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青年記者》(旬刊)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流行度高,大眾辨識度廣,創刊于1941年,開拓了視野,帶給讀者富有生活特色的內容。創造新風格新設計,追求高品位高質量,適讀人群:以新聞工作者和通訊員、新聞寫作愛好者為主要讀者群。
《青年記者》主要欄目:調查與排行、刊首快語、新聞觀察、國家媒介、傳媒史話、專欄等。
青年記者
刊名:青年記者YouthJournalist
主辦: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社)
周期:半月
出版地:山東省濟南市
語種:
中文開本:大16開
ISSN1002-2759
CN37-1003/G
郵發代號24-213
創刊年:1941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青年記者》期刊介紹:
本刊主要開展新聞理論探討,報道傳媒及相關外延行業最前沿的成功故事、操作經驗、事件內幕等。內容設置對于廣大編輯記者、宣傳干部、通訊員提高業務水平有很大幫助。創刊于1939年的《青年記者》,是由大眾報業集團主辦的一份新聞專業期刊,現在全國同類刊物中處于領先水平,在新聞業界享有很高的聲譽,所刊發的文章被轉載率很高。期刊定位在關注傳媒動態、探索業界路徑。期刊以報道傳媒及其相關外延行業最前沿的成功故事、操作經驗、事件內幕,引領讀者步入精彩走向成功。《青年記者》本著"創造新風格新設計,追求高品味高質量"的辦刊宗旨,以新聞工作者和通訊員、新聞寫作愛好者為主要讀者群,在刊物內容和版面設計上不斷求新,并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成為固定撰稿人,其學術品味得到新聞界同仁的廣泛認同。每年一屆的全省"業余記者十佳評選"、"記者論壇"等活動,使該刊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
《青年記者》常見范例:
開拓地方版是黨報很好的發展途徑---劉瑞州
黨報改革創新是時展的需要---羅杰
提高黨報新聞的公信力---江作蘇
把握歷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李彬
傳媒競爭是解釋權的競爭---陸小華
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胡欣
強化輿論引導擦亮黨報品牌---傅紹萬
在創新中提升輿論影響力---陳紅十
里程碑前的沉思---李海燕
報生七十中國稀---于冠深
繼往開來奮發有為創造無愧于前人的新業績---傅紹萬
在大眾日報創刊7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姜異康
電視媒介“消費示范”功能的實現---王瑩林喦
習慣性是香港人擇報的主要因素---
我國新聞媒體公共性之新解---吳治文
網絡輿論與社會輿論的互動形式---尹明
試論新聞行業的專業精神---白利軍
半島電視臺現狀分析---熊文平
湖南衛視電視劇經營策略探析---李艷梅
社會化媒體與政治的關系-以美國大選奧巴馬獲勝為例---劉佳
當代股民群體傳播特征初探---孫麗
新聞圖片符號的選擇與運用-以武漢五報“哀悼日”報道為例---吳丹
自媒體影響力分析-以5·12地震報道為例---廖旭東王子超
價值訴求視域中的媒體功能差異-中西方媒體“神七”報道比較分析---馮杰林健
農村新聞事業現狀調查與思考---丁長偉
公共危機事件中媒體要回答的五個問題-以“三鹿奶粉事件”為例---任丙超
百度“三鹿門”事件的傳播學思考---邱偉歐陽修張元圓
傳媒化生存時代的尷尬---郄麗寧
從“惡搞”到“山寨”:細數網絡功與過---趙新利
新聞記者能否扔鞋子---喬新生
利用網絡營造立體話語空間-報網互動的模式與探索---黃瑤
網絡媒體:金融危機下的躁動---仲志遠
正確發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兼談食品安全報道---葉芳
中國電視軟實力還太“軟”---常悅
陣前黨報別樣紅-《大眾日報》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貢獻---陳媚娜
《大眾日報》與華東新聞干校-兼憶我國文化新聞界的杰出戰士惲逸群同志---曲志敏
2008:記者這樣走過---李碧森
當月15日前(包含15日)付款,可以下月發貨。
當月15日后,下下個月發貨。
因部分雜志出刊上市時間較早,應雜志社要求,需要隔月預定,提前兩個月預定,請關注商品雜志月份。
月刊、雙月刊、季刊會在上刊后快速發貨。半月刊每月兩本,(除特殊月份合刊)每月兩本到齊一起快遞發貨。周刊、旬刊每月發一次。
溫馨提示:如有特殊要求請聯系客服咨詢。全年都是訂閱季,可下單訂閱。部分雜志的訂閱時間以客服通知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