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土地執法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秋去冬來,從衛生局來到人大工作很快就近一年時間,在人大各位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支持下,應該說情況基本熟悉,工作基本適應,任務基本完成。
在新的崗位上,分工聯系社會事業部門,更切身體會到科學發展、協調發展、統籌發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一年來和工委同志們一起,圍繞相關議題,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關于職業病防治工作的主任會議議題調查工作。隨著我市工業經濟的發展,我市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企業和工種日益增多,在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6月份主任會議專題聽取了我市《職業病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匯報。為了做好議題的審議工作,6月上旬我們的同志分別到衛生局、安監局、疾控中心和車邏鎮走訪調查,聽取相關匯報,并召開由鄉企局、衛生監督所、相關重點企業等單位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形成了全市《職業病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的調查報告。我們認為,針對我市職業病防治工作現狀,要強化宣傳教育培訓,提高全社會職業病防治意識;加強協調配合,建立統一高效的監管機制;狠抓基礎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職業危害,不斷提高職業衛生監管水平。市政府十分重視,分管市長明確表態,要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抓好企業法人培訓,提高職工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對重點企業的重點檢查。
二是圍繞食品衛生安全“難點”問題,搞好聯動執法檢查。近年來,國內乃至全球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不斷,“問題食品”屢禁不止,廣大百姓苦不堪言,深受其害。今年**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從8月份起在全市進行一次食品衛生市縣聯動執法檢查活動,根據方案要求,我們高度重視、精心安排,深入走訪、調研。總的看來,我市食品安全形勢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食品衛生管理制度落實還不到位,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理順,群眾食品衛生安全意識不強,特別是農村食品安全,由于監管力量薄弱,農民自身防范意識差,令人擔憂。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報送的調查報告中,建議強化《食品衛生法》宣傳,增強全民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實行市場準入,推進“食品放心工程”建設;抓好重點環節,提高食品衛生監督效能;加大領導力度,提升食品監管水平。
三是組織好關于“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視察活動。根據主任會議安排,3月份我們主動與衛生局對接、認真準備,對匯報材料的準備、視察單位等精心安排。3月31日市人大對市合管辦、疾控中心、人民醫院病房樓、開發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文游社區衛生服務站等進行了實地視察,在聽取了衛生局關于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情況匯報后,認真進行了審議。針對實際情況和問題,向市政府和職能部門提出了加強公共衛生的宣傳,提高全民預防疾病的水平;切實關注民生,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作為民生問題的重要切入點;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加強對困難群體大病統籌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投入,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設施的建設。
四是關注城市發展,努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府為了進一步推進城市東擴戰略,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促進**城市新區功能的進一步完善,增強后發優勢,采取bt模式對**東路、**東路延伸建設。我們與有關主管部門認真研究,細致對接,建議市政府認真測算,嚴守誠信,確保政府對外形象;加強規劃,充分發揮該路的土地優勢,使土地增值后減輕政府的資金投入壓力,同時還要堅持標準,堅持質量,建好形象路。經過政府的努力,目前該路已建成通車,得到了社會一致好評。與此同時,還對政府申請農發行貸款建設**等農村骨干公路項目,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促進了該項目的有序推進。
論文摘要:農村宅基地屬于農村建設用地的一部分。目前,中國農村存在相當一部分空置宅基地,這些宅基地的合理規劃、利用關系到國家節約用地目標的實現和農村治安狀況的改善。在分析現有農村空置宅基地實況及引發的社會問題的基礎上,對農村空置宅基地管理法律制度作出幾點思考:一是對農村“空置宅基地”作出明確的司法解釋,確立空置權;二是完善農村空置宅基地國家法律制度;三是制定合理的農村空置宅基地配套法律制度措施;四是完善農村空置宅基地的收回的執法與監督制度。
論文關鍵詞:農村空置宅基地;空置權;法律制度思考
目前我國許多農村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村”和“一戶多宅”的現象,土地資源浪費現象嚴重。針對這一情況,2008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建設用地包括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要控制增量,盤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約化程度”。因此對農村空置宅基地進行有效的法律規范顯得迫在眉睫。
一、農村空置宅基地現狀及引發的問題
(一)農村空置宅基地的現狀及特點
我國“空心村、超標準占地現象較為普遍。有關資料顯示,2006年在全國0.16億公頃村莊建設用地中大約有10%一15%的土地被閑置¨。農村大量宅基地被空置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村人口從農村遷往城市,如村民外出務工、農轉非、子女求學定居城市。據統計,從農村到城鎮因人口遷移而增加的城鎮人口占城鎮人口增長量的3O%以上;第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一些村民紛紛從原住房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選址建房,形成“空心村”現象;第三,相關配套措施改革滯后,大量農村空置宅基地得不到有效處理,例如土地置換、騰退制度不健全。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同志們:
今年,我會在省國土資源廳和省科協、省社團管理局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有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繼續加強學會組織建設,推進學會改革的同時,以實行嚴格的土地管理,科學調控土地資源供應,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主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等活動,取得較好的成績。在此,我代表學會常務理事會向全體會員大會報告*年的學會工作,請大家審議。
一、開展學術研討,加強科技交流
