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制定行動計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為全面實施旅游標準化行動計劃,按照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關于印發省全面推進旅游標準化行動計劃》和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標準化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區旅游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年,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上下聯動、全員參與”的旅游標準制定、貫徹、實施、評價和監管工作機制,實現“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標準全覆蓋的旅游標準化工作格局,建立較為完備的旅游標準化體系和旅游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培養和造就一支標準化專業人才隊伍,規范提高旅游產品和服務質量,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運作規范、管理先進、服務優質的旅游示范企業或名牌企業,引導旅游企業向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全面提升游客滿意度,進一步增強旅游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二)具體目標
年,啟動區域內康輝旅行社、美露麗夫國際大酒店,荷園休閑山莊、七星湖國際生態園、百花苑度假山莊、布衣山房、建設鎮固勝村等重點示范旅游企業和單位全面實施旅游標準化建設工作;年,擴大旅游標準化實施覆蓋面,區域內80%以上的旅游企業全面實施旅游標準化建設;年,區域內其他旅游企業全面實施旅游標準化建設。
扶貧開發是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黨的全會通過的《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搞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對確保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具有重大意義,必須作為長期歷史任務持之以恒抓緊抓好。要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實行新的扶貧標準,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把盡快穩定解決好扶貧對象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首要任務,重點提高農村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明確了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方向和重點。促進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是當前貧困地區鞏固溫飽實現脫貧致富的根本措施和緊迫任務,是我市堅持“四個第一”、實現“五大突破”、推進“三個率先”,建設和諧奮進新的迫切要求。為了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落實關鍵舉措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精神,促進我市農村貧困群眾收入持續大幅增長,特制定《市十萬貧困戶增收行動計劃》。
一、基本思路
以黨的十七大和全會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繼續加大實施“突破西山戰略”力度,帶動南部秦嶺山區、西部關山地區、北部喬山地區板塊扶貧,突出、西部山區、渭北旱塬三大重點地帶,把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貧困村為平臺,以低收入貧困戶為對象,實施特困戶安居工程和外資扶貧項目,抓好貧困地區村級互助資金試點工作,開展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工程。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引領,扶貧到村到戶,實行分類指導,按照“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原則,采取綜合措施,完善發展機制,多渠道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步伐。
二、目標任務
全市“十萬貧困戶增收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用5年時間,為貧困地區投入項目資金4.7億元,改善基礎設施和貧困群眾居住條件,扶持特色產業和增收項目,力爭使10萬貧困戶收入增幅超過全市平均水平,逐步縮小與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差距。到年,十萬貧困戶收入比年增加11.22億元,人均增收2805元,達到4300元。
主要任務:通過加強貧困地區產業基礎建設,利用小額信貸扶貧、貧困村互助資金以及外資等多渠道投入,加強對貧困戶增收項目和龍頭企業扶持,加大對貧困戶的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鼓勵農民就業創業,建立和完善貧困戶增收的長效機制,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增收項目,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大幅增收,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
自**區迎世博600天行動啟動以來,**鎮認真學習、積極部署,綜合整治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截止11月底,**鎮共拆除廣告96塊、補種綠化15261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筑8980平方米、完成農村衛生設施
建設38項,分別占年度計劃總量的88%、85%、88%和97%。
主要做法有:一是“季度目標任務書”細化任務。在仔細分析研究**鎮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總體目標任務的基礎上,根據地區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本單位階段性目標任務及推進實施操作方案。動員
大量工作人員配合鎮有關職能部門對綜合整治工程的工作量進行逐一實地勘察和分析研究,編制印發了《**鎮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2008年第4季度目標任務書》,明確了每一條綠化帶、每一幢臨街建筑
、每一塊廣告牌的具體位置、整治時間和具體責任人,將綜合整治工作任務細化到每一個點,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4項制度”全面落實工作責任。通過建立4項制度,真正將責任
落實到人。一是考核制度,在細分量化鎮政府各職能部門、責任單位的工作責職基礎上,建立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的考核獎懲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全面實行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的屬地化目標管理。
一、基本情況
漢南區位于武漢市西南部,總人口10.8萬人,版圖面積287平方公里,轄紗帽街、東荊街、湘口街、鄧南鎮及烏金、東城垸、漢南、銀蓮湖四個國營農場,共有51個建制村(大隊)、338個自然塆,村民總戶數14432戶,村民總人數55681人。納入今年“家園建設行動計劃”試點工作的10個村(大隊)分別是紗帽街的幸福村、江上村、通津村;鄧南鎮的水三村、鄧西村、窯頭村;湘口街的五湖大隊、雙塔大隊;東荊街的溝北大隊、烏金四大隊。村民總戶數3467戶,村民總人數12852人。
二、工作目標和規劃
從2005年開始,用5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在全區農村的49個建制村和農場大隊中,分期分批地實施以“四到家園”為核心內容的創建活動。漢南區“家園建設行動計劃”試點工作要與漢南區農村小康建設工作緊密結合,以“培植主要產業,創建美好家園”為主題,著眼于建設生態農業、打造富裕和諧的新農村,力求通過創建活動,使村塆變面貌,群眾得實惠,農業上臺階。原創:其主要目標是:通過開展創建活動,完善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相結合的基層管理體制,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增強村級組織凝聚人心、服務群眾、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的功能,鞏固農村基層政權的基礎;改善農民增收致富的發展環境,促進農村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和富余勞動力有序轉移;改善農村社會發展環境,逐步建立基本社會保障體系;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努力把試點村建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民主法制健全、管理服務有序、環境衛生整治、社會文明和諧的溫馨家園。
2006年,全區要完成14個村的試點任務。其中,完成2005年4個試點村的試點和評估驗收工作,同時探索村塆長效管理機制;完成2006年新增的10個村的試點任務。
三、2005年試點工作基本情況
為貫徹落實《陜西省全面推進勞動合同制度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及《延安市全面推進勞動合同制度三年行動計劃總體方案》,進一步加強勞動合同管理工作,規范各類用人單位勞動用工行為,依法保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合法權益,構建和諧黃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為目標,依法規范,加強指導,改進服務,強化監督,綜合應用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全面實施。根據國家及中省有關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符合我縣實際情況的勞動合同政策體系,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勞動合同制度在我縣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統籌兼顧國家、用人單位、勞動者三方利益和依法行政的原則;
2、堅持公正合理、和諧穩定、共謀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