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腦血管診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目的探討經橈動脈入路(TRA)在腦血管介入診療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連續收治的48例采用TRA行腦血管介入診療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腦血管造影25例(52.1%),顱內動脈瘤治療19例(39.6%),腦血管畸形4例(8.3%)。TRA行腦血管介入診療過程中,使用6F橈動脈鞘及6FEnvoy導引導管或5FSimmons導管。觀察記錄TRA行腦血管介入診療手術成功率、穿刺時間、手術X線攝影時間、手術相關卒中并發癥、穿刺點局部并發癥及術后患者橈動脈通暢性。結果48例患者TRA手術技術成功率為100.0%;經橈動脈穿刺置鞘時間為(5.8±2.8)min,25例局部麻醉造影診斷患者術中X線攝影時間為(7.5±2.6)min,23例全身麻醉手術治療患者術中X線攝影時間為(32.8±5.6)min。無患者出現手術相關的卒中并發癥。3例患者出現穿刺相關并發癥,其中2例出現穿刺點血腫,1例出現皮下淤血。出院前48例患者橈動脈通暢性評估顯示橈動脈血流皆通暢。結論TRA行腦血管介入診療安全可行。
關鍵詞:橈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
DSA是腦血管疾病診斷的“金標準”,能全面而動態地評估頭頸部血管。經股動脈入路(transfemoralapproach,TFA)是腦血管介入診療的常規途徑,其穿刺成功率高且易于進行,但穿刺相關并發癥較易發生[1-2]。而近來經橈動脈入路(transradialapproach,TR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文獻報道,TRA具有較低的通路相關并發癥發生率,術后恢復時間短,患者的滿意度也更高,且在Ⅲ型弓或牛角弓的患者中超選成功率更高[3-7]。本研究總結了本中心自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采用TRA行腦血管診治的經驗,分析治療過程中的手術效果、技巧及并發癥的發生與防治,旨在探討TRA行腦血管介入診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回顧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連續收治的采用TRA行腦血管診治的4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9例,女29例;年齡24~82歲,平均(56±7)歲;合并高血壓病26例,糖尿病17例。本研究方案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或其家屬對診療方案知情同意,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在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腦血管病委員會成立暨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嘉賓、**教授、**主任、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上午好!
今天,我受**市衛生局**局長、**副局長委托,來到風景秀麗的易水河畔,參加**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此,我代表**市衛生局、**市中醫藥學會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向參加會議的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各位代表表示誠摯的問候。
**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英雄史詩,壯美傳奇,歷代名醫輩出,流派紛呈,為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易州人張元素創立的“溫補派”,在祖國醫學史上享有盛譽。我們在此召開**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覽古照今,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傳承文明,激人奮進。
隨著醫學科學發展,醫學模式轉變,疾病普的變化,腦血管的發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趨勢。充分發揮中醫優勢,引進神經學科、公務員之家原創作品現代化診療設施及技術,將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針灸科有機結合,提高腦血病的診療水平,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殘率,挽救生命,改善預后,促進康復。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腦血管病,是我國醫學獨具的特色和優勢。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患者心理和診療護理療效。方法對本組68例高血壓患者在完善治療的基礎上,注重做好心理護理,全程住院期間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常規心電監護,持續觀察患者心理和診療護理狀況。結果本組病例均順利出院,在全程護理過程中,及時發現并協助處理4例心理存在問題的患者,確保了患者的康復。結論高血壓有焦慮、抑郁情緒,心身狀況較差,良好心理護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壓病人情緒。
【關鍵詞】高血壓心理診療護理
