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在老年腦梗死的效果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觀察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腦梗死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66例老年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并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比較干預前、干預后2組患者的BI日常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研究組的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護理滿意度(96.97%)明顯高于對照組(78.79%),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腦梗死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生活活動能力,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老年腦梗死;優質護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滿意度
腦梗死主要是由于腦部血液供應發生障礙,導致腦部缺血、缺氧而引發的腦組織壞死[1,2],多發于老年群體,發病后患者的運動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使其自理能力下降[3]。故臨床中多會予以患者護理干預,以促進恢復,提升自理能力,但以往的常規護理缺乏針對性,且無法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效果欠佳。優質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本次研究針對優質護理在老年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66例老年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3例。對照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70.15±4.33)歲。研究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70.24±4.41)歲。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相關臨床檢查確診為腦梗死的患者;②年齡≥60歲;③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②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③患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的患者。本次研究已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批。1.2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常規健康宣教、飲食指導、遵醫囑用藥、生命體征監測以及營養支持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疏導: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以消除其緊張、不安情緒;耐心為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康復方法,并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對出現異常心理的患者及時給予疏導。此外,可通過娛樂節目、播放舒緩音樂等來改善患者的焦慮、煩躁情緒。②安全管理:老年腦梗死患者多出現肢體運動障礙,極易發生摔倒、夜間墜床等不良事件。因此,為了確保患者的安全,囑患者家屬全天陪護在患者身旁,并在病床安裝床護欄;同時地面需保持清潔、干燥,減少阻礙患者行動的物件擺放。③康復護理:急性期護理人員需定時為患者變換體位,并對受壓部位進行輕柔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待患者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協助其開展四肢、伸展關節訓練。此外,在患者病情允許情況下,護理人員要求患者獨立完成穿衣、修飾、吃飯等日常活動,并囑咐患者家屬在旁監督、指導。1.3觀察指標①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在干預前、干預后采用Barthel指數(BI)進行評估,共包括大便、小便、修飾、如廁、吃飯、轉移、穿衣、上下樓梯、洗澡10個項目,并采用不同的4種(0分、5分、10分、15分)積分標準,總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高。②護理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調查,主要包括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溝通水平以及應急能力等維度,總分為100分,大于95分為非常滿意,80~95分為滿意,小于80分為不滿意,非常滿意率+滿意率=總滿意率。1.4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干預前、干預后的BI評分比較干預前,對照組與研究組的BI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方法(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方法(P<0.05)。2.2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本次研究表明,干預后,研究組的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在老年腦梗死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主要是因為優質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其能將以往的被動護理轉變為主動護理,使患者獲得最為優質的臨床護理[4,5]。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心理疏導、安全管理以及康復護理三個護理措施。其中,心理疏導能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緊張、不安情緒,使他們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開展,從而確保臨床治療效果。安全管理能確保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安全,避免墜床、摔倒等不良事件的發生而加重病情。康復護理為患者按摩受壓部位,使局部血液循環得以改善;同時康復訓練能促進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這對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有很大幫助。優質護理除了能促進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恢復以外,還能改善其心理狀態,使患者在住院期間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并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開展。當患者在醫院中能獲得優質、全面的護理時,則會滿意醫院所提供的醫療服務。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老年腦梗死患者中應用優質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并提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羅玉靜.觀察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5):112-113.
[2]杜秀梅.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8,35(6):657.
[3]馬艷.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178-179.
[4]穆麗.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價值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9):251-252.
[5]劉芳.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2):218-219.
作者:楊榮 單位: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