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展業實訓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專業課程單項實訓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的實訓項目繁多,大多數都是一些驗證性、重復性的實驗,這些實訓內容大部分都是條塊分割,只要按照實訓指導,用指定的方法,完成固定的步驟即可。這種實訓教學模式對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學生只在規定的框架和既定的思維下進行實訓操作,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學習完全處于被動地位,這將阻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及現代科學思維方法的形成圓,同時使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致出現了理論與實踐、教學與臨床脫節的現象。為培養出跨世紀的高質量醫學人才,必須對傳統實訓教學方式做出相應的改革,而作為培養學生科研思維及創新能力、訓練學生實踐能力的綜合性實訓教學就成為改革的新方向。
2綜合實訓的內容和意義
2.1綜合實幸唷的內容
為了體現綜合實訓的綜合性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結合目前醫院臨床檢驗科的實際情況,經專家反復論證,選擇了臨床檢驗基礎、免疫學檢驗技術、生物化學檢驗技術、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等課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實訓項目整合在一起構成綜合實訓項目,這些項目綜合性強,與臨床檢驗科常規的檢驗項目緊密聯系。綜合實訓的內容包括:血液常規檢驗;尿液常規檢驗;糞便常規檢驗及隱血試驗;凝聚胺介質交叉配血;乙肝兩對半檢驗;肝功;腎功;臨床常見標本(血液、尿液、糞便、膿液及創傷感染分泌物等)細菌學檢驗等20項。
2.2開展綜合實鍘的意義
1課前準備
教師在開展物流實訓教學活動前的課前準備不同與傳統教學的備課,要求更加細致。教師要事先準備好相關物流實訓資料,設計好實踐操作步驟,考慮好各環節中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分別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作好各準備工作且完成課程設計后,才能順利地開展物流實訓教學,使物流實訓教學達到期望的教學目標。具體的工作內容如下:
1.1明確實訓教師的地位在開展物流實訓活動前,教師應明確其在物流實訓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實訓任務驅動式教學過程中,實訓教師應該是一個合格的參與者、指導者。實訓教師只有參與各個小組的實訓活動,才能了解各小組的進展情況,了解他們的疑惑和難題,給他們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幫助,指導學生在實訓中快速成長,實現向職業人的轉變。
1.2設計教學情境物流教學中各項目的實訓環節中存在很多的角色,如業務員、供應商、入庫管理員、出庫管理員等,所以開展教學前需要設定好實訓活動的背景,讓學生基于這個背景來開展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觀念,使學生基于崗位角色考慮問題,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合格的職業人。如在倉儲規劃與設計模塊中,設定的背景:無錫市新區某倉儲企業需要建設一間流通型倉庫,假定學生是倉庫的管理者,讓學生對倉庫進行規劃設計。
1.3準備實驗實習材料物流實訓環節中會用到很多的實驗實習材料,教師要事先做好準備,根據學生的人數、分組情況、角色類別等情況確定需要準備的材料的類型和數量。
需要準備的材料主要有:①實驗實習相關知識點。教師要把該項目模塊的知識點匯總,進而形成該實訓課程的校編教材。②實驗實習相關案例、練習。實訓教師要事先準備好教學用的案例和練習。如進出口通關教學中,教師要事先準備好各組需要使用的相關報關材料和報關單證等材料。③實驗實習設備。物流實訓各模塊使用到的物流設備不盡相同,如倉儲設施設備模塊中需要各式倉儲設施設備,自動化立體倉庫項目中需要自動化立體倉庫。在進行物流實訓教學前,要事先檢查和調試相關物流實驗設備,做好課前準備。④實驗實習耗材。在物流實訓某些項目中,需要一定量的實驗實習耗材,以滿足物流實訓過程中學生的使用。如倉儲包裝過程中要準備好紙箱、膠帶、膠帶切割器等實驗實習材料。同時,要確定嚴格的實訓耗材管理制度,物流實訓課程開展前和開展后要及時清點相關耗材,登記記錄,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耗材使用不足時應及時請購。
1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組織機構建設
1.1高職院校在主管教學校長領導下,教務部門負責全校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和協調工作。其主要任務是:審查實踐、實習教學方案、大綱;審查和協調全院的實習實訓計劃和經費預算;配合有關教學單位組織并推動實習實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協助各教學單位開展實踐基地建設,收集資料、組織經驗交流;實地調查、了解實習工作狀態和實踐教學管理情況;向主管副院長匯報全校的實踐教學工作。
1.2學校各教學單位負責人負責指導、管理本單位的實踐教學工作。其主要任務是:指導編制本教學單位各專業的實習實訓方案、教學計劃和大綱、經費預算,審定專業負責人指派的指導教師;督促、指導和幫助各專業進行實習實訓的各項準備工作;檢查各專業實踐教學工作質量及效果;總結本教學單位的實習工作經驗并組織經驗交流。
1.3學校各專業負責人負責本專業學生實踐教學指導工作質量及效果。其主要任務是:負責組織編制本專業的實習、實訓方案(計劃)和教學大綱、經費預算;指派實習指導教師并檢查和指導工作,實習結束后組織審定實習成績,向教學單位領導匯報實習工作情況,整理出每次及學期實踐教學工作總結(做到工作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
2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管理體制建設
2.1實踐教學教材(指導書)管理體制。實踐教學教材即實習實訓教學大綱(指導書)是進行實習實訓的指導性文件、制訂實習實訓方案(計劃)、組織實習實訓活動和對學生進行考核的依據。各教學單位在負責人領導下,各專業負責人要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組織制(修)訂綜合、專項實習實訓教學大綱(指導書)。各教學單位負責人負責組織、管理、指導和審核工作。為提高實習實訓效果,有關教學單位應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動員會,說明各項任務、目標、流程和要求,并做好組織實施、檢查指導工作。教務部門負責進行抽查實踐教學文件的科學性,檢查實踐教學活動管理的規范性,檢查實踐教學活動指導是否到位、組織是否周全、監控是否合規、文件歸檔是否規范。實習實訓大綱(指導書)的內容應包括:實習實訓的性質、目(標)的、任務與要求;實習實訓的內容、方式與方法;實習實訓的地點、程序與時間安排等要求;現場教學(包括參觀、講座、報告和社會調查等)的內容與要求;對學生、指導教師和實習單位的要求;實習實訓考核方式與標準及參考資料等。
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通常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布置任務和提供具體操作方法,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操作方法實踐操作完成任務,教師進行監督、個別指導,并針對學生實踐情況進行歸納總結。這樣的教學方法不科學,因為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只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和技能,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這與實訓課程的教學宗旨相悖。實訓課程管理不善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不被重視,管理不善,教師對學生要求并不嚴格,教師僅給出實訓項目的名稱和要求,不為學生提供講解或引導,監督和指導也不及時,學生經常出現面對項目不知所措的現象,這必然會影響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
改革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方法的重要意義