由于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高血壓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發病率高,并殘癥多,病死率高。特別是高血壓晚期的靶器官損害及其合并的冠心病、腦卒中、胰島素抵抗及糖尿病是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及引起死亡的重要疾病[1]。高血壓屬慢性疾病,多數病人需長期終生治療。采用藥物控制血壓,盡管能產生持續、可靠的降壓作用,減輕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但常因藥物的副作用及長期服藥的經濟負擔而影響對高血壓的有效治療。研究表明,非藥物治療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壓方法。
1一般資料
我科2008年06月~2009年08月間,共收治高血壓梗死患者68例,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男38例,女30例;平均年齡62歲。經過治療和有效的治療護理均好轉出院。
2護理體會
一般資料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基本資料的收集和比較,違規組71例,占全部面審人員39.7%,未違規組108例。違規組中,男性37例,平均年齡70.5歲,女性34例,平均年齡71.4歲,罹患疾病以高血壓病、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心腦血管病為主。首次面審者占80.3%,平均面審時段為4.8個月,進入面審原因包括:1個月門診次數大于15次(26例),3個月門診次數于30次(21例),3個月門診總費用大于5000元(2例),年度門診費用大于2萬元(22例)。違規原因均為超量配藥,共計退款45577.18元。
違規原因進一步分析違規組超量配藥原因,主要為參保人及非參保人兩方面因素,前者包括多種疾病導致規定復診時間不清而造成提前開藥,也包括參保人需外出而提前開藥,還包括醫療保險卡外借等;后者包括醫師未按規定時間開藥等,分析結果表明違規原因以參保人因素為主(P=0.021)。
違規藥物兩組違規藥物均以心腦血管病類藥物為主,對超量例數>5例的藥物進行匯總分析,其中西藥5種:波立維,拜糖平,立普妥,氨氯地平,保列治;中成藥3種:復方丹參滴丸,通心絡,保心丸。分析后發現8種藥物違規率存在顯著差異(P=0.026),波立維(國產制劑商品名泰嘉)超量導致違規情況最為嚴重,違規率達60%,拜糖平和通心絡違規率均超過30%。
近年來,上海市戶籍居民醫療保險待遇逐步提高,醫療保險基金總體運行情況良好,但基金不合理使用的問題依然存在。已出臺的國家基本藥物的劑量和規格,體現了醫療保險“低水平,廣覆蓋”的思路[2],但當前超量配藥的問題仍較突出。本研究希望通過回顧一定時期內門診“兩個異常”面審人員的違規情況,對導致違規的原因和藥物進行初步分析。本研究結果表明,導致違規的原因以參保人因素為主。首先,部分參保人因疾病和用藥種類較多,存在提前配藥的情況,此類問題比較棘手,既需要參保人充分了解自身病情按時配藥,又需要親友及相關機構對行動不便或無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加強關注,最大限度地防止此類問題出現。其次,部分參保人因需長期外出提前配藥,至外地者,可以通過轉移就醫關系加以解決,至國外者,因界定難度較大,目前尚無適當解決方案,這是今后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第三,相當一部分參保人對出借醫療保險卡的違法性質認識不清,導致此類問題仍較普遍,這需要今后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另外,少數醫師因對醫療保險政策缺乏基本了解,在參保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超量開藥,今后,在醫藥分離不斷推進的基礎上,相關機構可考慮改良醫療機構門診診療操作系統,各級醫療保險部門要加強宣教、考核和處罰力度,杜絕此類問題出現[3-4]。
本研究結果表明,面審人員絕大多數為老年人,涉及疾病主要為心腦血管類疾病,導致違規藥物亦主要為心腦血管病類藥物。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齡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心腦血管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5-6],楊浦區作為上海市人口大區,戶籍人口約40%為老年人,這必然導致相關藥物使用量大幅增加[7],違規超量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因此,必須進一步強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這已成國際化共識[8],也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騙取醫療保險藥品販賣等違法活動仍然存在,心腦血管病類藥物因使用人數眾多,進口藥物價格相對較高,自然成為藥物販賣者的重要目標,本研究雖未發現違法行為,但違規原因均系參保人或代辦人提供,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靠性,故不能完全排除該可能性。總之,當前醫療保險中門診面審違規問題仍較嚴重,影響了醫療保險基金的正常運轉,損害了國家和廣大參保人的切身利益,我們應抓住“十二五”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楊浦區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治區的契機,由政府牽頭,醫療保險、衛生、藥品監督和公安等多部門加強協作,爭取圓滿解決這一難題。
作者:張路李紅珍殷月梅楊國弘顧慧娜李永偉朱大華益軍利楊春
生物醫學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一門生物、醫學和工程多學
科交叉的邊緣科學,它是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術、新
儀器設備,用于防病、治病、保護人民健康,提高醫學水平的一門新興學科。
生物醫學工程在國際上做為一個學科出現,始于20世紀50年代,特別是隨著宇
航技術的進步、人類實現了登月計劃以來,生物醫學工程有了快速的發展。在我
國,生物醫學工程做為一個專門學科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中國醫學科學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