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當代神經內科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神經內科患者16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0例。對照組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40~74歲,平均年齡(53.2±1.2)歲,其中腦梗死56例,短暫性腦缺血9例,其他疾病15例;觀察組中男62例,女18例,年齡40~74歲,平均年齡(53.4±1.9)歲,其中腦梗死56例,短暫性腦缺血10例,其他疾病1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種類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對不同疾病種類的患者根據相應的常規護理步驟依次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神經內科護理指引體系指導下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首先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對每例患者的個性化護理進行評估,對評估所得的個性化問題制訂應對的措施,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全面護理。除此之外,還要在護理過程中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對患者的實際情況更加全面細致的了解,對護理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進一步改進,使患者受到細致、優質的個性化全面護理。將兩組的護理質量評估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對比。
1.3評估標準
1.3.1護理質量評估根據本院對疾病護理操作相關的護理標準對每例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護理表現進行評估,總分值為100分,評估分值達到90分及以上為優良;分值在80分以上為合格;分值在80分以下為不合格。
1.3.2患者滿意度評估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收集和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問卷填寫項目中有3個等級,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非常滿意和滿意之和為總滿意。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5.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質量評估比較對照組患者優良率為75.0%,觀察組患者優良率為97.5%,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評估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滿意度比較對照組患者總滿意率為90.0%,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為100.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臨床治療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的護理模式得到改善,新的護理模式逐漸增多。護理指引體系指導下的護理模式在配合臨床治療的同時,對患者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全面護理,受到患者的好評,由于護理指引體系在神經內科護理的運用中相對較為缺乏,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討使之得到完善和發展,從而提高護理質量[5]。本文對神經內科護理中關于護理指引體系的應用進行探討,從結果可以看出,其相對于常規護理來說,護理指引體系指導下的護理模式大大提升了在護理過程中的護理質量。神經內科護理指引體系兼顧了患者自身的特征、需求以及臨床醫師的治療技術,并且加入了人性化的干預,因此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有較好的護理效果。
4總結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護理指引體系具有兼顧患者自身特點、需求以及臨床醫師治療技術的優勢,是一種具有較強針對性的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提升護理質量的同時,受到了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的一致好評。
作者:李愛春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