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實踐課程,在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主要用于培養計算機專業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和提升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一般在理論教學結束后開設,設置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的目的是通過開發實踐項目,使學生掌握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掌握就應用計算機進行實踐開發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將來從事計算機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具有適應計算機行業需求的職業素養,提升就業能力。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關系到學生就業和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長期的教學研究和實踐中,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已經逐漸形成了系統完整的教學體系,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進行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方法改革,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在不斷完善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改革原有的教學方法,選擇有效的、可行的實訓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解決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促進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教學體系的完善,更好的發揮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的重要作用。
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措施
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主要采用理論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理論課程主要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和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訓課程主要采用任務驅動、訓練與實踐式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并不意味著不再使用以前的教學方法,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依據實訓課程的性質、目的,項目內容,選擇最恰當的教學方法。綜合考慮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的性質、課程目標,項目內容等方面,本文將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相互融合,提出了一種適合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基于情境的以項目為導向的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方法。
(一)什么是基于情境的以項目為導向的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方法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之上的先進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主動性、建構性,支持學習者完成任務的自主權和中心地位。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即通過課內外的練習、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使學生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基于情境的以項目為導向的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方法是在現代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教師創設情境,布置實踐項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監督下,在情境和項目引導下進行小組協作實踐來完成項目。基于情境的以項目為導向的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地位,教師是引導者、指導者和幫助者。
【提要】該院制訂了《湖南省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技能抽查標準》和題庫,并將其融入臨床護理課程實訓教學中,從整合護理實訓教學項目、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完善模擬醫院建設、組織技能競賽、加強雙師教學隊伍建設等5個方面進行改革,提升了護生的職業核心技能和職業人文素養。該文總結了該院技能抽查項目融入實訓教學中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教學方法;臨床工作能力;專業,護理
湖南省教育廳自2011年始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開展技能抽查,主要目的是檢驗護生對護理技能的掌握情況,提升高職護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促進教學和臨床工作的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推進專業教學改革[1-2]。通過評審,本院被湖南省教育廳指定為護理專業技能抽查考試標準開發牽頭學校,2011年,通過專業調研,制定《湖南省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技能抽查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既引領了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評價,也反映了用人單位最實際、最貼切的要求[3-4]。基于專業技能抽查,為了提高護生的綜合素養,本院采取了以下措施,在護理專業技能培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工學結合模塊式項目課程體系
專業技能抽查要求構建工作工程引領,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情境課程體系,需要根據典型工作崗位,分解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和核心技能[4]。通過對各級各類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護理人才需求市場調研、了解專業面向,分析職業崗位與工作過程、了解崗位工作任務,分解典型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設計系列工學項目模塊與單元模塊,設計工學單元模塊項目任務、融合教學內容,建立課程標準、開發項目課程與教學資源,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工學結合模塊式項目課程體系。根據《標準》的開發思路和考核內容,從課程基本信息、課程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教學手段與方法、考核方法、教學資源等8個方面重新修訂了基礎護理技術、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母嬰護理等5門臨床護理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
2重構實訓教學項目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