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園林工程技術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該專業實踐教學存在課程間缺少聯動、雙師素質師資隊伍缺失及實踐教學條件差等方面的問題。為切實提高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水平,從建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融入技能競賽內容、與企業“合作共贏”、提升雙師素質教師水平、加強實訓基地將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革,讓企業參與育人的全過程,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園林工程技術;實踐教學;雙師素質;校企合作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向往愈加強烈,生態城市成為人們的理想居所。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在保持城市生態平衡方面起積極作用[1]。與此同時,生態、園林行業內應用型人才、技術型人才供不應求,求賢若渴。然而,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要想讓該專業培養的學生成為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就必須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踐教學環節。在“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結合寧夏九大重點特色產業發展和黃河流域生態建設,如何通過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切實做到畢業后與實際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成為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實踐探索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部分專業教師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做了一些研究,如寧妍妍[2]提出加強實踐教學體系的“專項·綜合·頂崗”三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王彥萍等[3]認為園林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需要加強教學內容的更新、實訓基地建設、校企深度合作、整合師資隊伍、健全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環節;吳艷華[4]提出了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三位一體進階式實踐教學內容;袁麗偉[5]構建的一遵循、二結合、三環節、四保證的實踐教學體系;胡金龍[6]提出以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為出發點,從優化風景園林實踐教學體系、實踐內容對接生產、強化校企協同育人、提升教師實踐能力、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實踐教學改革;陶欣等[7]提出了實踐教學的4個維度,即“體驗”“轉化”“啟發”和“互探”,與教學矩陣相結合。以上幾位學者針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薄弱環節提出了一些建議。基于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現有的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條件,對現有的實踐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建議,以期能切實提高我院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質量。
1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園林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能夠從事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栽植與養護、園林景觀設計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生態、園林行業的大力變革,用人單位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具備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及用專業知識解決生產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我院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的教育體系中,雖然已經調整了實踐教學比例,但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能夠對接工作崗位的人才缺乏,進而導致園林工程類技術人才供給側結構性失調,人才供需矛盾持續加劇,從而制約了生態、園林行業的發展。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實踐教學內容以課程為主,課程間缺少聯動
摘要: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徒制逐漸成為園林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幫助學生更全面、更有效地理解和應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然而在現代學徒制的影響下,學校的跟崗實習效果評價體系發生了深刻轉變,不僅要重構評價主體,而且更需要提高企業師傅在實習效果評價中的比重,關注評價體系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然而在跟崗實習效果評價過程中,卻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到學生評價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對此,結合跟崗實習與現代學徒制的理論內涵及其評價體系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園林工程技術;實習效果評價
1跟崗實習與現代學徒制的理論內涵
明確跟崗實習與現代學徒制的理論內涵及兩者之間所存在的內在聯系,能夠更好地幫助學校和企業了解學習效果評價的方向及目標,提升園林工程技術專業跟崗實習效果評價質量。
1.1跟崗實習
跟崗實習主要指以“輔助完成”“輔助工作”“跟著干”等跟崗學習為主的實習方式,其之前實習工作不同,在之前的實習工作中,學生需要獨立完成各項工作,是崗位工作的獨立執行者。但是跟崗實習,學生更多的是跟隨、是輔助,單位會指派人員給予學生崗位工作指導,跟崗實習更偏重于教導。關注“工學結合”與“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中的價值和作用,能夠使學生充分了解企業文化,掌握企業運作機制及規章制度,磨煉品質、掌握本領[1]。所以,學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跟崗實習這一人才培養手段的重視力度,借助跟崗實習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各院校在跟崗實習過程中,應合理規劃、科學組織,嚴格做好學生、單位、學校之間的銜接,確定自身的責任與義務。跟崗實習是根據學生培養的專業與崗位要求開展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以企業為主導的培養過程,擁有較為明顯的企業導向。
