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校園網絡安全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校園網絡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吸引了學生的興趣。但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包括:校園網絡系統在程序開發存在的固有隱患、病毒和黑客的侵入、缺乏有效的監管,導致網絡出現信息中斷、癱瘓的風險。對校園網絡安全技術進行研究,采用數字簽名技術、防火墻技術、網絡加密處理技術、云計算技術,保證了校園網絡的安全運行。同時,學校要加強全面檢測并制定劃分安全界限,提高師生的網絡安全防護意識。
關鍵詞:校園網絡;安全隱患;網絡安全技術;防護意識
1引言
進入21世紀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網絡已經普及到了校園。學校教師利用網絡多媒體等設備進行教學,豐富了教學手段,也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利用教學軟件和多媒體設備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并與教師網上溝通,增加了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知識渠道來源,拓寬了眼界。然而,校園網絡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校園網保密系統不健全,防盜意識薄弱,一些不法犯罪分子通過不良手段進入校園網,獲取學校重要信息,竊取師生隱私信息,給學校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學校需要加強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究,解決校園網絡的隱患和威脅。
2校園網絡存在的安全技術問題
2.1網絡系統程序中的安全隱患
(二)防火墻
防火墻系統是一種建立在現代通信網絡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基礎上的應用性安全技術產品,是一種使用較早的、也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網絡安全防范產品之一。它是軟件或硬件設備的組合,通常被用來進行網絡安全邊界的防護。防火墻通過控制和檢測網絡之中的信息交換和訪問行為來實現對網絡安全的有效管理,在網絡間建立一個安全網關,對網絡數據進行過濾(允許/拒絕),控制數據包的進出,封堵某些禁止行為,提供網絡使用狀況(網絡數據的實時/事后分析及處理,網絡數據流動情況的監控分析,通過日志分析,獲取時間、地址、協議和流量,網絡是否受到監視和攻擊),對網絡攻擊行為進行檢測和告警等等,最大限度地防止惡意或非法訪問存取,有效的阻止破壞者對計算機系統的破壞,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校園網應用服務系統的安全工作。(三)防治網絡病毒
校園網絡的安全必須在整個校園網絡內形成完整的病毒防御體系,建立一整套網絡軟件及硬件的維護制度,定期對各工作站進行維護,對操作系統和網絡系統軟件采取安全保密措施。為了實現在整個內網杜絕病毒的感染、傳播和發作,學校應在網內有可能感染和傳播病毒的地方采用相應的防病毒手段,在服務器和各辦公室、工作站上安裝瑞星殺毒軟件網絡版,對病毒進行定時的掃描檢測及漏洞修復,定時升級文件并查毒殺毒,使整個校園網絡有防病毒能力。
(四)口令加密和訪問控制
校園網絡管理員通過對校園師生用戶設置用戶名和口令加密驗證,加強對網絡的監控以及對用戶的管理。網管理員要對校園網內部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服務器的配置均設有口令加密保護,賦予用戶一定的訪問存取權限、口令字等安全保密措施,用戶只能在其權限內進行操作,合理設置網絡共享文件,對各工作站的網絡軟件文件屬性可采取隱含、只讀等加密措施,建立嚴格的網絡安全日志和審查系統,建立詳細的用戶信息數據庫、網絡主機登錄日志、交換機及路由器日志、網絡服務器日志、內部用戶非法活動日志等,定時對其進行審查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網絡中發生的安全事故,有效地保護網絡安全。
(五)VLAN(虛擬局域網)技術
一、安全與隱患
校園網在實際運用中主要有以下一些安全隱患和漏洞:
1.校園網是直接通過主路由器與Internet相連,在享受Internet方便快捷的資源共享與數據共享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安全性的隱患,隨時遭遇著外來攻擊的風險。
2.校園網內部建設結構存在著一些技術上的安全隱患,校園內部使用者對于網絡的結構和基本模式都比較了解,所以對于內部的安全性存在的威脅更大,校園網用戶大多以學生為主,其對于網絡的理解和正確使用存在一定的誤區,而對于個別學生的好奇心與心理特點利用一些黑客工具進行網絡攻擊,使得網絡癱瘓而無法正常運轉。
3.對于當前所使用的操作系統本身存在安全漏洞,也是造成網絡安全的一大隱患。對于我校服務器安裝的操作系統以Windows2003為主,由于Windows2003其操作的普遍性和本身缺點使得在使用過程中維護和管理出現一定的安全問題,例如本身操作系統系統的漏洞、瀏覽器訪問出現的漏洞、IIS服務的漏洞、郵件服務器出現的漏洞、訪問端口出現的漏洞等都對網絡安全構成威脅。
4.隨著校園網中計算機的數量增大以及應用范圍的擴大,接入校園網的節點日益增多,而這些節點大部分是新的,沒有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隨時有可能造成病毒泛濫、信息丟失、數據損壞、網絡受攻擊、系統癱瘓等嚴重后果。
