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網絡教育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遠程教育學生畢業論文流程
遠程教學畢業論文寫作大致分為這樣幾個流程:
1、選題:畢業論文寫作,選題是關鍵,在學習撰寫畢業論文時首先就應該學會如何選題。在進行畢業論文的選題時,應著重注意選題要恰當。高校制定并公布選題目錄或選題方向,學生自主選擇題目,經網絡學院審批后確定學生選題并為學生指派論文指導教師。
2、論文寫作:選題之后,論文寫作過程開始,在這一階段,首先,學生們要查閱大量文獻,確定論文提綱或是撰寫開題報告;然后完成初稿,二稿,最后確定終稿。
3、論文指導:在開設遠程教育的高校中,對于畢業論文指導形式大致分為間接指導形式和直接指導形式兩種:間接指導形式是指采用電話、QQ、電子郵件、專門的論文指導平臺等媒介進行指導或是對學生進行書面指導;直接指導形式是指面對面對學生進行面授指導。
4、論文答辯:分為全體答辯;部分答辯;部分答辯又分為申請學位者答辯、優秀良好以上答辯、隨機抽取答辯;不答辯。
一、教育生產力的概念界定
眾所周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生產力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形成了馬克思系統的生產力理論,被譽為人類智慧的結晶[1]。然而我們這里所談論的生產力并不同于前者,它是如今越發引起我們關注的教育生產力。在我國,何克抗老師一直強調“三效”即效果、效益、效率。效果的體現,是各學科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效益的體現,是要用較少的資金投入獲取更大的產出(對教育來說,“更大的產出”就是要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效率的體現,是要用較少的時間來達到預期的效果。提高教育生產力就是注重提高教育的效率、效果和效益[2]。提高教育生產力就是運用技術去改變教育的基本結構和重新設計教育過程來提高教育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二、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制定的提高教育生產力的策略與方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到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應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視。這再一次告訴我們要想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提高教育生產力勢在必行。想提高教育生產力切實需要改進的具體方面表現為:
(一)領導力在美國,為提高生產力而重新設計教育是一項復雜的挑戰,它要求所有的學校、聯合政府的教育負責人行動起尋找解決辦法,包括鼓勵各州和當地教育機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去改變政策和規章,做到運用技術去提高教育生產力,在我們的教育系統中很有必要擁有懂得技術作用的領導者。
(二)評價改進我們在開始探索學習產出時應清楚定義和衡量生產力進而知道我們想從學習中獲得什么產出,并合理控制花費使其與我們教育系統的組成、個人資源和活動相符合,使我們時刻能掌握收益和成本的比值。1.注意經費的管理美國在K-12教育中平均花在每位學生身上的資金大約是1萬美金,但是對于很多的教育領導者來說,具體應用于教育中分發給學生的費用是計算不清的。我們應該做好準確的預算和妥善管理教育花費以期獲得更好的學習產出和提高教育生產力。2.基于數據的決策如今許多區域已經將財政數據系統、個人數據系統、特殊教育的學生信息系統、學校午餐數據系統和注冊數據系統分離。大多數區域已經開始使用電子數據如學生人數統計、出席數據和測驗分數等數據,分析這些數據的聯系和差別,并以此為依據制定決策。3.使用形成性評估當我們獲得不斷提高的學習產出時,我們有必要考慮教育過程的復雜程度和對不同情況下的教育實踐進行評估。
一中小學網絡教育資源庫建設
1中小學網絡教育資源庫建設所面臨的問題
1.1技術困難
每所中小學基本上只配備二三名計算機教師,職責是負責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學校日常網絡維護等。而網絡教育資源庫建立則需要很前沿的專業知識,而且必須有非常豐富的網站開發經驗。
1.2經濟困難
建立網絡教育資源庫前期需要購買相關的服務器、主機等硬件設備,需要申請域名、軟件開發等費用;后期使用中還會產生軟件維護和更新等費用。這些對任一所中小學來說,困難都是很大的。
一、MOOC的利益
MOOC不受時空限制,不分年齡,只要參與到互聯網即可。這種教育形式方便,程序簡單,有許多好處。
1.打造學習型社會,實現終身教育
學習型社會(法國埃德加•富爾于1972年提出)基本內容:“教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權或某一特定年齡的特殊活動,而是越出了傳統教育的規定界限,在時間和空間上,正日益朝著包括個人終身和整個社會成員的方向發展”。在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高峰會議上指出:“構筑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十六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其重要性。MOOC不受時空限制,從美洲到歐洲、大洋洲到亞非,全球MOOC如火如荼。一天24小時,隨時隨地學習。MOOC不受年齡限制。MOOC比重最大的學員是25-34歲,其次是18-24歲。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此年齡階段的人正處于獲得知識或者工作需要。然而35-44歲比重較小,45歲以上的學員比重更小。當然學習型社會的標準還要看是否社會各個行業的人都參與MOOC。有報道顯示:到目前為止,參與MOOC的人員主要是學生和教育行業的學者、教授。所以學習型社會的建設還需努力。
2.緩解師資緊張局面,節約教育成本
師生比嚴重失調不僅是我國教育界面臨的大問題也是國外教育最頭疼的問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人口大國。比如印度大學的入學人數非常龐大,并且還在不斷增長。早在2010年,這個數字就超過了美國,僅次于中國,位居世界第二。目前,印度每天有5000名學生入讀大學,招生人數還在增加,使得教職工短缺問題雪上加霜。然而,當地將一些大型MOOC與國際頂尖大學提供的優質課程相結合,開發出一種嶄新的高等教育模式,不僅緩解了教職工短缺現象,還可以讓教授專心做研究,所以其影響是前所未有的。MOOC提供的課程是免費的,即便三大平臺中的兩大平臺有盈利的目的,但是盈利是通過證書認證盈利。所以面對國內高收費的教育,MOOC教育有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尤其是貧困家庭節約教育成本,使得不會因為教育高收費致貧或返貧。
1遠程網絡教育
1.1遠程網絡教育內涵遠程網絡教育又稱為遠程教育,它是通過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方式實現師生交互合作,并由此共同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非面對面的教育模式.遠程網絡教育具有兩個顯著特征:網絡化,即這種教育以互聯網為依托,以校園內外受教育者為主要對象;交互式,即主要通過廣域網而開展的遠距離教育教學活動.
1.2遠程網絡教育意義
1.2.1優化教育資源一是網絡媒介促使各種教育資源擺脫了地域、時間的限制,可以優化配置,使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走出校門,向有需要的受教育者、教育者輻射,從而形成開放式教育.二是學校也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將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優良的教育資源傳播出去,加快促進教育公平,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
1.2.2形成自主學習網絡技術促使傳統教育逐漸向遠程網絡教育靠攏,學生的被動學習、獨立學習和機械學習也開始不斷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轉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需要選擇教師、學習地點、時間、課程內容,真正實現了自由學習、自主學習目標.
1.2.3形成交互式學習絕大部分學校教育還只停留在教師問、學生答的單一互動階段,而網絡環境下的遠程教育則將學生與教師、與其他學生緊密地聯系起來,縮短了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為他們進一步溝通過與交流創造了條件,這可以有效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