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護生生活與心理關聯性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對于醫院護理工作者來說,處理好日常的護理問題、護關系、訓整好自身的心理狀態是必備的三大素質。我國一般醫院護:亡作的承擔者主要來源于高職醫學護理專業學生,他們在校問不僅要面對學業壓力,還要面臨實習中以及后工作的高要求。因此如何正確引導護理專業學生,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營造一種寬松愉悅的環境則成為當前學校學生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高職醫學護理生是社會的特殊群體,他們要面對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帶米的許多問題,更要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而這些人際關系、學習壓力等也就是他們生活事件的重要i成部分。生活事件與心刪健康的關系自2o世紀30年代就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當前,研究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主要關注的是普通高校大學生、中專學校護理生、軍校護刪專業學生,而忽視了對高職醫學護理生的研究,因此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圖探討生活件中各子的男女差異,以及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的問題,進而了解生活事件是否是引起高職醫學護理生心理健康的障礙,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緩解心理健康壓力的若干措施。
2對象與方法
2.1對象
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從漳州醫學護理職業學院04級學生中選取高級護理專業280名高職醫學生作為被試。問卷匹配后得到有效被試262名,其中男生為47人,女生215人,年齡在19~23歲之間。
2.2工具及統計方法
2.2.1癥狀自評量表(SCL~9O)眥由9O個項目組成,分為五級評分,主要統計指標為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等9個癥狀分量表。
2.2.2劉賢臣編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ASLEC)表]該量表由27道題目構成,包括6個分量表: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其它,采用五級評分法。適用于青少年特別是中學生和大學生生活事件的評定其Cronbachd系數為0.85,重測信度為0.69。
2.2.3數據的處理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數據錄人,并采用t檢驗、相關方法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結果
3.1高職護理學生生活事件的發生頻度見,表中結果顯示,人際交往、學習壓力、喪失和健康等方面的生活事件在高職護理學生中都有較高的發生率,其中又以考試失敗或不理想(74.4%)、學習負擔重(67.5%)、被人誤會或錯怪(62.9%)、與同學或好友發生糾紛(54.1%)的發生率最高。
3.2高職護理學生在兩個量表上的得分情況在ScL一9O量表中,以各項因子分均在2分以上(達到陽性癥狀水平)的標準來評定心理健康水平,有26.8%的學生有心理問題。經性別差異比較,男女生除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余5項因子均沒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女生較之于男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較差,尤其是恐怖、精神病性、人際敏感和焦慮等因子(見)。顯示,在生活事件上,人際關系、學習壓力成為高職護理學生的兩個重要影響因子。經性別比較,女生的生活事件各因子均分高于男生,除了受懲罰的因子均分性別問有顯著性差異(尸<O.01),其余各因子無顯著性差異,表明女生更容易受到負性生活事件的影響。
3.3商職護理生青少年生活事件與SCL一90各因子的相關性分析顯示,高職護理生生活事件與其心理癥狀呈顯著正相關(P<0.O1)。說明生活事件、應對方式的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與高職護理生身心健康水平顯著相關。
4討論
研究發現,高職醫學護理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26.8%。這與其他相關研究的結果相比,其心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好。這可能與醫學護理生在校期間受到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較多于一般大學生有關,由于具備較全面的相關知識,能較好地維護自身的身心健康。經進一步研究,發現女生在恐怖、精神病性、人際敏感和焦慮等因子與男生有差異,尤其表現在恐怖因子上,這顯示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較差。這種情況與一般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上相近,差異不大,主要原因可能是,此次調查的對象是大二的學生,他們并未真正進入臨床實踐的崗位上,他們的主要任務與一般大學生一樣是學習,所以沒有出現男生的人際敏感、精神病性高于女生的情況。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跟蹤分析,男生在進入實習期后的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從生活事件方面看,許多研究顯示,生活事件是一種心理的社會應激源,對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本研究中,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喪失和健康等負性生活事件仍是高職護理學生的重大的壓力來源,其中考試失敗或不理想(74.4%)、學習負擔重(67.5%)、被人誤會或錯怪(62.9%)、與同學或好友發生糾紛(54.1%)的發生率最高??赡芘c當前護理學生的課程較多,學習任務較重以及對高要求的醫療護理工作的預期有關。另外,一些消極的生活事件也是造成應激的重要原因。研究還發現,女生生活事件各因子的均分都高于男生,但是男女生在5個因子上不存在顯著差異,除了受懲罰因子。女生一般對自己要求較嚴格,凡事趨于完美化,由于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當無法實現預期的效果、受批評或者受委屈時,女生往往焦慮甚至引發心理問題。根據本研究結果,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相關,表明生活事件對心理健康狀況可以有預測的效果。據國內一些研究報道顯示,3O%患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的應激生活事件來自學習、人際關系及適應環境方面],本研究結果正好一致。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既然有如此高的相關,如果個體長期處于生活事件引起的負性心理狀態,沒有相應的應對方式來緩解精神壓力的話,個體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失衡而引發疾病。所以,學??梢钥紤]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減輕學生的壓力。
4.1改革教學方案,減少學生課業負擔
護理專業的學習內容多,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醫學知識,還要掌握很多具體的護理技能,況且這些都相對來說較為枯燥,很多技能要不斷的重復練習,對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存在著壓力。因此學校老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變單一的傳授知識為師生互動,增加實際操作的機會,在體驗中學習,使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興趣,減輕學業負擔。
4.2營造良好氛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學校應多方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傳活動,如學習心理輔導、人際交往輔導、適應性輔導等,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自我調節,避免不必要的事情發生。同時,學校應該加大投入建設心理健康咨詢中心,講求方法引導和督促有心理疾病或有心理疾病傾向的學生多參與心理咨詢活動。
4.3加強自我教育,積極應對現實困難
學生應自覺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良好的心態是生活質量的體現,只有自己勇于面對、積極面對困難,才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才不會在困難面前屈服。另外,引導學生間互相幫助和關心,設置朋輩輔導員,充分利用高低年級學生間的互動,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
4.4豐富業余活動,創設寬松生活環境
學校應該積極提倡開展與專業相關的、富有特色的第二課堂活動,通過年級間、班級間開展各種業余活動,特別是可以請已經在護理第一線工作的畢業生回校與在校生進行交流等,在提高學生素質的同時,引導學生了解、認識和接觸社會,潛移默化地逐步消除心理障礙。
4.5教師正確引導,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在學校,教師對于高職護理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輔導員應多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談心,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建立學生健康檔案,無微不至地了解、關心她們的學習、生活,結合其家庭、學業、人際關系等對癥處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