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問卷設計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前言
畢業論文(設計)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衡量和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如何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提高學士學位論文的質量和水平,是當前高等學校面臨的一項緊迫的課題。體育專業本科生文化基礎薄弱,對畢業論文深感困難,畢業論文質量不高。在如今多校區辦學、就業難、重技能輕文化、畢業論文(設計)流于形式等形勢下如何提高本科論文質量呢?為此應了解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對畢業論文的態度、他們對論文寫作的認知、以及對論文寫作的知識儲備。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從廣西某高校體育學院隨機抽取2009級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專業學生共210名。
2.2研究方法
摘要:畢業論文不僅是一項衡量學生四年所學商務英語專業知識的一個綜合性考核,也是一個增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本文以北京城市學院英語(國際商務)專業為例,探討本科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的改革方式,并且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實踐能力
教育部辦公廳在2004年4月發出《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強調:畢業設計(論文)旨在培養大學生探索真理,強化社會意識,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是衡量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教育部在2009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再次明確要求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選題要緊密結合生產和社會實際,難度工作量適當,體現專業綜合訓練要求”。從2010年起至今北京城市學院國際語言文化學部英語(國際商務)專業進行了相關的改革研究與實踐。結合畢業設計管理與指導實踐,作者對積累的一些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一、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方向)畢業論文的現狀
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學術氣氛濃厚、重復率高。多集中于“商務談判的技巧”、“商標的翻譯策略”、“商務廣告的語言特色”等,與商務實踐密切相關的文章寥寥無幾。學生在選題上還是側重于文學和文化,沒有充分體現出商務英語的專業方向性。多數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寫作內容脫離實際,沒有注重畢業論文的自身價值與實際意義。缺乏實證分析,不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研究,有的同學撰寫的內容與將來所從事的商務活動毫無關系。大多數學生都是根據指導教師布置的論文題目獨自搜索文獻、分析整理資料、缺乏了團隊協作、限制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果畢業設計能夠以團隊的形式來完成撰寫必將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與溝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二、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改革探索與實踐
第一篇: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一、地方院校法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存在的問題
1.學校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
說學校不重視畢業論文的寫作,可能很多人不贊同,覺得學校在畢業論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怎么可能不重視呢。學校很多時候過分強調學生的就業率,如果學生的畢業論文不能通過,會影響學生的畢業,進而影響學校整體的就業率。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對畢業論文就不可能制定和執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必然會給畢業論文質量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學生非常清楚地知道,不管論文最后寫得如何,學校總會讓通過,而有了這種錯誤認識之后,學生就不可能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論文的寫作中去。
2.畢業論文管理存在形式主義
對學生畢業論文的程序控制,主要通過“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表”等管理程序進行控制。畢業論文的開題一般是在大四上學期的10月份左右進行。而所謂的開題就是在學生選擇論文指導教師之后,確定論文的題目,將選定的題目報二級學院,學院對上報的題目進行簡單審查之后基本通過。“中期檢查表”是在學生交畢業論文過程材料時補交的。而論文答辯,是控制畢業論文質量的最后關口。但就筆者了解,學校一般會有二次答辯,即如果第一次答辯不通過,再將論文修改之后參加第二次答辯。如果第一次答辯在內容、程序方面還相對嚴格的話,那么第二次答辯就變成了走過場。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我院2009級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有效填卷人為48人,調查學生中男生23人,女生25人。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問卷共21題,其中包括個人基本信息3題,專業課程了解7題,擇業方向選擇6題,學生心理狀況5題。問卷樣本見文后。
二、問卷結果分析
摘要:學術論文寫作是高年級學生的一次學思結合的實踐。本研究基于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與指導的環節,從教師介入的研究視角,分析了論文指導中英語教師所體現出的師德素養、科研素養,以及管理素養。研究發現,教師的職業素養體現在論文指導中教師多元的介入之中,對學生論文質量和學習能力有著直接的影響,而制約著教師職業素養養成的因素則源于教師自身的職業發展需求。
1.引言
學術論文寫作,講究立論新穎、證據確鑿,注重論證與分析的嚴謹,講求內容布局條理清楚,是典型注重“學思結合”的教學實踐,重在培養高年級學生的“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能力(戴煒棟王雪梅,2006)。近年來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廣受詬病。多數研究發現,對本科畢業論文的“決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教育部,2004)的硬性要求,迄今在實踐中尚未看到積極的效果。(穆鳳英,2001;孫文抗,2004)縱觀近年來國內關于畢業論文的研究文獻(王崇義,2004;張奕王健,2005等),除了探討論文規范、論文指導的教學管理之外,大多著眼于寫作質量和結果,力圖從學生身上找到癥結的原因,而缺乏針對教師層面因素的探討與研究。筆者以本科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指導為載體,著眼于論文寫作各個環節中的教師介入行為,對所反應出的教師職業素養進行探討和分析,旨在關注教師的職業素養與其職業發展需求之間的關系問題。
2.文獻研究
2.1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需求的關系研究外語教學,教師研究是關鍵。教師的職業素養是職業發展意識和需求的外在行為表現,其內在驅動力則來自教師的自我發展認知,這也是影響教師職業素養形成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的研究和著述中,教師職業素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對素養要求有了更為具體的補充和提升。比如,陸谷孫(2003)將外語教師的職業素養細化為plethoraofmethods(兼收并蓄)、wide2awakeness(知識更新)、masterfulness(管理能力)等具體能力要求;這些素養在現代教學模式下,也可以被詮釋為教師對教育理論學習的關注、對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戴曼純張希春,2004);或者具體地表現為“敬業、認真、責任心強;真心喜歡、關心、愛護、尊重學生;思考/反思”(吳一安,2005)等職業態度;在強調教師愛崗敬業、專業知識淵博、綜合能力強的基礎上,“教學+科研型外語教師”(戴煒棟王雪梅,2006),將成為外語教師職業發展的目標。
此外,2000年《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將英語教師的角色定義發展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的激發者,外語學習方法的向導,外語教學活動的研究者。這些都進一步對教師的師德風范、教學活動的管理能力和教師的反思學習能力提出了要求。毋庸置疑,面對越來越高的職業要求,教師自主學習和發展將成為其日常教學工作之外的重心所在。然而,在提升教師職業素養要求的同時,高校外語教師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比如,外語人才培養目標的復合、多能化,教學目標和方法的多元化,教學評估體系不盡完善,以及知識更新速度快、學生對教師要求更高等,這些都無形中加大了教師的職業壓力,帶給教師更多的職業焦慮。我國英語教師數量龐大,培訓途徑、資源和經費都很有限,高校英語教師的發展需求受到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