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學護理創新思維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創新思維的涵義及本質
創新思維可以理解為主體在強烈的創新意識驅使下,通過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運用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借助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等思維方式,對頭腦中的知識、信息進行新的思維加工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觀點、新的理論的思維過程。或者說,凡是運用獨特、新穎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思維,稱為創新思維I】J。創新思維是一種突破常規的思維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觀、猜測和想象為基礎而進行的一種思維活動。這種獨特的思維常使人產生獨到的見解和大膽的決策,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人們對創新思維的某些方面認識還沒有完全統一。筆者認為,理解創新思維的涵義還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創新思維是復雜的高級思維過程,它并不是脫離其它思維的另一種什么特殊的思維。第二、創新思維是給人們帶來新的、具有社會價值的成果,所以是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表現。第三、創新思維固然有它獨有的活動規律,但它也必須遵循其它思維的活動規律。
1.創新思維是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對立統一
發散思維是指人們解決問題時,從某一特定目標出發,思維向外輻射,沿著各種不同的途徑和方向,從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想象,從而探索出多種多樣的設想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即產生出大量的獨特的新思想。因此不少人認為,創新思維只包含發散思維,這是很不完全的。發散思維可以使人的思路活躍,提出各種各樣的待選方案,特別是它能提出出乎意料的獨特見解。然而,如果僅停留在發散思維階段,那么就會使人猶豫不決,不易抓住問題的本質和關鍵,達不到創造的目的,所以創新思維還應包含集中思維,它是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對立統一。這種對立統一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只有集中了才能發散。由于問題的產生大多是集中思維的產物,所以,集中是為了更好地發散;第二,只有發散了才能進一步集中。人們為了尋求獨創性的設想,常常任自己的思想自由發散,但是,發散的結果并不都是有價值的,往往有相當多的謬誤,所以,大量發散還要通過集中導出正確的結論;第三,發散度高,集中性好,創造水平才會高。我國醫學教育長期以來較重視集中思維的培養,因此應對發散思維的培養予以足夠的重視。
2.創造性思維是邏輯思維和直覺思維的對立統一
邏輯思維是嚴格遵循邏輯規律,逐步分析與推導,最后得出合乎邏輯的正確答案和結論的思維活動。直覺思維是一種沒有完整的分析過程與邏輯程序,依靠靈感和頓悟,快速地作出判斷和結論的思維活動。例如牛頓從蘋果落地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就是一種“頓悟”。可見直覺思維可以創造性地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形式。當然,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相互促進、相互聯系,邏輯思維是直覺思維的基礎,直覺思維是高度成熟的邏輯思維的產物。沒有直覺思維做先導,難以提出新問題、新設想,可以說,直覺思維在創造活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新思想、新設想提出之后,仍需要用邏輯思維進行推理和論證,因此,我們不能排斥或貶低邏輯思維在創造活動中的作用。事實上,整個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都是在邏輯思維和直覺思維的交叉狀態下進行的。
3.創造性思維是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對立統一
抽象思維是舍棄非本質屬性,抽取出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過程,形象思維是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和表象的聯想、想象來進行思維的活動。形象思維在創造性思維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在于創造想象參與思維過程,使思維活動能夠結合以往的經驗,在想象中形成創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設,創造想象參與思維過程是創造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相輔相承,缺一不可,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抽象思維是形象思維的發展。由以上分析可見,發散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在創造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但創造性思維也離不開集中思維、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創造性思維正是這些不同思維方式的對立統一。
二、醫學護理教育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綜觀中外歷史上的醫學專家,他們往往興趣廣泛、思路敏捷,具有獨到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如基因治療技術的發明,介入治療的產生所有這些發明創造都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正是這種足夠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醫學領域才產生了永不停息的創造活動,從而推動著衛生事業的進步。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醫療衛生保健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培養醫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以創造性思維為核心的創造能力是醫學護理發展、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人類自身發展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創設有效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多種思維,并促使各種思維方式的有機結合。要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方面應注重如下幾個環節和方法。
1.立足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教學目的是通過一節節“課”來實現的,因此,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渠道。
(1)設疑發散,鼓勵多思善問
亞里士多德曾講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創造性思維培養更是如此。教師要在課堂上創設問題情境,不斷質疑,因為有疑才有思。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不宜迫不及待地將答案和盤托出、將結論直接奉獻。教師所提的問題要打破思維的舊框框,富有啟發性、思考性,并從多角度、全方位提問,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不必把學生的答案都集中到與自己的答案一致才算正確。另外,還要鼓勵學生多問,不可嘲笑學生的問題可笑、古怪、鉆牛角尖,否則會大大挫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從而撲滅創造性思維的火苗。
(2)多采用啟發一發現教學法
很多時候,人們認為不可能做或做不到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錢,而是由于缺乏想象和觀念。豐富的想象,尤其是創造想象的參與是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啟發一發現法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好方法。因為,從教師的教學方面看,是啟發法;從學生的學習方面看,是發現法;從教學和學習兩方面看,是啟發一發現法。啟發為了發現,發現必須啟發,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發現,教師要在發現的要求下去啟發。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壞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教師教人發現真理。”啟發一發現法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好方法。
2.鼓勵和開展相關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課堂教學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教學內容繁雜、學生人數眾多等客觀原因,影響了學生個體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因此有必要有目的的鼓勵和開展豐富多彩的相關課外活動。課外活動為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智力營養及良好的情緒和環境,學生在課外活動活動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圍和教師傾向的束縛,獨立自主地發展。因此,課外活動應注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方法靈活以及教師指導得當,讓學生在充滿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的活動中,去領悟課內教學來不及深究的奧秘。如通過聆聽學術報告、參與科研課題、送醫下鄉等等活動,盡可能讓學生動腦、動手,多思、多做,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新的意向,訓練和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才能。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外活動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廣闊天地。
3.注意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非智力因素也稱非智能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但對智力的發揮或發展有影響的那些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性格、意志、情感等,具體說它由以下心理因素組成:成就動機、求知欲望、學習熱情、自信t7、自尊t7、好勝心、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自制性、堅持性、獨立性J。有研究結果表明,一個人事業有成,智力因素的作用約占2o%,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卻占80%左右l3J。因此,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應忽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恒動力,熱情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翅膀,堅強的意志則是保證。例如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所表現出的創造性思維,就離不開濃厚的興趣、巨大的熱情和堅強的意志力。教師及學校的其他管理者都應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鍛煉堅強的意志力,從而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同時,創新意識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它不受定勢的束縛,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權威、教師和教材,勇于從確信無疑的答案或結論中發現破綻,提出疑問,獨創己見,獨樹一幟。因此,教學中應注意:
(1)倡導建立“暢所欲言、各抒已見”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獨立活動、自我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例如,允許學生對課本觀點發表不同看法,提倡師生討論、爭論;歡迎學生對專家理論提出異議;對學生的“異想天開、不可思議”的言行及時予以評價和肯定;不抹殺瞬間的“閃光點”,善于捕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2)鼓勵“獨創己見、堅持己見”的自信心和勇氣。引導學生學會查資料、找證據、求事實,千方百計論證自己的觀點,想方設法證實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不要“隨大流”,要有敢于堅持真理、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途徑還有很多,但各種途徑都離不開教師,因為教師是培養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自己的思維首先要有創造性,所以教師應不斷學習、勤“換腦筋”,還要尊重學生、淡化權威意識,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只要在教學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那么學生的創造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