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稅務登記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稅務登記管理,加強稅源監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企業,企業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均應當按照《稅收征管法》及《實施細則》和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稅務登記。
前款規定以外的納稅人,除國家機關、個人和無固定生產、經營場所的流動性農村小商販外,也應當按照《稅收征管法》及《實施細則》和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稅務登記。
根據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負有扣繳稅款義務的扣繳義務人(國家機關除外),應當按照《稅收征管法》及《實施細則》和本辦法的規定辦理扣繳稅款登記。
第三條縣以上(含本級,下同)國家稅務局(分局)、地方稅務局(分局)是稅務登記的主管稅務機關,負責稅務登記的設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和稅務登記證驗證、換證以及非正常戶處理、報驗登記等有關事項。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據統計,目前全國個體工商戶稅務登記數與工商登記數存在較大差異。調查分析表明,造成這一差異雖然有個體業戶數量眾多、流動性大、停業歇業頻繁等客觀原因,但一些地區稅務機關不按規定為個體工商戶辦理稅務登記、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造成這一差異的重要原因。為了鞏固*年稅務登記換證的成果,進一步強化個體稅源管理,提高個體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現就進一步加強個體工商戶稅務登記管理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重視個體稅務登記管理
個體稅收收入占稅收總量的比例很小,但納稅人數量占全國納稅人總量的比例很大。個體稅收征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廣大個體工商戶的切身利益,也影響到總體稅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個體工商戶稅務登記管理作為個體稅源管理的重要基礎,對個體稅收征管水平的高低起著決定性作用。各級稅務機關要從依法治稅和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的高度,充分認識規范個體工商戶稅務登記管理的重要性,依法、及時為個體工商戶辦理稅務登記,不得以各種理由拒絕辦理。在具體工作中,各地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管戶數量和工作量大小,適當充實和合理配置人力,同時,加強對個體稅收征管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努力使個體稅收管理人員的數量和素質適應個體稅收規范管理的需要。
二、依法辦理登記,糾正不規范管理行為
目前,稅務登記管理不規范的個體工商戶主要集中在集貿市場和有出租柜臺的大型商場。主管稅務機關對在集貿市場和大型商場內租賃經營且領有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通常只核定定額,委托代征單位代征稅款,并不為每個個體工商戶辦理稅務登記。這種現象在全國范圍內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個別地區較為嚴重。依法為領有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及時辦理稅務登記并提供相應的管理與服務,是稅收征管法賦予稅務機關的法定職責,也是納稅人應該享有的權利。稅務機關不得拒絕為符合條件的個體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存在上述問題的稅務機關應當深入剖析內部原因,及時改進和完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依法為個體工商戶辦理稅務登記,堅決糾正只征稅而不辦理稅務登記的做法。
全面換發稅務登記證件切實完善稅收征管基礎
6月1日至11月10日,根據省地稅局《轉發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換發稅務登記證件的通知》(皖地稅[1999]149號)的統一部署,淮南市各級地稅部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精心實施,把握進度,注重質量,認真扎實地對全市所有應辦理地方稅務登記的納稅人進行了全面換證,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截至11月10日,全市已換發稅務登記證件16021戶,其中國有企業515戶、集體企業1124戶、股份合作企業104戶、聯營企業7戶、有限責任公司422戶、股份有限公司187戶、私營企業148戶、其他企業35戶、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2戶、外商投資企業17戶、個體工商戶13426戶、其他4戶。另外,全市共換發注冊稅務登記證391戶、清理出漏管戶448戶、清理出稅額9.98萬元。在全面換證的同時,我局重點加強了征管資料規范管理工作,切實完善了稅收征管基礎。
