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土壤環境評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為加快推進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效遏制土壤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切實防控污染場地開發利用的環境風險,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清潔土壤行動方案的通知》(政發〔〕55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到年,全市形成較為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機制和基本覆蓋全市的土壤環境監測網絡,主要農產品產地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大土壤環境安全隱患基本消除。
(一)源頭控制水平。
1.全市五類重金屬(汞、鎘、鉻、鉛、類金屬砷)污染物排放量比年規劃調查數據降低5%以上,非重點防控區主要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年規劃調查數據降低5%,重點防控區主要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年規劃調查數據降低20%。
2.重點行業(再生有色金屬生產、煉鋼、廢棄物焚燒)單位產量(處理量)二噁英排放強度比年削減10%。
[摘要]本文對我國土壤環境污染狀況和防治的形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和評價了一些國家運用市場經濟手段防治土壤污染的經驗,并與我國的相關情況相聯系,充分研究我國將經濟手段和防治土壤污染相融合的措施,并根據具體情況提出了,將土壤污染責任者付費機制作為重要的基礎,不斷提高其科學性和合理性,然后以市場經濟的鼓勵機制為主要手段和途徑,使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到此過程中,在不斷的實踐中構建土壤污染防治經濟政策體系。
[關鍵詞]市場經濟手段;土壤污染;國際經驗;借鑒
目前,我國的土壤污染防治有著非常鮮明的特征,主要包括防治的面積非常廣、基礎薄弱等,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在此條件下,土壤環境的污染問題出現了很嚴重的交織,多種行業呈現著相應的上升趨勢,同時,多個地區的土壤污染狀況是非常嚴重的,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甚至出現了傷亡的情況,所以,土壤污染的防治是勢在必行的。而對市場調查的結果進行充分分析,對土壤污染的防治經濟政策進行創新應用,是至關重要的一項土壤生態環境安全建構的措施,對于我國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轉型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和影響。
1 當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狀況
1.1我國土壤污染現狀不容樂觀
2014 年,環保部聯合國土資源部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其中的數據對我國的土壤環境的現狀進行了充分的展現。我國土壤環境的整體狀況是非常嚴峻的。在全國范圍內,存在很大比例的土壤超標狀況;多個區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土壤的類型不同,超標率有著一定的差異。通過相應的調查可以看出兩方面的內容:其一,從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來看,耕地的土壤點位超標率是最高的,然后就是利用地、草地和林地,耕地土壤環境污染問題是非常突出的;其二,工礦業廢棄地和重污染企業用地土壤環境的質量是非常差的。同時,存在很嚴重的重金屬超標的情況,其中,鎘污染所占的比重最大。以鎘、汞、鎳等為主的無機物超標點數在總的超標點數中占據較多的比重。
[摘要]運河江蘇段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初顯,但水環境、空氣、土壤等生態環境仍存隱患。遵循系統治理、整體保護的理念,建立生態保護聯動、協同機制,強化源頭預防,降低中小微市場主體治污成本,注重水質和土壤精細化管理,提升公眾生態保護意識,構筑高顏值的生態長廊,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文化傳承相融合,助力解決江蘇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
[關鍵詞]提升;京杭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運河江蘇段全長約628km,占整個通航里程一半以上,自然生態稟賦優越,擁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處國家重要濕地,生態保護紅線區域面積1.35萬km2,占全省生態紅線總面積56%。串聯起9座國家創新型城市、38個國省級開發區。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顯示:運河流經的江蘇省宿遷、徐州、淮安、揚州、常州、鎮江、無錫、蘇州等八市總常住人口達5188.49萬人,占全省85%。2021年GDP73375.59億元,占全省91%。
一、運河江蘇段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2021年,運河江蘇段8個地級市生態環境等級均為良。但2017、2018、2019、2020年的均值均比前一年下降,2021年比2020年均值上升1.4,略微好轉。但生態環境部通報的2021全年環境行政處罰案件:數量排名前五的省份:河北、江蘇、廣東、山東、河南。罰款金額排名前五的省份:山東、廣東、江蘇、河北、浙江。罰款數量排名前十的地市中,蘇州位居第九,罰款金額排名前十的地市中:蘇州、無錫居第四、第五位。表明江蘇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具體情況:
