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集體食物中毒急救護理方法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集體食物中毒往往需要急救處理,但其有著發病急、病員多、時間緊及社會影響大等特點,使得急救難度增加,而且對其護理管理提出了考驗。學校作為人群聚集之地,一旦出現集體食物中毒,后果十分嚴重,為此必須加強急救護理。筆者作為中學校醫務室護士,就所在學校近幾年發生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進行總結分析,對急救護理方法與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共計4起學校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例數55例,發生時間為2011年-2014年之間,冬季發生1起、夏季發生3起,春季與秋季未發生。冬季發生1起10例主要為2013年因學生在外進食小攤肉串燒烤,引發頭暈、惡心及皮膚紫紺等中毒癥狀。而另外3起45例中有2起32例均為食用剩米飯所致惡心嘔吐及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時間分別為2011年、2012年,剩余1起13例為2014年夏季發生,因食堂午餐主餐為四季豆炒肉,進食后15min-3h發生腹痛腹瀉及惡心嘔吐等癥狀,分析原因為未炒熟四季豆所致。55例患兒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齡12-16歲,均值14.2±0.7歲;均為住校學生,平素體健。
1.2方法
四季豆中毒事件發生在校內,這對學校聲譽會有比較嚴重的影響,事件發生后,校醫室及時匯報到學校主管領導處,并與當地衛生防疫與監督部門進行聯系,校醫室護士及時做好病癥記錄,同時留取患兒吐瀉物,便于進行實驗室檢查,分析病因。根據患兒中毒程度分診,先予以口服生理鹽水催吐,癥狀不明者則送到校醫室觀察;若腹痛與嘔吐劇烈的患兒則及時由本校校車與120急救車送到附近醫院搶救,最終經洗胃與導瀉處理后,在監護、吸氧及輸液情況下實施搶救。進食小攤肉串燒烤引發的食物中毒患兒則主要因羊肉串上附著的是大量亞硝酸鹽,使得患兒有口唇青紫現象,及時妥善安置在校醫室并撥打120,均在半小時內送往醫院實施急診,最后全部經美蘭解毒與對癥治療處理。剩米飯所致中毒因均發生在夏季,天氣酷熱,出現中毒癥狀后,校醫室及時對全部進餐了剩米飯的學生分發黃連素與氟哌酸等口服抗菌素,若癥狀依舊比較明顯的則快速撥打120,之后送往醫院實施就診處理。
1.3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計數資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取均數x珋±s表示,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將P<0.05作為統計學有意義的標準。
2.結果
所有患兒經急救護理處理后,均于48h內癥狀緩解,未發生死亡現象,隨診1年均未出現后遺癥;急救護理后患兒的呼吸過速與低血壓得到糾正,對呼吸與血壓指標對比分析可知,急救護理前呼吸為25.47±1.32次/min、血壓為84.02±6.47/50.14±5.82mmHg,急救護理后則分別為17.08±3.37次/min、血壓為96.33±4.09/66.35±3.58mmHg,對比可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學校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在近幾年受到了廣泛關注,但依舊會出現該類事件,從筆者所在學校來看,2011年-2014年四年間發生4起,盡管不嚴重,所有中毒患兒均全部治愈,而且隨訪1年無后遺癥,但這對學校而言也是一種打擊,同時也對校醫室的急救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校醫室的急救護理水平與效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加強中毒原因分析與總結
國內食品行業屬于比較賺錢的行業,一些人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可能不擇手段而忽視食品衛生安全,缺乏必要的食品從業人員安全防范意識。比如本次報道中的四季豆中毒事件,事后調查分析可知在于某位廚師安全意識不強,過度追求口感,而四季豆未完全炒熟的情況下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這些都會危害人體,導致頭暈出汗、惡心嘔吐等,嚴重情況下會威脅生命安全。為此,加強中毒原因分析十分關鍵,不斷總結病因,便于以后加強重視。
3.2加強應急響應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校醫務室人員應熟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等,便于及時、高效及準確地應對食物中毒,而學校也要建立與完善應急響應制度,制定適合本校的應激預防方案,若發生中毒事件后要及時妥善安排分流,必要時應撥打120急救。
3.3不斷探究有效的整改策略
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學校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的嚴重性,尤其是發生后,學校領老師及校醫室醫務人員都要及時上報學校主管,同時匯報到相關上級部門。事后還要及時總結經驗與教訓,不斷查找事件源頭,提交相關的食品衛生整改策略,嚴把食品衛生關,包括采購關、加工關等,甚至可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相關培訓,而周邊小攤小販則要嚴打嚴防。
作者:胡曉明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一五一中學醫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