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藝術素養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大學生的思想較為成熟,但是仍然會受到社會中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所以加強對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音樂能夠滿足人們多種心理的需求,能夠培養人豐富的情感、積極地創造力和熱情的生活態度,對于人的心理狀態調整具有重要的影響。高校音樂藝術教育中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能夠在陶冶大學生情操,提升高校大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使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夠借助音樂更加深刻的認識自我,樹立優秀的思想觀念,形成良好的綜合素養,更好的面對未來的工作和發展,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本篇文章主要結合高校音樂藝術教育實際情況,對高校音樂藝術對大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高校的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以及高校音樂藝術教育價值的充分展現奠定一定的基礎。
一、高校音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高校音樂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音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價值;音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價值;音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價值;音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培養的價值等方面。
(一)音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價值
音樂藝術教育能夠教會大學生如何正確的分辨是非,認識善惡美丑,塑造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比如在指導學生對《黃河大合唱》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便能夠通過斗志昂揚的歌聲,形成巨大的力量,感到熱血沸騰,深切感受作者濃濃的愛國之情,并在了解音樂創作背景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將振興中華作為使命。
(二)音樂藝術教育對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價值
摘要:藝術教育是培養青少年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有著其他學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青少年人文素養培養的現狀令人擔憂。弱化人文素養的教育不僅影響個人的發展,更會影響民族的未來和希望。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意識到藝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并將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
關鍵詞:知識人文素養重視藝術教育
一、概述
通常所理解的知識主要指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知識是外在的東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認知。只有讓知識進入人的認知體系,滲透到人的健康發展,才能稱之為素養。脫離了對人的關懷,人只擁有知識,卻不具有人文素養。如今的學生中有一部分人的心理狀態、審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態度與他們所具備的專業知識水平不相匹配,束縛和制約著他們向更高層次發展。在中學校園里,因為課業繁重,過多的考試和作業擠占了學生的業余時間,一些學生把很多時間投入文化課的學習,忽視了自身人文藝術知識的積累;陶醉于流行歌曲而對古今中外優秀的經典名曲不屑一顧;沉迷于肥皂劇的無聊劇情,卻對身邊的美術展覽視而不見。浮躁心理造成他們忽視了學習人文學科的課程,但人文素質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在這個層面上講,學校、家長、教師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高考的指揮棒使中小學教育是以分數和考試為中心的,美育長期受到冷落,以至于各項評比都與成績掛鉤,“成績不行說什么都沒用”,往往一些學習成績不佳、出路成問題的學生才報考藝術專業。中學階段的這種教育狀況,造成了一些學生人格塑造的缺陷。部分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現了一種畸形成長,他們好壞不分、真假不辨、美丑不識,一旦進入大學,這些缺陷就暴露出來,出現了諸多問題。
二、藝術教育與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以科學的人生觀指導個體的人生實踐,是人自覺地自我規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過程。這種修養不是脫離社會的、孤立的、自我封閉式的修身養性,而是在接受智育的同時伴隨美育進行的綜合素質教育。對于當代中學生心靈世界的塑造來說,藝術教育的地位顯得尤其重要。調研結果顯示,當代中學生在綜合素質修養和人格上存在很多滑坡,這和美育的缺失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關系。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閃耀著思想的光輝,向人們昭示人生的意義,它對青少年的影響是巨大的。藝術課程具有人文性,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優秀的藝術作品以心靈映射萬物,代山川萬物立言,而不單是具有視覺美感的藝術語言,更是一種寄情抒懷、言志寫意的心靈寄托,其精神層次更重于表達形式,許多優秀的美術作品能引導學生對幸福的渴望、對不幸的同情、對和平的追求、對正義的謳歌、對殘暴的憤慨、對邪惡的鞭撻,從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使中學生充實和完善自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著名宣傳畫《你加入了紅軍嗎》曾激勵過無數愛國志士血染疆場,為國捐軀;中國抗戰時期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與其他優秀抗戰文藝一道,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在全民族的心中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鼓舞著人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羅中立的油畫《父親》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使面對它的每一位觀眾的心靈都受到強烈的沖擊,讓無數人熱淚盈眶,激動不已。在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一切越來越迫切地要求每個人要適應社會所發生的這一系列改變。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說:“每當一種新科技被引進社會,人類必然要產生一種需要加以平衡的反應,也就是說產生一種高情感,否則新技術就會遭到排斥,技術越高,情感反應也就越強烈。”雖然智商對于追求成功是十分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決定人們走向成功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人文素養。人文素養不但關系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更重要的是它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緩解學習壓力,對將來走向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藝術教育不僅對一位學生的人生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許多教育專家、社會學家認為,藝術教育同自然科學教育、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共同構成牽動社會發展的“三駕馬車”。人的人文素養的培養離不開藝術教育,中學是培養和發展人文素養的關鍵階段,我們應該高度重視中學藝術教育工作。