開展學術研究活動是學會的主要任務。嚴格土地管理,將土地作為國民經濟宏觀調控手段,是近年來我會一直關注的重大問題。我會緊緊圍繞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關于宏觀調控和嚴格土地管理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和措施,開展了專題研討活動,我會把土地科學學科研究作為工作重點,針對在土地科學方面的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了深入的學術研討活動,不斷推動土地科學持續深入發展。
(一)、今年的5月份我們學會與山東經濟開發區協會聯合在德州舉辦了“山東省開發區集約利用土地研討班”。這次研討班有各開發區、市國土資源局和部分市外經局的80多名代表應邀參加。研討班邀請了省國土資源廳土地利用處、耕地保護處、土地規劃處、地籍管理處、執法監督局的領導,青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謝秉臻、北方設計研究院張洪波教授等專家介紹有關土地管理政策法規和土地管理利用方面的知識,并請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州經濟開發區介紹了在土地集約利用和有關解決土地補償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會上,[本文轉載自[與會代表還參觀了德州經濟開發區的建設成果和舊村改造情況。
通過學習使大家了解了當前的有關形勢、相關的政策和要求,學習了先進開發區的成功經驗,針對性很強。提高了珍惜土地、節約用地的思想認識,加強了集約利用土地的自覺性,研討班還探討了集約利用土地的有效途徑。
論文關鍵詞糧食危機;耕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
論文摘要全世界的糧荒,使得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切實地擺在了國人面前。13億人的吃飯問題必須靠國人自己,守住1.2億公頃耕地這條紅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責任重大。必須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嚴格耕地保護和土地政策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增加補充耕地的數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持續的發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時我國又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大國,13億人吃飯的問題永遠是我國的首要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保護土地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任務更加艱巨。2008年以來發生的世界范圍的糧荒,使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已經實實在在的擺在了國人面前。而要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和國家安全,就必須始終把農業發展放在我國國民經濟的首位。因此,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嚴格地保護耕地,科學、高效、集約使用土地,已成為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中之重。
113億人的吃飯問題必須靠自己
2008年7月7日在日本舉行的G8峰會上,有2項關鍵議題:一個是能源,一個是糧食。中國國家主席就糧食問題做了2次發言。他之所以能做到理直氣壯,駁斥“發展中國家責任論”的荒謬性,關鍵在于國內現行的糧食政策和國家重視糧食生產的各項舉措,基本確保了國內糧食供應的安全。2006年下半年至今,國際糧價一直呈瘋漲態勢,至2007年6月份,國際糧食均價大抵是國內均價的4倍。全球糧食危機沒有引發國內糧食價格上漲,證明了國內現行糧食政策的合理性和嚴格保護耕地的必要性。中國目前年產糧5億噸,減去收割、倉儲環節正常損耗,再經軋制去皮(殼),凈糧大約是3.5億噸,除以13億人口,每人每年大約能攤到270kg。這個人均數包括有3項:一是國家儲備;二是人均實際口糧(包括食品);三是工業用糧和養殖用糧。其中,國家儲備糧每年又有一部分成為陳化糧而作為工業用糧的補充。經過上述層層分流,中國民眾實際人均口糧數每年超過160kg。這是一條底線,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人均口糧最低安全線約40kg,但與美國、加拿大等糧食富裕國無法相比。因此,這條安全底線仍顯脆弱,中國糧食生產一刻都不能放松。我國13億人吃飽吃好必須靠自己,我們不能忘記20世紀60年代初的慘狀。本次的全球性糧荒,倘若沒有上屆政府自2003年起持續抓糧食生產打下的庫存底子,沒有新一屆政府今年前所未有的“支農、重農、扶農”政策力度提升了農民種糧積極性,面對國際糧食危機和全球通脹背景下的國內CPI“紅燈”,國內恐怕就沒有現在這般“太平”。從中長期著眼,吃糧主要靠自己,更系以人為本、嚴格耕地保護之“根本”。百業農為本,民以食為天,中國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年消耗糧食1.8億噸。中國政府實行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住了全國耕地不少于1.2億公頃這條紅線,保持著95%的糧食自給率,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胡主席敢于對世界說“不”的硬氣,來自于強烈的大國責任。
2守住1.2億公頃耕地這條紅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責任重大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同志們:
今年,我會在省國土資源廳和省科協、省社團管理局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有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繼續加強學會組織建設,推進學會改革的同時,以實行嚴格的土地管理,科學調控土地資源供應,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主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等活動,取得較好的成績。在此,我代表學會常務理事會向全體會員大會報告2005年的學會工作,請大家審議。
一、開展學術研討,加強科技交流
開展學術研究活動是學會的主要任務。嚴格土地管理,將土地作為國民經濟宏觀調控手段,是近年來我會一直關注的重大問題。我會緊緊圍繞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關于宏觀調控和嚴格土地管理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和措施,開展了專題研討活動,我會把土地科學學科研究作為工作重點,針對在土地科學方面的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了深入的學術研討活動,不斷推動土地科學持續深入發展。
(一)、今年的5月份我們學會與山東經濟開發區協會聯合在德州舉辦了“山東省開發區集約利用土地研討班”。這次研討班有各開發區、市國土資源局和部分市外經局的80多名代表應邀參加。研討班邀請了省國土資源廳土地利用處、耕地保護處、土地規劃處、地籍管理處、執法監督局的領導,青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謝秉臻、北方設計研究院張洪波教授等專家介紹有關土地管理政策法規和土地管理利用方面的知識,并請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州經濟開發區介紹了在土地集約利用和有關解決土地補償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會上,[本文轉載自[與會代表還參觀了德州經濟開發區的建設成果和舊村改造情況。
通過學習使大家了解了當前的有關形勢、相關的政策和要求,學習了先進開發區的成功經驗,針對性很強。提高了珍惜土地、節約用地的思想認識,加強了集約利用土地的自覺性,研討班還探討了集約利用土地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