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醫護理下社區老年護理應用現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我國社區養老起步晚
我國的社區服務尚處于萌芽狀態,全國只有大城市有較完善的社區護理服務組織,主要以給藥及治療為主,基本是醫院護理治療的延續,而社區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詢、行為干預等方面開展較少。通過對社區320名居民的調查發現,他們在中醫護理知識的認知程度上,非常了解僅4名。由此可以看出社區居民對中醫護理服務的認知相對較低,對中醫護理還不夠了解,因此必須加大中醫宣傳教育力度,緊密結合中醫護理技術進行社區護理,但是中醫護理在社區老年護理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
1.2中醫護理模式重視不夠
中國的社區護理以西醫服務為主,雖說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但中醫護理卻沒能在社區護理中占據主導地位。且西醫的醫療費用高,超過老年人的自身承受能力。
1.3中醫護理人才缺乏
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不健全,在大多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只開放了一個中醫科室,需要中醫護理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對中醫護理的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到社區工作的中醫護理人才很少,導致中醫護理人力資源嚴重不足,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1.4中醫護理沒有被廣泛應用和推廣
在某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沒有真正把中醫護理技術應用到社區護理,推廣到老年人的居家護理中;缺乏對中醫護理的宣教和推廣。因此沒有體現中醫護理在社區老年護理的應用優勢。
2中醫護理在社區老年護理的應用對策
2.1創建社區中西醫結合的護理模式
中醫護理對疾病具有預防、保健、治療的作用,強調“整體護理、辯證施護、三因制宜”,對社區不同年齡、性別的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中醫護理。要真正滿足廣大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解決老年人看病難的問題,必須要走中西醫結合護理的道路,兩者優勢互補,加快老年人疾病的康復。
2.2加強教育和學術交流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中西醫社區護理專門人才,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水平,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①加強護理人員培訓,設立中醫護理管理組。②加強與中醫藥院校的交流與合作。③加強與當地的大小中醫院交流與合作,獲得它們的技術支持,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整體醫療水平。④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2.3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向導,開展中醫特色護理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社區居民預防、保健、醫療服務、健康教育的機構,以敬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托老所等養老機構為依托,開展中醫特色護理。選派專業的中醫護理人才對護工、社工進行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中醫護理技術。
2.3.1生活起居護理
生活起居護理是指對社區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按照等級護理制度進行合理的安排和照料。老年人起居有常適勞逸的特點:春夏季讓老年人早起晚睡,秋冬之季晚睡晚起;個別老年人長年早睡晚起,應尊重其習慣;能下床的老年人應做適度的活動,使氣血流暢,筋骨堅實,提神爽志,增強體質,提高抗御外邪能力。總之,老年人的起居應滿足自然界陰陽晝夜消長的規律及人體的生理常規。
2.3.2情志護理
情志護理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包括說理開導、釋疑解惑、移情易性、順情從欲等方法。面對老年人產生的不同情緒反應,社區護理人員可以根據老年人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進行有針對性的情志護理。
2.3.3飲食護理
老年人多患有一種或幾種慢性疾病,合理運用飲食調護,對于防治疾病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飲食調護應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則,即因時、因地、因人不同而采用適宜老年人的飲食,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3.4中醫特色護理技術
傳統的中醫護理技術很多來自于民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通俗易懂、簡便易行,易于推廣,所以易被老年人所接受。中醫護理技術包括針灸、推拿、拔罐、刮痧、藥熨、敷貼、熏洗、按摩等,對于防治老年人的慢性病有重要的作用。
2.3.5中醫保健運動
中醫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體育鍛煉方法,包括太極拳、太極劍、五禽戲、八段錦、氣功、打坐等。這些體育鍛煉對于社區老年人養生保健、舒活筋骨、調和氣血、延年益壽、防治老年癡呆癥、老年性精神病等大有裨益。
3小結
社區老年護理是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順應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必須要建設具有中醫特色的社區老年護理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社區老年衛生服務體系和法規,多渠道培養更多的社區中西醫護理專門人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陳曉中 陶三春 史雙 單位:湖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