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武術教學教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我校被評為北京市示范性高中校以來,學校體育工作在校長的領導下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更大的進展。
在體育教學方面為了擴展每位體育教師的視野,了解體育課程改革的最新動態與發展方向,我校專門聘請了海淀教委體衛中心的教研員為我校全體體育教師和首都體育學院的體育實習教師舉辦了專題講座。
參加了學校舉行的青年教師評優課及教案設計比賽,王芳、王海雁老師分獲教師評優課、教案設計的一等獎。通過看課與評課進一步提高了全組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教案設計水平。
組織好高三年級體育會考、初三年級體育中考的工作。把握住健康關、安全關,校醫務室做好監督、審查工作,任課體育老師每堂課有考勤,訓練有記錄,考核測驗有成績,做到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初三年級體育備課組的老師精心準備,與年級組協商共同制定出《初三年級體育晨練計劃》,為初三年級同學提供技術指導。高三體育教師,利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對高三同學進行指導練習,三月份全體高三同學順利通過會考。
我校與首都體育學院進行合作,該院派學生到我校實習,我校部分體育教師對實習生進行教學指導。這種合作已經進行多年,我校準備與該院進行多方面的合作,如教學、訓練和科研等方面。
在業余訓練方面,各位教練員利用課余和雙休日時間進行訓練。高中男籃在2004年8月獲得北京青少年錦標賽男子組冠軍。
一、課前預設,考慮周詳,體現自主學習思想
教案的設計直接關系到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在課前預設時,要圍繞自主性練習的思想,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在內容的選擇上要考慮到基本功和套路的聯系;
2.在教法組織上多采用分組與集中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3.在時間的分配上,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觀看圖解、自主練習和相互交流;
4.在場地的安排上盡可能與其它班級分開距離,避免注意力的分散;
各位老師:
下午好!
學校今天舉行教科研工作會議,首先借此機會感謝各位老師過去,對學校教學工作的鼎立支持。這次會議的中心議題:規范教學科研,以科研突破我校教學質量走出低谷,促進我校穩定地發展,更為了我們自己的明天穩定的生活工作!
結合市縣教研室的文件精神、我?,F狀,關于新學年教學工作,我談幾點個人想法,與大家共勉不到之處敬請指正。
1、試點“網絡備課”:網絡資源,可以說無奇不有,應有盡有,這為我們鄉村學校提供了發展的快車道,便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更有利于減輕老師們的備課量,今年我們將以語文、英語教研組試行集體備課。即以備課組為單位,試行小組成員合作制,備課組長根據學科教學內容分配任務,然后每人利用網絡資源和自我解讀,精心設計1—2單元教案(同步練習、單元測試卷)、課件。這樣1年的時間,每個學科就會積累一套完整的教學設計和課件,在今后的教學中只需要適當的增加新的時代資訊,切合學生的變化和需要。對此,學科分管領導負責制,與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統一協調。
2、推行“青藍工程”:一個的成長,單兵作戰,很難成長。為此,今年我們將實行骨干教師與年輕教師結對成長的活動,發揮老年教師的模范作用。希望教研組長下去后初步擬定結對實施方案,與結對教師交流后,學校舉行專門的儀式,改變年輕教師成長的自由化。
本文作者:杜德全作者單位:泉州師范學院
實習的基本情況
1實習模式的選擇情況
根據管理劃分,教育實習通??煞譃榧袑嵙暷J?、分散回鄉實習模式、集中定點實習模式和混合編隊實習模式等.按照階段劃分,則可分為一次性實習模式和分段實習模式等.泉州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教育實習采用的是一次性集中實習的模式.即由學校統一規定實習時間,實習期間將整個專業同學分成4至5組,每組15至18人,每組選派1-2名帶隊教師帶隊,固定地到實習基地進行集中實習,完成從教育見習、實習和評價總結的整個過程.
2實習時間的選擇情況
體育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進行,即大四的上學期;實習的總時間為8周(含實習前準備的1周);實習的具體時間是從10月初到11月底.
體育課是中學生的必修課。檢查和衡量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課的練習密度與運動負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測定體育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依據。
近兩年我們對伊盟的初、高中7所城鎮中學的體育課進行觀摩測試。運動密度采用電子秒表計算每節課的實際練習時間,生理負荷采用心率遙測儀,對無疾病、沒有經過訓練、心率在60~90次/分的學生中,跟蹤在課前、課中、課后測試。
經過測試分析,7所學校12節體育課平均練習密度為:初中11.1%、高中19.3%,課的基本部分練習密度為初中16.7%,高中16.7%。平均心率初中為118.3次/分(男),102.4次/分(女);高中111.9次/分(男),125.4次/分(女);平均心率指數初中為1.4(男),1.5(女),高中1.4(男),1.5(女);各年齡段,各年級體育課密度和負荷的限定質,根據科學鑒定和學生體質情況一般為,13-16歲(初中)平均心率130-150次/分,平均練習密度25-30%,16-18歲(高中)平均心率,140-160次/分,平均練習密度30-40%。如果能按照這些數據組織教學,學生的心身就會得到健康發展,教師就會較圓滿地完成大綱所要求的教學任務。像呼市地區中學體育課的平均心率指數1.45,平均心率144.3次/分,平均練習密度38%,基本達到大綱要求。伊盟地區中學的體育課各項指數不但低于呼市,而且也低于各年齡段所規定的基本指標數,不難看出伊盟地區中學體育課的教學水平低于呼市。實踐證明,低了就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身健康,也不利于完成其他學科的學習任務。我們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學器材的短缺,場地、氣候等客觀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責任心差,業務素質低,不能依據學生、場地、器材和氣候等實際,科學地設計教案,預估并基本保證每節課學生所能承受的密度與負荷。
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承受運動負荷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而體育教學隨著年級的提高,基本知識、基本技術、技能也在不斷提高。所以初中學生的生理負荷運動密度要低于高中。當然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差異,其生理負荷的承受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體育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生理去組織教學是主要的。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需根據體育教學的實際,如教學環境、場池、器材、師資等,體育課的全課平均練習密度為30-35%,平均心率為130-140次/分,平均心率指數為1.4-1.5之間(指伊盟地區)。根據所處地區和學生實際情況密度與負荷的指標數有適當的伸縮幅度也是允許的。
二、體育教師教學能力低,業務素質差,教學方法單一,缺乏科學性,教學設備短缺,場地不標準是體育教學質量低的直接原因。為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盡最大力量增添體育設備和器材,逐步加大對學校體育的投資,下最大決心對體育老師分批分期進行培訓,提高其教學能力與業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