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路線設計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幾個環節的把握
1入學考試環節
入學考試有許多理論和方法,在研究生入學考試環節,由于報考學生專業來源較雜,必須統一標準。報考第四軍醫大學圖書館學專業的考生,主要專業來源包括圖書館學、醫學、計算機應用、外語等。這些不同專業背景來源的考生,其專業背景知識均有與醫學圖書館工作相契合的部分,因而也均是我們所需要的生源。面對這樣的生源情況,對信息管理綜合、圖書館學基礎兩門課程,在制定考題方面制定了如下的設計思路:“信息管理綜合”課程所要考核的是最基本的學科知識,經過反復比較,最終選定馬費成的《信息管理學基礎》為基本考試內容;專業基礎的要求與專業綜合類似,最終選定吳慰慈的《圖書館學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的主要用書。入學考試基本教材的選定,體現的是教材權威性、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的統一。在考試出題思路上,既不將考試范圍劃得過寬過大,又要涵蓋學科最核心的內容,體現的是學生來源較雜、學科背景不同的一種應對策略。
2專業相關課程的選定環節在入學后,積極引導學生選定專業相關課程,主要針對如下幾類課程采取不同的對策。
2.1公共必修課
我校公共必修課包括5門課程:英語、醫學統計學、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自然辯證法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等。在如何學習公共必修課方面,要求學生在全面完成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特別強調對直接應用性內容的重視。如英語的專業英語部分、醫學統計學的Meta分析部分、循證醫學的文獻檢索部分等。
1.當前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眾所周知,對于化學、生物、藥學等理工科專業人才的培養,實驗教學不僅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而且是傳授知識與技能、訓練科學方法和思維、培養科學精神和品德、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實驗教學在理工科高素質人才培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沿襲數十年的傳統實驗教學方法已形成一套固有的模式,則使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存在諸多矛盾,如學生對實驗課缺乏學習興趣,認為實驗課是一門考查課,學習內容不如理論課多,致使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重視程度減退;厭倦寫實驗報告,認為寫實驗報告是在浪費時間,敷衍了事,對歸納、寫作能力提高幫助不大;綜合能力較差,尤其反映在做畢業論文時,學生從老師那里領了論文題目后,不會查文獻資料,頭腦里沒有研究思路,不會設計實驗方案,不會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不會寫論文,不知道如何答辯,應變能力較差,等等。這些舊的實驗教學模式已不適應21世紀高等教育的發展和要求,我們必須對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
2.實驗教學改革的一些舉措
針對以上問題,在廣泛聽取學生和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并通過相關教師充分討論的情況下,筆者試探性地整合了個別實驗項目,增添了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的、具有研究和開發特點的綜合性實驗,即研究性實驗。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取得了一些令人滿意的效果,有些成果正準備以論文形式發表。這些研究性實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僅鞏固和加強了有機物催化合成的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而且學到了必要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學生普遍反映收益匪淺。筆者所進行的研究性實驗,其內容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2.1實驗項目及方案的確定
2.1.1實驗項目的確定。有機物催化合成實驗項目突出的特點是催化劑的篩選和制備,也就是說研究的催化反應一定是個符合現代技術發展要求和趨勢的新型反應。此外,催化反應所用原料或試劑、實驗條件、儀器設備等必須確保對學生安全可靠,實驗耗時不宜過長,操作難度適中,測試分析能在學校實現等。因此,在確定實驗項目前,教師要對擬確定的題目進行以上各方面因素的綜合評價。確定實驗項目后,實驗指導教師要反復進行預試驗,確定實驗項目的可行性;然后要及時總結并列出實驗的難點和重點,確保所選實驗項目的成功順利實施。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內容;報告的編制程序;全線工程地質總說明書論述的主要內容;工點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內容;工程地質圖表編制要點等進行講述,其中包括了路線工程地質勘察、路基、路面工程地質勘察、橋涵工程地質勘察、隧道工程地質勘察、天然筑路材料工程地質勘察、外業實物工作量的匯集、檢查和統計、對照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資料,校正現場地質編錄、對整個報告進行框架結構規劃、編繪鉆孔工程地質綜合柱狀圖、劃分巖土工程地質層,編制分層統計表,進行數理統計、編繪工程地質縱斷面圖和其他專門圖件、編寫工點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編寫全線工程地質總說明書、工程地質條件、巖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指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報告編寫
論文摘要: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是公路路基、構筑物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報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關的工程地質資料,做到內容齊全,論據充足,重點突出,正確評價公路構筑物的場地條件、地基巖土條件和特殊問題,為公路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合理適用的建議。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是公路工程地質勘察的最終成果,是公路路基及構筑物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報告是否正確反映工程地質條件和巖土工程特點,關系到工程設計和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當、經濟合理。當然,不同的工程項目,不同的勘察階段,報告反映的內容和側重有所不同。下面談一談有關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編寫工作。
一、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內容
1.路線工程地質勘察。主要查明與路線方案及路線布設有關的地質問題。選擇地質條件相對良好的路線方案,在地形、地質條件復雜的地段,重點調查對路線方案與路線布設起控制作用的地質問題,確定路線的合理布設。
一、題目
論文首先要有簡明而涵意豐富的題目。即題目應概括全文,簡短明了,引人注目。
(一)內容
1、能概括全篇論文主要內容棗全文縮影。
2、包含有關鍵詞(實詞)。
3、應能反映文章的科學假說。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滑坡概況;地質條件;滑坡機理分析;滑動面參數取值;設計方案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引起滑坡的主要原因、滑坡形成過程、滑坡特征、滑坡預測、施工單位應隨時掌握滑坡處治施工整個過程中的邊坡動態變化、滑坡施工時,應注意從上到下分級、分區域施工,開挖一級,加固和防護一級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高速公路滑坡路塹邊坡穩定性
論文摘要:通過對某滑坡山段地形、地貌及地質條件的分析,論述了該路塹邊坡產生滑坡的原因、滑坡的形態特征,反分析了滑動面的力學參數,并在滑坡穩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經濟、合理的處治措施。
1滑坡概況
滑坡位于正在建設的高速公路右側路塹位置。該場地原始地形為丘陵地貌,地面高程440.0m~520.0m,路基標高約450m。高速公路由東北至西南方向穿過滑坡區,并在山體南側區域進行了部分切方,在高速公路右側形成長約170m,最大高度約25m的路塹邊坡。該邊坡原設計方案為自路基右側向上分別按1∶0.5,1∶0.5,1∶0.75分三級放坡,邊坡開挖完后出現山體滑坡。滑坡位于右側16m~80m范圍內,山體坡度多在30°~45°之間。距路基最遠處裂縫,距右側80m,裂縫寬約10cm~15cm。坡體上裂縫寬度最大處,位于右側48m,裂縫寬約2.5m~3.0m,深約4m,裂縫傾角陡立。在這兩裂縫之間大致等間距發育2條寬約10cm~15cm的裂縫。滑坡前緣剪出口距離中線約16m。滑坡后緣自然邊坡較平緩,傾角約20°~30°。坡體上方有一灌溉水溝,水溝寬約20cm。
2地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