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神經內科護理風險及防范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桂林市人民醫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神經內科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男27例,女15例,年齡52~76歲,平均(66.5±6.0)歲;觀察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53~75歲,平均(67.5±5.5)歲。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常規護理基礎上的風險管理護理,具體操作:臨床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地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風險評估教育,加強維護病房及衛生間環境的力度,依據患者的病情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專科護理,使患者能積極主動地配合醫院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并對護理風險進行全面的監控。將風險事故發生情況有效統計出來,對神經內科工作中存在的諸多風險因素進行認真深入的分析,然后對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將風險因素的防范措施探索出來。
1.3觀察指標
詳細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護理風險;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評價,分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以非常滿意、滿意計算總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護理后的風險因素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風險發生率為7.14%(3/4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3.81%(10/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510,P<0.05)。
2.2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為97.62%,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為73.81%,2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352,P<0.05)。
3討論
3.1神經內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原因
(1)神經內科的患者大部分為老年患者,患者通常具有較為復雜多變的病情,年輕的臨床護理人員缺乏預見病情的意識和能力,極易引發護理風險。
(2)臨床護理人員的工作處境高度緊張,高年資護理人員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具有較大的流失量,缺乏臨床經驗的年輕護理人員沒有牢固地掌握專科知識,缺乏嫻熟的操作技術,極易引發護理風險。
(3)醫患雙方缺乏相應的疾病知識,導致未正確認識疾病的突發情況及其并發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患者及其家屬對醫務人員的服務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極易引發護理風險。
(4)護理記錄中客觀依據不足,有涂改、漏項、代簽名等現象,醫生的記錄和臨床護理人員的記錄不完全一致,具有較低的可信度,極易引發護理風險。
(5)藥源性因素: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用藥不當或用藥配伍不當等,給患者造成不安全因素;同時內科所用的藥物都有較嚴格的適應證,必須對其使用進行嚴格把握。
(6)醫療設備因素:醫療設備種類較多,且性能不良及規格不配套等,進而造成護理風險。如:在患者搶救時氧氣瓶氧氣不足,各類監護儀器的備用電池沒電等原因,耽誤了搶救時間。或者由于服務設施的不完善,使地面較滑,造成患者摔倒,進而引起其他后果。
3.2神經內科護理風險防范策略
3.2.1加大護理人員培訓力度
針對護理風險發生原因中的人員因素,醫院應加大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多種教育形式,提高人員專業素質和技能;定期對人員專業技能進行考核,通過獎懲制度,提高護理人員責任心;同時加強對護理人員道德素質的教育,提高護理人員道德修養,要求在護理工作中應細心、耐心地對患者實施護理服務。
3.2.2加強護患溝通
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詳細講解各項護理項目實施的目的、效果,取得患者及家屬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隨時隨地的有計劃有目的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顧慮,促使其在面對產生中的各種不適時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
3.2.3強化服務及法律意識
應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視患者為親人的理念,并根據隊伍年輕化,其服務意識較差,老護士應對新護士進行崗前培訓,并講清良好的服務態度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使新護士能從理念上及行動上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而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防范護理糾紛的發生。同時應加強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鼓勵護理人員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護理過程中實現自我保護,可在院內舉辦相關法律的講座,學習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增強責任心,學會用法律手段解決護患糾紛。
3.2.4實行風險管理
一方面,加強質量監控。堅持定期對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評價、考核,不斷改進護理工作方式與方法,降低臨床護理風險。另一方面,改進風險報告制度。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匯報臨床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風險,將風險事件從績效考核中去除,以改變以往因怕影響自身績效而瞞報的現象,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性;要求當事人提供風險詳細的記錄,對風險事件進行分析。
作者:甘素梅 單位:桂林市人民醫院神經血液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