當今中國飛速發展,我們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績,然而,面對正在發生的一系列變化,我們不能只重視抽象的科學知識和能力,而忽視感性的藝術知識和能力,這向當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事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國家教育部已明確把美育納入社會主義教育方針,把藝術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審美教育是把古今中外藝術家的審美思想、文化素養、生活積累、藝術表現等,通過各種方式給予學生全方位的熏陶,讓學生走進藝術家的情感世界,從而潛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審美標準。因此,中學藝術教育應以審美為核心,把審美貫穿于教學全過程,這樣既可以保證藝術教學很好地服務于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第一,審美教育可以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欣賞羅中立的《父親》,當這幅油畫的幻燈片出現在銀幕上時,學生被巨幅畫像強大的視覺沖擊力深深震撼了。特別是那些從農村來的學生,有的目瞪口呆,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感慨萬千,有的激動不已,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畫中的父親不就是自己在農村辛苦勞作著、節衣縮食供給自己學費的父親嗎?這幅畫所起到的作用要遠超過那些空洞的口號與標語,繪畫視覺藝術獨特的力量在德育方面發揮著強大的作用。第二,審美教育是現代中學生釋放過重的學習和生活壓力,調整心態、增強學習動力的一種重要途徑。中學生在求學的過程中,承受著來自學習、家庭、就業等方面的種種壓力,有時甚至還會承受他們這個年齡本不該承受的壓抑和煩惱,他們疲憊的心靈需要緩解,焦慮的心情需要撫慰。積極、健康的藝術作品存在于字里行間、墨海音流等藝術形式中,給人以愉快的精神享受,其對于提高自主意識、控制情緒低潮、保持樂觀心態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第三,審美教育在對中學生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上,不但能促進智力發展,而且常常引發新的發現、發明和創造。“我們之所以重視藝術作品,就是因為它們是激發新體驗的不竭之源,同時也因為它們經常能使我們回歸到我們的真我之中。”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僅僅在繪畫上聲名遠播,同時還是杰出的發明家和工程師。達•芬奇的很多科學設計和發明也使自然科學受到了啟發。有時,達•芬奇會憑空幻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概念,而且思考問題的方式也與常人不同,這一切都與他的藝術修養分不開。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不斷完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愈發重視中職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由于中職院校教育性質的特殊性,大多數中職院校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阻礙了中職學生綜合發展。因此,中職院校應該加強重視培養學生藝術素養,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滲透藝術教育知識,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才能夠提高中職學生藝術素養。
【關鍵詞】中職學生;藝術素養;策略
藝術偉大的人文情懷、悠久的文化傳承令人嘆為觀止。杰出的藝術作品以其濃厚的藝術氣息不斷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思維品質,使學生透過作品的表象,穿越時空與藝術家進行交流,感受藝術的魅力。藝術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道德品質,進而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
一、中職學生藝術素養現狀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中職教育模式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教育模式,但是中職院校的教育理論以及教學理念并沒有隨著時代有所更新,在提高藝術生藝術素養方面存在諸多的問題,中職教師應當探索傳統藝術教育課堂存在的問題,將知識、技能的教學放在主體的地位,將藝術課堂主導地位返還給學生,充分尊重學生在藝術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采取有效的方式調動學生對藝術的興趣,使得藝術生在藝術知識技巧學習的時候就養成獨立探索以及自主探究的習慣,同時,藝術教師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成長以及個體差異化,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的問題,幫助其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二、提升中職學生藝術素養的策略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實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有關教育部門越發重視學生的藝術素質培育。藝術素養主要是指一個人對藝術作品的總體認知和觀點,且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藝術理論知識和藝術欣賞能力。總體來說,藝術素養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在中職院校滲透藝術素質,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職;教學過程;滲透;藝術素養
藝術教育是基礎素質教育,中等職業學校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培養,藝術教育只是職業教育的點綴。中職學校要想提高職業教育品質,就得將藝術教育滲透于其他學科課程,從其他學科課程中汲取營養。在中職教學過程中滲透藝術教育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在中職教學中滲透藝術素養的現實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實,學生的素質教育也在逐步推進。藝術素質培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教育領域占據越發重要的位置,而若想在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就必須要開設相對應的藝術課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通過藝術素質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全面的藝術類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知識視野,還可以通過藝術知識的學習,讓其對生活進行重新審視探尋事情的本質,從而獲得上心靈上和精神上的滿足。相比較于其他科目,藝術素質教育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修養,進一步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二、中職教學藝術素養滲透現狀
摘要: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也取得了飛速進步。高職藝術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關注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但由于受教學體制等諸多因素限制,很多學校的教學重點仍然停留在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學,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基于此,各大高職院校應該對美術教學模式及內容進行積極創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目標,創造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術教學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
關鍵詞:
藝術素養;美術教學;培養策略;
藝術素養對于藝術設計類學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結合教學實踐經驗來看,當前高職院校針對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尚存在諸多問題。加強對高職藝術類專業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是當前高職院校藝術教育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新形勢下,高職美術教學如何創新教學內容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提升學生藝術素養,是當前每一位高職藝術教學工作者需思考的問題。
一、藝術素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