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刊提倡優良端正之學風,拒斥抄襲他人學術成果、引用他人學術成果不加標注等學術不端行為。凡作品涉及著作權糾紛(如剽竊他人作品、一稿多投等),概由作者自負其責,本刊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2、論文題目宜簡煉、準確,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主副標題要各有側重,主標題盡量傳遞核心論點、學術創新點,副標題應限定研究范圍、學科范圍,廓清研究對象,標識文章性質。題目用華文中宋小二號字,居中。
3、來稿請確保引用資料文獻的準確性,在投稿前進行原文核對,確保文章的客觀性和嚴謹性。
4、摘要(200~400字,需有簡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結果、結論等,不少于200字)。中英文。
5、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單位名稱,所在省和城市名稱,郵編),如多名作者則分行依次排列。英文作者姓名及單位(作者姓名格式:“ZHANG De-Lin)。
6、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7、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兩級。
8、注釋:采用腳注格式,宋體,小五,注釋序號用①,②,③……標識,每頁重新排序。
9、首字母縮寫字時,應在首次出現時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無論是中文縮略詞,還是外文縮略詞,全文應當統一。
10、接受不同類型的稿件,包括學術研究論文、實踐案例分析、項目評述、技術論文、觀點評論、專訪等。我們鼓勵多樣化的思考和觀點,提供有價值且有啟發性的內容。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延靜里中街3號
郵編:100025
主編:姜俊華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延靜里中街3號,郵編:10002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