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制藥工程專業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天然藥物化學》是福建農林大學制藥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從《天然藥物化學》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及網絡課程建設三個方面進行改革,構建具有“工味”、“藥味”、“農味”,即的天然藥物化學課程體系。
關鍵詞:天然藥物化學;“三味一體”;制藥工程
《天然藥物化學》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理論研究天然藥物(植物、動物、微生物、礦物等)中化學成分的一門學科[1],是藥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時也與植物學、食品科學、農業科學緊密結合[2],是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加工與利用研究的基礎課程。長久以來,該課程一直按照藥學類專業相關內容授課,內容主要側重于天然活性成分,尤以臨床功效為主,忽視化工與制藥類、食品類、植物學類等相關專業學生的需求。2016年,我校制藥工程專業成為學校第一個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的工科專業?!短烊凰幬锘瘜W》被列為“制藥工程專業核心課”,該課程如何在制藥工程專業中更好地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與農林類學科特色結合成為本課程實施教學改革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積累,《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改革團隊致力于建設融合農學、工學、藥學特色,并將三者進行融合,使《天然藥物化學》課程具有“工味”、“藥味”、“農味”,即“三味一體”的天然藥物化學課程體系。“三味一體”的《天然藥物化學》課程體系旨在建設更加適合農林院校化工與制藥類、食品專業類、植物學類等相關專業學生需求的課程。同時,我們將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及網絡課程建設三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理論教學環節
在《天然藥物化學》的理論教學環節,我們將使課程講授的內容富有“藥味”、“工程味”和“農味”。《天然藥物化學》就自身而言,就是屬于藥學類課程,“藥味”已能自圓其說;“工程味”主要是在課程中更加注重對天然藥物的提取、分離、純化工藝的講授,如在黃酮類化合物章節中,重點講述蘆丁的提取、分離和純化等,使學生能更好地運用天然藥物化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提取、分離和純化工藝中的“復雜工程問題”。而“農味”,則通過“來源”和“用途”兩方面來實現?!皝碓础鄙?,本教學團隊更加重視農林資源,特別重視具有高藥用價值的農業、林業資源,將其融到《天然藥物化學》各章節中,如在萜類化合物中單萜的講述,重點探討斑蝥素的開發與利用(昆蟲斑蝥—斑蝥素—單萜類)、紫杉醇的開發與利用(林業重要植物資源紅豆杉—紫杉醇—二萜類)等;“用途”上,更加重視天然藥物化學成分在農業上的應用,如香豆素章節中的蛇床子素,有抗腫瘤活性,同時也具有殺蟲活性,生物堿章節中的苦參堿,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同時在農業上也有殺蟲活性,已開發成殺蟲劑,還有苦皮藤素(殺蟲)、海蔥苷(殺鼠)等都有藥用價值和農用價值。
二、實踐教學環節
摘要:基于醫學院校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亟需對制藥工程專業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改革,來建立一種新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體系,來滿足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需求?,F就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初步探討,以期提高現有有機化學實驗教學質量。
關鍵詞:有機化學實驗;制藥工程專業;教學改革
隨著世界藥物研發行業的高速發展,藥物研發單位不僅對制藥工程以及相關專業畢業生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同時對畢業生的實驗動手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也有所提高。經濟快速發展的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更高,所以近幾年來很多高校為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在實驗教學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也對實驗教學體系進行了一定改革,從而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制藥工程專業是一個藥學和工程學相結合的工科類專業,以培養從事藥品研發、工藝研究以及制藥設備與工程設計的人才為目標。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對制藥工程專業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實驗教學是制藥工程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是制藥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實驗課,而醫學院校臨床專業有機實驗課程僅包含基本操作實驗和簡單有機合成。制藥工程專業之所以將有機化學實驗課作為專業基礎實驗課,是因為后面的藥物合成、制藥工藝學、制藥設備與工程設計課程都以它為基礎。因此臨床專業有機化學實驗課程已滿足不了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培養的要求,以往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亟需改革,從而達到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
1醫學院校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存在問題
1.1學生不夠重視實驗課程,缺乏主動性
作為醫學院校,主要以臨床醫學、護理學、影像學、臨床藥學等專業為主,以上專業將有機化學作為一門認識性課程,與他們的專業課聯系不是太緊密。所以大多數學生認為有機化學實驗課程不重要,實驗課前學生基本不預習,也不查閱書本和網絡資料,完全依靠老師的上課講解,被動地接受,從不主動地動腦去問為什么。比如說“乙酰水楊酸的制備”,這是一個經典的有機化學實驗內容之一,實驗講義中給出一種乙酰水楊酸的制備方法,課前臨床學生多數不會去查閱乙酰水楊酸的合成方法,他們不知道除了講義中加入醋酐的方法外,乙酰水楊酸的合成方法還有很多,例如可以用乙酰氯替代乙酸酐,再加入相應的堿來中和生成的鹽酸[2]。
一、制藥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及學生重視程度不夠