[摘要]晏陽初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他所提出的獨具特色的鄉村教育思想,為我國教育的現代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推行平民教育的實踐中,他提出了四大教育、三大教育方式的鄉村教育思想體系。其鄉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教義的影響。
[關鍵詞]晏陽初;鄉村教育;思想;形成
在《九十自述》一書中,晏陽初自己說:“‘三C’影響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比較具體地說,“三C”就是指中國古代的儒家民本思想、西方傳教士的榜樣和來自四海的民間疾苦與智能。他經常自承:孔子的道理給予他做中國人的基本性格;耶穌的積極戰斗,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指引他為國為民服務的正確道路;而全世界人民的疾苦使他終生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在深入了解農村后,晏陽初認為農村存在的問題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主要是愚、窮、弱、私的問題,因而提出了“四大教育,三大教育方式”的鄉村教育思想體系。也就是,對受教育者施行文藝教育、生計教育、健康教育、公民教育,通過學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會式教育來付諸實施。總的來說,晏陽初鄉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的影響。
一、儒家思想的影響
晏陽初出身于書香世家,父親是他的啟蒙老師,從小就熟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等儒家經典,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較深。他說:“我讀的古書雖然有限,但他們卻悄悄地,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一粒微妙的火種,要經過一、二十年,我才發現它的存在和意義。那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天下一家的觀念。平民教育運動、鄉村建設運動,不論在中國,或是在海外,都是民本思想的實踐,而以天下一家為最高宗旨。”
(一)“民本”思想。晏陽初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響,“民本”一詞來源于《尚書·五子之歌》:“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及《春秋谷梁傳》:“民者君之本也”等語。二戰期間,他在法國從事為中國勞工服務的工作中發現那些所謂的苦力具有偉大的力量,只是沒被開發而已,因此,他決心回國從事開發人民“腦礦”的事業。他在《鄉村改造運動十大信條》中指出“人民是國家的根本,要建國,先要建民;要強國,先要強民;要富國,先要富民。世界上無論任何國家,都是一樣,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是國勢強而人民衰弱與人民貧困”的。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之后,中國屢屢遭受外國列強的入侵,面對亡國滅種的危機,晏陽初不得不思索救國救民的真理何在?在《農民運動與民族自救》一文中,晏陽初分析到:“現在國家所以弄到如此地步,主要的原因就是‘忘本’,整個的國家,人口有四萬萬之眾,可是一點力量也沒有,任何人可以侵入中國如入無人之境,妥協屈服,不知伊于胡底。我們要救亡圖存,必須認清癥結所在。‘民為邦本’,而這雖是一句老生常談,可是我們不能因時間的變遷而抹煞其含有的真理。過去的政治經濟文化之所以落后,就是因為設施沒有著眼于民眾;民眾偉大的力量,非但從來沒有運用過,而且根本沒有發現過。現在我們就要抓著這偉大的潛勢力,教育他們,訓練他們,組織他們,發揮其應有的力量。”他認為:“‘本’即不固,‘邦’又何能寧呢?欲從根本上拯救和建設中國,只有從‘民本’上求一個解決方法。”
摘要]安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結合筆者在網絡管理的一些經驗體會,從密碼安全、系統安全、共享目錄安全和木馬防范方面,對校園網的安全談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供大家。
[關鍵詞]網絡安全黑客
隨"校校通"工程的深入開展,許多學校都建立了校園網絡并投入使用,這無疑對加快信息處理,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勞動強度,實現資源共享都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但在積極辦公自動化、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人們對校園網絡的安全也越加重視。尤其最近暴發的"紅色代碼"、"藍色代碼"及"尼姆達"病毒,使人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網絡安全的重要。正如人們所說的:網絡的生命在于其安全性。因此,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搞好網絡的安全,就成了網絡管理人員的一個重要課題。
,許多學校的校園網都以WINDOWSNT做為系統平臺,由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提供WEB等等服務。下面本人結合自己對WINDOWSNT網絡管理的一點經驗與體會,就技術方面談談自己對校園網安全的一些看法。
一、密碼的安全
眾所周知,用密碼保護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是最經常采用也是最初采用的之一。目前發現的大多數安全,是由于密碼管理不嚴,使"入侵者"得以趁虛而入。因此密碼口令的有效管理是非常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