懂的內容可以采取研討式教學;對操縱性強、需要實習的內容可以采取實踐式教學;對技能性強、需要動手動腦的內容可以采取互動式教學.新教師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上要多向老教師請教,多聽課,勤思考,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二是教學手段的創新.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方法的重要保證,是傳授知識的根本途徑.因此,新教師要加強教學手段的學習和掌握,廣泛開展多媒體教學,注重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的結合,提高教學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1非專業職業素養的內涵
非專業職業素養是一種通用能力和必備人格,是從事不同專業的人共同需要的素養。非專業職業素養的含義非常廣泛,包括思想品德素養、身體心理素養、能力素養和創新素養。每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文化藝術素養、科學技術素養、身心健康素養等都屬于非職業素養的范疇。非專業職業素養需要通過課內課外和校內校外多途徑、多方式共同培養。本文只研究與專業實踐教學相關的非專業職業素養培養。
2與專業實踐教育相關的非專業職業素養
實踐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實踐教育凸顯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和特色。專業實踐教學是非專業素養培養的優良載體,學生在專業實踐鍛煉過程中,不自覺地發揮著非專業職業素養。教師通過設計與專業實踐相關的非專業素養,引導學生重視非專業職業素養的培養。結合筆者專業實踐教學,認為通過實踐教學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嚴謹自律、奉獻精神等;提高學生基本能力素養,如學習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組織能力等;培養學生職業習慣和職業意識,如團隊合作、安全意識、行為習慣、節約意識等;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3非專業職業素養培養設計
3.1以專業課程實踐訓練途徑培養非專業職業素養專業課程實踐訓練形式有實驗、實訓、課程設計等,以項目教學法實施專業課程實踐訓練,能較好培養學生非專業職業素養。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項目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主動完成項目任務,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性實踐活動,注重的不僅是最終結果,更強調完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團隊合作,共同完成項目任務,要求學生工作嚴謹認真,一絲不茍;要求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樹立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當學生碰到疑難問題時,在學生之間,在學生和老師之間需要交流溝通,共同討論,解決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在項目實施完成后,小組之間進行成果展示,每組進行項目實施總結并發言,以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完成項目后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思考。
一、藝術設計國際交流的現狀
藝術設計教育與國際接軌成了發展的必然。國內的藝術設計類院校正越來越重視國際交流合作,其形式也從最初的校際互訪、學歷培養、師生交流,進而擴展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目前,許多藝術設計類院校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國際交流工作絕不應該只停留在“面”上,而應深入研究國外藝術設計教育的各個環節,包括課程設置、辦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估、產學結合、就業指導等,從而可以借鑒國際先進的藝術設計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探索符合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之路。在當前眾多的國際交流活動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能夠深入到雙方課堂的聯合設計教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外合作課題。在這種模式下,中外師生齊齊參與,中外學生混合組成學習小組,在雙方教師的共同指導下,有的放矢地圍繞指定主題展開設計創作活動,完成設計任務。
二、對專業教學的促進作用
1.感受國外的教育理念國外藝術設計教育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中多引進“真實”案例。在傳授學生設計知識與技巧的同時,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讓學生明白,在真實項目中,必須以客戶的需求為上,不能隨心所欲,要學會與客戶溝通,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國內的藝術設計教育往往一味強調學生的專業技能,而忽視了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素養的提高。
2.學習國外的教學方法國外的藝術設計教育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真正的主體是學生,在規定主題的框架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碰撞出許多靈感的火花。與此相比,中國的學生習慣于聽從老師的意見,等待老師的指令,在創作上缺乏自主性,作品風格趨向化明顯。在合作課題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英方師生在創作中的熱情與激情,學習培養獨立思考和創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中國學生比較擅長“單打獨斗”,一旦與人合作,往往就不知如何進退、與人溝通了。作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只有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才有機會參與更多的設計項目,展現自己的設計才華。尤其,在全球化趨勢下,你的合作伙伴有可能來自不同國家,有著與你不同的文化背景,這時,如何協調一致,共同完成設計任務是新時代設計人才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自主合作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導學案編制、使用不科學。職業教材沒有教學參考書,也沒有復習資料,很多教師編制的導學案不能抓住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設題形式簡單,主要是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并不檢查學生導學案完成情況,也不把它作為課堂教學的藍圖,只把它作為參與課改的一種點綴。
2.學生自主預習不到位。在預習方面,大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自主預習的習慣,有部分學生根本不預習教材,只有少部分學生根據導學案預習教材,但是預習的效率一般。
3.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在課堂教學中,雖然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但是缺乏實效。很多教師提出問題后,就讓各小組自由討論。很多學生各說各的,表面討論熱烈,實則沒有思維碰撞。優等生只顧自己發言,不與別的學生配合,也不善于傾聽其他組員意見。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4.學生參與面不廣。小組合作學習為每一個學生參與學習提供了機會,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優等生在組內做主角,邊緣生做配角。大多是優等生進行組內發言、小組展示;邊緣生缺少發言展示的機會,甚至被剝奪了學習的權力。
5.兩極分化現象初露端倪。在小組學習中,優等生表現積極,參與度高,掌握知識扎實,能力全面,學習積極性高,學科成績顯著提高;邊緣生很少參與小組討論,逐步被邊緣化,以至喪失學習信心,學科成績反而下降。
1.設計素描概論
教學課程第一步向學生介紹設計素描理論概述,幫助學生理解設計素描本質內涵,學習方法與意義,通過講授使學生理解設計設計素描的概念、目的、作用等方面知識,增強學生的專業意識和對設計素描重要性的認識。但是這一階段需要注意的是要明確學生準確理解設計專業造型基礎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一個為自己本專業即環境藝術設計為目的的價值取向,通過繪畫素描與設計素描作品圖片的對比,進行討論,幫助學生清楚區分設計素描與繪畫素描的造型需求,進入真正的專業設計素描。
2.具象設計素描
具象設計素描是設計素描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以現實形態為依據而進行的一種研究、分析、表現的素描造型手段。其表現方式是綜合性的,以設計的表示與表現為目的,注重培養設計意識及結合審美,追求對具象形式及視覺要素的領悟與理解,來掌握必要的設計造型語匯和綜合表現能力。教學課程第二步具象設計素描的培養。以設計的表示與表現為目的,培養設計意識,通過對具象形式及視覺要素的領悟與理解,培養學生面對物體或主題能準確的該快有力的線條進行造型的能力。通常將物體的線條、明暗、結構、形狀、透視、比例、質感、肌理等作為衡量素描表現三維空間的重要依據。但是作為繪畫的素描和作為實用為目的的設計其在本質上并沒有太大的差別,繪畫素描和設計素描二者在具體表現物象時,都不能離開素描必備具象的元素和表現規律。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環藝學生的造型能力、結構推理能力與空間組織能力,通過靜物寫生,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段,可不施明暗和無光影變化,而強調突出物象的結構特征,以理解和表達物體自身的結構本質為目的,強調理解、剖析結構物體,注重三維空間的想象能力的培養。
3.表現設計素描
教學課程第三步變現設計素描的培養。學會在繪畫中透露某種感情和體驗,運用強烈的色彩、特定的線條和形狀來表現一種特定的思想或情緒特征。最終實現造型能力,想象力與空間組織能力,創新精神。在這個階段作為專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更多的專業指導,通過命題(多個命題)或給出題目范圍,讓學生根據情況自主進行選擇,以主觀方式進行草圖繪制,最后在通過教師審定后方可進行作業繪制,最終完成環藝設計素描的表現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