我國的各級各類高等院校,普遍對大學英語相當重視,四級考試與學位掛鉤的硬性指標使得學生將大量的精力傾注于英語學習。在全國開設制藥工程專業的高校中,專業英語通常歸屬于專業課或選修課,甚至沒有開設,且沒有針對專業英語的硬性考核指標,因此學生普遍無暇顧及專業英語的學習。而且隨著各高校推廣雙語教學或者純英語教學的大勢所趨,專業英語課程也越來越被邊緣化。
(二)課程設置存在諸多問題
全國開設制藥工程專業的高校當中,幾乎沒有系統的專業英語教學研究活動。與其他專業基礎課如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等專業課程相比較,專業英語課程學時少、學分少,部分學校將專業英語課程安排在第五學期與其他專業必修課同時進行,此時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專業知識,理解專業英語就更加困難。更有甚者,為了彌補大四課程設置的空白,將專業英語課延至大四進行授課,此時學生面臨就業及考研的壓力,根本無暇顧及專業英語的學習。
(三)專業英語任課教師的匱乏
[摘要]應用型人才是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人才類型,模塊化課程體系是適應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的課程體系。教育部推行和倡導新建本科高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模塊化課程改革。本文介紹了安徽新華學院藥學院在模塊化課程改革中的一些做法,為完善應用型課程體系,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能力培養;模塊化課程;改革
為了適應新常態下教育發展的需要,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已勢在必行。模塊化課程建設是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嘗試。教育部推行和倡導在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進行模塊化的課程改革,在安徽合肥學院試行的模塊化課程改革已初現成效,我校教務處也提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根據這些指導思想和改革目標,藥學院在制藥工程專業(校級特色專業、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藥學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和藥物制劑專業(校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進行了模塊化改革的探索,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認真優化整合,積極推進模塊化課程群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基礎實驗化學課程模塊化整合成效顯著
2008年,藥學院開始基礎化學的實驗課模塊化整合改革,將實驗教學從理論教學中剝離,打破四大化學實驗各自為政的壁壘,構建獨立的基礎實驗化學課程體系。從2008級本科生教學中實施到現在,基礎實驗化學的模塊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經驗,為推進藥學院模塊化課程改革開創了良好的開端,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1.1構建完整獨立的化學實驗教學體系
1實驗教學方案的改革
1.1聯系實際,精選實驗方案,實現實驗的系統化生命科學的迅猛發展促使高等院校對生物制藥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有熟練的實驗技能。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以往的生物制藥學實驗方案已經無法滿足現今高等級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根據生物制藥學理論課程的重點內容,我們編寫出版了《生物制藥學實驗指導》,將生物制藥學實驗課重新編排,共分為八個單元,包括生物藥物概論實驗、微生物工程制藥實驗、基因工程制藥實驗、動物細胞工程制藥實驗、植物細胞工程制藥實驗、抗體工程制藥實驗、酶工程制藥實驗、生物藥物的研究開發與質量控制實驗。每個單元實驗方案環環緊扣,形成體系,使學生能夠對本單元知識進行系統的了解和實踐。
1.2優化實驗教學計劃,增加實驗課時由于生物制藥學實驗的系統性較強,實驗內容也較多,因此原來實驗大綱所設的24學時的實驗課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此外,最初本課程實驗的教學計劃是按學校要求,盡可能每周安排實驗,導致生物制藥學只能是孤立的小實驗,加之課時不夠,故制定的實驗方案也較少,妨礙了學生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改進了培養方案,重新制定了實驗教學大綱,增加了生物制藥學實驗的學時,由原先的24學時增設為36學時,同時將有的實驗集中安排。比如在“IgG的純化”實驗后再連續進行“蛋白質的冷凍干燥”實驗,學生可以進行一整套的系統實驗,以致于能夠更好的掌握本課程基本原理與技術,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2實驗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2.1改進實驗教學傳統形式,增設設計性實驗以往的生物制藥學實驗由于課時、時間安排所限,實驗內容單一,多為基礎性、驗證性實驗。一般采用課前學生預習、課堂教師指導、學生統一完成的模式。學生完全按照實驗指導去完成實驗,看一步做一步,機械重復,不用動腦,結果也是大家一樣,這樣的實驗也失去了它最初設置的意義。根據新的實驗教學內容,我們增設了設計性實驗,比如“甲殼素的制備”。學生3-5人為一組,查閱相關文獻,并根據所學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在實驗課堂上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各個小組匯報自己的方案,聽取同學和教師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實驗方案。每個小組的實驗設計完成以后,根據自己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師起指導作用,最后評比出哪一組實驗方案最優。通過設計性實驗的鍛煉,學生查閱文獻資料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同學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也得到了加強。
2.2將學生實驗教學與教師科研緊密結合在新的實驗教學方案中,我們根據教師不同的科研方向,增設了多個創新性實驗,一般只提供實驗目的與要求,方案需要學生自己制定,結果也是未知。此類型的實驗與教師的科研方向相結合,把搞科研的嚴謹思路與方法引入到學生實驗中,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也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例如我校教師的科研項目“黃花補血草多糖的抗腫瘤機制的研究”就被分成若干小的實驗,讓學生自行設計方案,教師認可后再進行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