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這次稅務登記換證工作,是國家稅務總局為了加強稅源管理,適應國家對經濟類型重新劃分的需要而采取的統一行動,也是我省今年地稅工作實現十個新突破之一,更是我市加強稅源管理,突出稅源監控,堵塞征管漏洞,挖掘稅源增長潛力,確保完成全年稅收任務的重要舉措,因此我市各級地稅部門高度重視這次換證工作,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加強領導,合理安排各項工作,精心組織落實,確保高效、優質、全面、如期完成換證工作。
----精心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在接到省局文件后,我局領導高度重視,立即進行具體的研究部署。在轉發省局文件的同時,根據省局的文件精神,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認真討論,精心研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下發了《層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換發稅務登記證件的通知〉的通知》,對整個換發稅務登記證件工作作了詳細的規劃,明確了換證的時間、方法、步驟、政策的原則和工作的要求。
----切實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為了加強換證的領導工作,市局成立換發稅務登記證件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局黨書記、局長王東學同志任組長,副局長張新華同志任副組長,成員由市局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征管科。各分局、縣局也都按照市局的要求成立了強有力的領導和辦事機構,并指定專人負責數據統計和文字材料上報工作。機構的健全在組織上和人力上保證了換證工作的順利進行。
摘要:教育行業稅收政策的復雜性以及稅收政策宣傳不到位問題的存在,造成稅務機關對該行業的稅收管理出現了盲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各類學校、幼兒園、培訓機構的稅務登記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稅法宣傳,加強財政稅務票據管理,不斷提高教育行業的稅收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稅務教育行業稅收管理稅務登記
教育行業的公益性質無形中造成了人們的“稅不進校”觀念根深蒂固。教育行業稅收政策的復雜性以及稅收政策宣傳不到位問題的存在,客觀上造成稅務機關對該行業的稅收管理出現了盲區。如何加強教育行業的稅收管理工作,切實堵塞稅收漏洞,應當成為稅務人員認真思考的問題。最近,筆者對教育行業稅收政策及相關問題進行了學習和思考,現對有關問題作出粗淺的分析,以期對教育行業的稅收管理工作有所啟示和幫助。
一、教育行業稅收征管工作現狀
教育機構種類較多,按組織形式劃分,主要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學校等非企業組織和各類企業組織。據統計,目前在虞城縣范圍內,登記注冊且正常運營的教育培訓機構共有557所,其中從事學歷教育的551所,非學歷教育的6所。在從事學歷教育的551所教育機構中,從事幼兒教育的有76所,從事小學教育的有438所,從事中學教育的有37所。在此范圍之外,還存在提供教育培訓服務的個體工商戶、大量的未登記注冊的無照培訓機構和為數眾多的家教執業者個人。
目前虞城縣教育培訓行業提供的主要有學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多種多樣的教育培訓服務,適應了不同的社會需求。根據有關規定,學校主要提供學歷教育,其收費項目和標準較為明確,其他單位及個人則提供除學歷教育以外的諸多培訓,其收費項目和標準基本按照市場供需狀況確定,存在一定自由度和伸縮性。
戶籍管理工作是稅收征管工作的基礎,戶籍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分局稅收征管工作質量的高低和稅收收入的完成,我們戶籍組始終把戶籍管理作為全組工作的重心。2004年,我們戶籍組在分局總支和科室領導的正確帶領下,緊緊圍繞省局、市局及分局的工作中心,依靠兄弟科室、組的大力支持和全組同志的共同努力,認真抓好各項稅收征管工作,并重點抓了納稅信用等級評定、電子定稅、電子申報、戶籍清理等工作,使分局的戶籍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規范納稅信用等級評定,促進納稅人依法納稅