高職園林專業完整的植物類課程體系應包括植物生理學、生態學、分類學基礎,觀賞植物識別,園林植物生產繁育技術,園林植物栽培技術,園林植綠地養護管理技術,園林植物造景設計,園林植物應用等。對于高職工科類院校園林工程技術專業來說,在植物學科基礎薄弱、課時數有限、師資力量有限、實訓條件有限等條件的限制下,要想開設體系完整的植物類課程不切實際,因此很多院校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開設一部分課程,使得植物類課程體系不夠完整嚴謹,課程之間銜接不夠緊密。
植物類課程內容交叉重復嚴重。園林植物類課程體系里有部分課程內容存在嚴重重復和交叉,比如《觀賞植物學基礎》、《園林樹木學》、《花卉學》、《草坪學》等四門課,里面都會涉及到植物識別分類,不同老師在講授這些課程時經常出現重復講授或漏講現象;《園林苗圃學》、《園林樹木栽植與養護》、《花卉栽培與生產》等三門課,都有植物生產繁育技術的內容;《園林樹木栽植與養護》、《綠地養護管理》、《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課程都包含有植物養護管理的內容,由此可見,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內容交叉重復嚴重,不僅讓學生對植物課程重難點產生困惑,也浪費了課時和師資。
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園林植物類部分課程內容偏重微觀,強調理論知識,如在《觀賞植物學基礎》、《園林樹木學》、《花卉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使用植物學的專業術語來講解樹木的形態特征、觀賞特性及生物學特性等,導致學生只記住了植物的細微特點,對植物整體把握不夠,以至于某種植物換個地方,學生就不認識了。另外由于班級人數過多或是課時限制,栽培與養護課程大多也只能在教室里學習,教學上過分強調栽培養護理論,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很少,教學效果不理想。
(高職工科類院校植物實訓基地建設滯后。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對實踐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職工科類院校本身植物學科基礎就薄弱,植物類課程相關實驗室如植物生理實驗室、植物病理實驗室、植物標本實驗室等不完善,有的院校可能多個專業合用一個實驗室,有的院校根本就沒設置這些實驗室,至于苗圃基地、溫室大棚、盆景基地等實訓場地更是設備陳舊、工具短缺、管理粗放。除此以外,院校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到園林工程類和設計類課程的實訓基地建設上,對植物類的基地建設投入過少也是造成實訓基地建設滯后的原因。
高職工科院校園林植物類課程改革實踐
針對上述高職工科院校園林植物類課程存在的問題,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本校)園林工程技術專業近年來對園林植物類課程做了一些改革探索。
一高職院校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設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園林工程技術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肥料學、園林植物生態學、氣象學、園林建筑、園林繪畫、花卉學、園林植物栽培學、園林植物育種學等.從上述所列課程不難發現,目前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較為傳統,雖然課程內容涉及的范圍比較廣,但是從學生的培養方向以及社會的需求來看,這些課程的設置以較為基礎的園林植物栽培和簡單的園林設計為主,理論性特別強而且重合率較大,與崗位需求對接不是很順暢,這樣就難以滿足當前的市場和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另外,在高職院校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中專業課與文化課、實踐課等都是進行分段排列的,各課程之間相互獨立而且缺乏溝通,并未形成合理、科學的課程體系.
2教學模式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如今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還是非常傳統的,主要是灌輸型的,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枯燥.老師利用幻燈片的形式把知識一五一十地講給學生,雖然這樣能夠將課程知識較為系統地講授給學生,但是學生主要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上,而且這種枯燥的方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而如今的園林行業需要應用型的人才,需要學生提高實踐能力,但上述這種以老師和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與實際動手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園林工藝人才.
3教學實踐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實踐課
1園林工程管理概述
1.1園林工程與園林工程管理
園林工程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內,運用施工手段和管理手段,對現有的環境進行改造,為人們提供一個自然優美的憩息環境。園林工程不僅具有一定的建筑意義,還具有環境意義,對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具有推動作用。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園林工程在規劃設計上充滿藝術性,在工程營造上有很高的技術性,在配套工藝上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在景觀營造上具有明顯的生態性。我國園林工程建設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十分著名的園林建筑,為我國現代園林工程建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園林工程管理是根據園林建設的具體要求,對整個工程過程進行系統的控制和管理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工程。園林工程管理具有工程內容藝術性、材料種類多樣性、施工技術復雜性、時間選擇季節性以及營造手法公益性等特點,通過對園林工程進行管理,可以實現降低工程成本、控制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提高項目安全性的目的。
1.2園林工程現代化管理的意義和現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園林工程的要求逐漸提高,對園林建設中現代化的科技投入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園林工程作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工程投入逐年增加,園林工程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下,園林施工企業要想站穩腳步,必須發展一套現代化的園林工程施工管理系統,對整個園林施工過程進行有序的現代化管理,提高園林工程的質量。與國外相比,我國進行現代園林建設的時間還比較短,我國園林工程現代化的管理系統還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完善和提高園林工程現代化管理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園林工程建設包含多個階段,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即概念設計階段、組織規劃階段、實施執行階段以及收尾驗收階段,現代化管理系統要充分考慮到每一個階段的實施,不僅要對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還要協調好各施工過程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園林工程實施現代化管理,最終要實現施工進度快、工程質量高、施工成本低、外觀美觀等要求。
2園林工程現代化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