(一)運河沿線部分縣區水環境質量較差2015-2019年,水環境質量均為輕度污染,2020年為良好。2021年,運河江蘇段總體水質為優。沿線37個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好于Ⅲ類,與2020年相比,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比例上升8.1個百分點。但2022年1-6月江蘇省縣(市、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后5的縣區:徐州銅山區、淮安漣水縣、徐州豐縣、宿遷泗洪縣、揚州寶應縣,全部是運河江蘇段內城市,運河水環境治理任務仍然艱巨。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外的環境保護工作受到更多人的重視。關心環境問題,就是在關心人類的發展問題。環境污染與破壞,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更會制約社會的發展,影響人類的健康。文章針對當前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展開了比較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同時對國內外環境保護工作理論與實踐經驗進行了歸納總結,基于此,提出了幾點保護環境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環境保護;發展形勢;研究進展;保護措施
在21世紀,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許多學者和專家人士、各國領導等,都開始意識到環境對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重要性,并積極分析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以期提出一些有效性的解決策略。事實上,能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會直接影響到一國的綜合實力水平。對于任何國家而言,都應該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維護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以此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當前國內外環境保護形勢分析
(一)國內外水環境保護形勢
第一,國內水環境保護形勢。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呈現快速提高趨勢,水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嚴重起來,對于人們的日常生產與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早在2008年,我國政策的環境相關報告中就指出,我國存在嚴重的水體污染問題。綜合來看,我國的水體污染問題主要如下:其一,水污染的總量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了地表水與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其二,重金屬對于水體污染產生較大的影響。其三,我國許多江河湖水出現富營養化現象。其四,新的水體污染物正在增多。其五,水資源的開發與使用過于浪費,造成部分地區出現了用水困難問題。近幾年來,我國在水資源保護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第二,國外水環境保護形勢。在我國存在的水污染問題,也存在于其它國家,但是部分國家對水資源的污染問題進行了有效的治理。比如說美國與日本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展了水環境的治理工作,將水環境問題的解決任務,納入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提出了全國范圍內水資源保護的嚴格要求。雖然水環境污染問題仍然存在,但已經得到了明顯的緩解。
一美國農業環境問題法律制度特征
1分類控制美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治理
采取聯邦與地方政府分類執法的方式,美國環境執法主要由三個部門負責:國家環保局、內政部和農業部。國家環保局主要負責控制污染事件的發生,內政部主要負責聯邦自然資源的管理和保護,農業部主要負責農產品、畜牧產品的計劃、生產、銷售、出口等,負責美化環境、保護環境、農業教育等。美國的環境執法原則上由各州來執行,一方面各州在聯邦環保局的同意下制定自己的實施計劃,但實施標準不能低于聯邦規定的標準。另一方面,如果各州在執法過程中超過了聯邦的標準,聯邦環保局又會以自己的名義取代該州進行環境執法的地位,從而來確保全國各州的環境執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統一。美國聯邦政府對環境污染按資源進行分類管理,制定單行法律法規,主要有《土壤侵蝕法》、《水質法》、《清潔空氣法》、《聯邦殺蟲劑、殺菌劑和滅鼠劑法案》等法案,對不同的資源要素制定單獨的法律,這樣不僅便于有效地立法和高效地執法,同時,也為綜合治理農業環境問題奠定了法律基礎。
2聯邦法律和地方立法相結合
在立法層面上,聯邦和州憲法對不同層級的不同職責進行了明確的劃分,以確保不同部門執法的合理高效。美國農業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健全的法律法規以及強硬的司法力度。例如,1987年美國國會頒布并實施的《水質法》,要求各州對管轄區域內的面源污染進行統一識別,區別不同類型的污染源,要求各洲政府通過合作來預防、阻止以及減輕污染的發生,鼓勵政府間制定可行的統一的有關預防、阻止以及減輕水污染的法規,并鼓勵各洲政府間簽訂預防和阻止水污染事件發生的合同,國會對此類協議規定只要不與聯邦法律法規發生沖突便給予贊成通過。同時,美國聯邦政府還與州以及地方機構合作開展研究、調查、設計以及搜集信息等,來預防、阻止和減輕水污染。聯邦政府授權環保署對各州、自治區、州市、各洲間為預防、阻止和減輕水污染的機構提供資金援助的措施來削減面源污染。
3法律制度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