4月中旬開始,我們根據市局關于開展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通知精神,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嚴格按照《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規定的內容、標準、程序,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評定對象2002年、2003年兩個年度納稅信用狀況的綜合評定工作。一是加強領導,建立專班,為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市局關于開展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通知下發以后,我們首先組織全組人員和相關科室部分業務骨干集中學習了總局下發的《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和省局、市局關于開展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分局總支和科長的領導下,全組二十幾名成員和從各業務科室抽調的6名業務骨干組成了專門的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專班,為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二、明確責任,嚴格標準,確保綜合考評結果真實準確。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是對評定對象2002年、2003年兩個年度納稅信用狀況的綜合評定,涉及我局企業337戶,占現有企業總戶數的50%,每一個企業涉及的考核指標都有五大類22個,工作量非常大。為了確保考評結果的真實和準確,我們把五大類22個考核指標分解落實到考評專班的每一個人,明確提出誰主管誰考核,誰考核誰打分,誰打分誰負責;我們要求每一個考評人員必須從機內和機外廣泛搜集納稅人的戶籍管理、發票管理、稅款征收、納稅評估、稽查等日常征管信息,嚴格把握扣分標準,所有扣分項目都要求必須事實清楚,扣分適當,既不可多扣,也不得少扣;我們還從組內抽出責任心強、工作認真細致的黃丹、張桂秀同志對考核結果進行復審,從而確保考核結果真實準確。經過對337戶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逐戶認真評定,2002年實得分在95分以上的有101戶,60分以上95分以下的有236戶;2003年實得分在95分以上的有75戶,60分以上95分以下的有262戶。三、認真核對,綜合分析,初步確定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在納稅信用等級評定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對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的考核內容逐戶逐項進行核對,確定等級。考評分在95分以上,但對具有兩年內新發生欠繳稅款情形的;不能依法報送財務會計制度、財務會計報表和其他納稅資料的;或者評定期前兩年有稅務行政處罰記錄情形的,一律從A級中剔除。考評分在60分以上95分以下,但兩年內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且受到稅務行政處罰的,一律定為C級。經過對納稅人日常征管信息搜集、整理與核對分析,2002年被評為A級的有10戶,B級319戶,C級8戶;2003年被評為A級的有10戶,B級298戶,C級29戶。按照《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的規定,對辦理稅務登記不滿兩年的330戶納稅人,一律定為B級。
二、完善電子定稅,鞏固定稅成果
去年,我們結合分局個體稅收征管的實際,積極推行了計算機定稅這一新的管理辦法,使個體稅收初步實現了公平、公正,促進了增值稅起征點政策的有效落實。今年,在鞏固成果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完善電子定稅工作。一是抓好新開業個體戶電子定稅資料的收集、房租費用的核定及經營面積的測量、核實等工作。我們對每個新開業的屬于電子定稅范圍的個體戶實地采集經營地址、所屬行業、經營面積、房租費用等情況,并進行嚴格核查,由納稅人和核查人員分別在核查表上簽字,以確保采集數據的公平、公正、真實可靠。2004年共采集電子定稅數據657戶,通過電子定稅程序計算后,585戶未達起征點,72戶達到了起征點,并按月繳納稅款。二是向納稅人宣傳新的稅收政策和電子定稅方法,每月對電子定稅情況進行公示。我們在日常戶籍管理工作中積極向納稅人宣傳電子定稅的方法,電子定稅工作得到了納稅人的廣泛支持和理解。為了保證電子定稅工作更加公正、公開、透明,稅負更加公平、合理,每月初我們把上月的電子定稅情況打印出來,并在分局和每個站的公示欄上進行公示,杜絕了人情稅、關系稅的發生。三是不定期的檢查電子定稅工作,確保納稅人房租費用、面積測量和定稅的準確。為了防止電子定稅工作中出現“暗箱操作”,保證電子定稅工作的真正公開、透明,成立了包括科長、書記、組長、站長在內的電子定稅工作檢查小組,不定期地對轄區的個體戶定稅情況進行抽查、檢查,每月抽查面不低于20%。首先到納稅戶實地測量納稅人的經營面積、查看房租合同,看經營面積是否準確,誤差是否超過0.1平方米,房租費用是否真實,對納稅人提供的房租費用明顯偏低或偏高的是否進行了合理地核定,行業是否正確等。其次檢查電子定稅計算是否準確,行業系數、面積系數、房租系數適用是否正確。最后檢查定稅文書送達是否到位,受送達人是否在文書上簽字等。定稅公平了,個體戶自覺申報納稅的意識也提高了,個體申報率由去年的95%上升到了99.5%。
三、抓好電子申報,提高個體申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