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體輔助醫學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課件就是書本的電子化
一些教師認為多媒體教學就是將書本或者教案電子化.部分青年教師由于缺乏傳統教學手段的訓練.沒有自己先行消化知識.害怕在教學過程中遺忘教學內容.從而把教學課件制成了教材的電子翻版.認為只要把書本的知識都講了,就把有機化學教好了。其實.這樣的教學方法失去了多媒體教學生動、活潑的優勢.學生看到與書本完全一致的電子書,反而學習興趣頓失,聽課成了一種負擔。感覺學習疲勞.學習效果自然降低
(2)發揮多媒體的優勢,盡可能多地展示教學信息
一些教師過度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點.事無巨細.將所有的內容都顯示在課件上,大框小框,密密麻麻,顏色豐富多彩,然后一一宣講。講課變成了讀課件,學生在超量的信息中迷航.思維處于停滯狀態.無法對感受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超量的信息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師而言,教學變成了被動閱讀課件,幾乎沒有自己發揮的余地。因此,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會感到無趣,其教學效果自然很難理想。過量的信息同樣也會使教學重點不突出.難點講不透.學生很難系統掌握知識,有些只是記住了只需了解的知識點.而忘記了有機化學知識的主線。
(3)好的課件應盡可能多地使用多媒體元素
剛開始使用多媒體教學時.許多教師的課件主要還是教案的電子化,目的主要是解決教室大、學生多,部分后排的學生看不清、聽不清的問題。隨著對多媒體應用技術的掌握.教師課件的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這使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效果逐步顯現。但部分教師、特別是一些工作認真的青年教師花費大量的精力收集素材.制作出大量的聲、光、色、圖俱佳的課件,結果。
學生上課成了以看多媒體課件為主.教師講課卻成了配角過多的多媒體信息反而分散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造成上課很有趣,課后作業不會做的結果。對此.教師也很納悶,自己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制作的課件,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針對上述不足,我們在醫學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綜合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點.使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突出重點、講透難點、控制講課節奏
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但授課主線索較難把握.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但切莫反客為主。不管采用哪一種手段進行教學,有機化學的知識點多,前后聯系多的特點不會變.因此要充分利用傳統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法的優點。上課前要備課周全.吃透教材,對授課對象要作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要做好板書設計這樣,教師在講課前就能通過板書設計掌控教學的要點和內容:講課時能夠突出重點和難點、思維清晰、層次分明、講解透徹:學生在觀看多媒體課件時能夠明白聽課主線索。通過板書與播放多媒體課件交替進行,控制講課節奏,使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前兩點容易做到.但如何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是現代教學過程中最難解決的問題。筆者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對一些簡單的問題,采用語言引導:對于與過去講授的知識比較密切的問題.通過課件鏈接喚醒學生的記憶:通過板書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從而培養學生運用化學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突出重點、講透難點、控制好講課節奏,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把握掌握、理解、了解的界限,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由于圖片豐富、信息量大.學生很難把握教師所講內容的不同學習要求。對此.我們除了通過語速、語氣的變化提示所講內容的不同學習要求外,還通過課件的字體、字的顏色、字的大小變化區分掌握、理解和了解的教學內容.這對學生更好的把握有機化學知識主線索.掌握有機化學重點內容和關鍵內容有很大的幫助。
(3)綜合多種教學方法優點。強化有機分子的立體概念
醫學有機化學特別強調有機分子的立體結構.生命體內的有機分子的生理活性通常與其立體結構密切相關,生命過程中的葡萄糖、乳酸、氨基酸、蛋白質、核酸、基因等無不與其立體構型有關.大部分有機化學反應也與空間結構相關.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在表達平面結構時都比較方便、但表達有機分子的空間結構及反應的立體化學問題時,往往缺少有效的表達方式。雖然多媒體教學可通過Flash動畫、3D結構圖等生動展示有機分子的空間構型、立體化學問題.但學生往往看得懂,卻不會對具體的構型進行判斷操作。對此。可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分子模型加以補充.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對照多媒體課件進行對比學習.也可以在課后反復操練分子模型.熟悉有機分子的三維結構及反應的立體化學特點.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的綜合運用.強化有機分子的立體概念多媒體教學有著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點.結合傳統教學.建立好人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互式學習系統,在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融合案例教學、研究性教學等現代教學理念,有機化學教學水平就能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