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超早期腦出血術后的防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護理
超早期手術最嚴重的并發癥是繼續出血和再出血[1]。術后24~48h為顱內再出血發生的高峰期。術后24~48h內,密切監測術后血壓,控制血壓是防止再出血的關鍵[2]。必須控制病人的體動脈壓低于術中止血時的血壓水平,可通常維持平均動脈壓在65~72mmHg1~2d,在以后2d內再逐漸升至正常水平[3]。但往往在病人手術結束后的這48h內,病人的血壓是波動最大的,這個關鍵時期需要護士采用評判性思維分析原因。評判性思維能力是護士在對患者復雜病情進行決策時必須具備的,是循證護理發展的基石[4]。
1.1術后24h
血壓監控結合術前風險評估,術后實施個性化護理,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血壓波動,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維護患者血壓穩定。據我們觀察的100例手術患者,95%的病人會在術后6~8h內出現較大血壓波動。一般術野止血徹底的病人,麻醉未清醒前,麻醉藥沒有代謝完時,血壓一般能維持平穩,后期主要是由于腦血管的痙攣等原因會引起血壓波動。其中60例術后8~12h出現血壓增高,波動在160~180/100~114mmHg。我們的措施是:(1)病人手術結束后實施ICU監護,首先與麻醉師詳細交接術中血壓波動情況,并了解麻醉師實施麻醉的用藥及半衰期,以判斷患者麻醉的程度及預估清醒時間;(2)隨時觀察并記錄瞳孔、血壓、體溫、心率、呼吸以及平均動脈壓;(3)立即排除引起病人血壓升高的外在因素,如呼吸機使用的參數是否適當;呼吸道及引流管是否通暢;尿管是否在位;體位是否合適等讓病人不適的因素;(4)及時報告醫生,遵醫囑用藥;(5)病人由麻醉狀態轉至清醒時,防止病人躁動,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準備過渡撤機。15例患者經重新合理設置呼吸機參數后,血壓恢復正常;有30例病人血壓呈持續性增高,復查CT排除再次出血的可能,立刻予插胃管鼻飼降壓藥,及使用硝酸甘油持續微泵靜脈注入,嚴格控制血壓避免再出血,經處理后病人血壓恢復平穩。
1.2術后48h
血壓監控術后24h后,經過手術治療的恢復及藥物的使用,出入量的控制,患者血壓基本平穩。但對血壓出現持續異常增高,同時伴有躁動不安的病人,護理上要密切觀察神志、瞳孔及引流管的情況,警惕顱內再出血的先兆癥狀。當出現庫興綜合征時,顯示病人有出血的可能,護士準確細致的觀察和分析判斷,能使病人盡快得到救治。有效控制過高的血壓是預防術后再出血的重要環節。術后控制舒張壓≤90mmHg是預防再次腦出血的重要措施[5];術后給予吸入充分氧氣,保證經皮血氧飽和度的正常,防止低氧血癥引起消化道出血或腦腫脹加重[6]。術后腦水腫會造成血管不同程度的痙攣,進一步引發血壓改變;術后24~48h內,搬動患者頭部時動作盡量輕柔,幅度要小,同時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把握吸痰時機和強度,避免刺激患者;連續全程密切觀察血壓變化,防止血壓下降過快過低導致心腦血流量灌注不足,缺血缺氧加重心腦損害及血壓波動過大引起再出血[7],必要時針對性用藥,以維護患者血壓的持續穩定。6例患者于手術24h后出現血壓增高,伴有雙側瞳孔不等大,立即復查頭顱CT,發現手術部位二次出血,經再次手術徹底止血后恢復。手術48h后隨著病人神志的恢復,病情逐漸穩定,并結合病人原病史,常規使用降壓藥,血壓一般大多可維持在正常范圍內。術后24~48h內患者出現血壓降低,護士要注意結合術前評估,針對病例分析個體原因,實施有效血壓監控。
一般術野止血徹底,血管解除痙攣,在排除降壓藥的影響后,出現血壓降低,應結合心率、指脈氧監測、中心靜脈壓及血常規檢查等進行綜合評判。一般血壓下降10%(與患者基礎血壓比較),指脈氧監測下降15%,提示心輸出量不足。我們根據術前評估情況,對患者發病的時間、用藥情況、發病前進食量及術前禁食時間,判斷患者術前入量情況,再綜合術中的輸液入量,給患者做出適當的補液安排,確保血壓平穩;同時結合患者顱內出血量及術中出血量、血常規檢查結果,術后給患者及時補充膠體或血液制品,防止血壓過低導致腦血流灌注壓不足,加重腦水腫。
2小結
開展超早期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術后血壓的安全管理至關重要,尤其是術后24~48h是顱內再出血發生的高峰期。我院自2006年開展此項手術,我們在護理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采用評判性思維進行時段性精細化護理,有效維護穩定的血壓,讓患者安全渡過術后出血的危險期,并通過分層級、定崗位使用護士,充分發揮了具有一定工作經驗及能力的護士的專業優勢,確保了危重病人的術后恢復。評判性思維的工作方法,可以為病人提供一個高效準確的護理過程,時段性護理是針對超早期手術術后腦出血高峰期采取的精細化管理。通過臨床工作中的不斷總結學習,不斷提高完善,讓護理發展成為更有生命力的學科,繼續朝著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作者:陸珊珊陳東亮黃子娟單位:廣西醫科大學第十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