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胸椎骨折圍術期的護理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會留置導尿病人定期開放和夾閉尿管的方法[2]。③術前準備:術前1天進流質飲食,術前晚用0.1%-0.2%肥皂液500-1000mL清潔灌腸。灌腸過程中,軸線翻身,勿扭曲胸腰椎,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心慌、眩暈、腹痛等情況。術前12小時禁飲食,6小時禁飲,以防止誤吸導致窒息、吸人性肺炎等意外。
術后護理:①一般護理:術后將患者送回病房,搬運時要保持患者脊柱在水平位,胸段要穩定,不能彎曲、扭轉,動作要一致,以減輕損傷和疼痛。固定好各引流管,特別是胸腔閉式引流管。②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神志、面色、表情、頭暈、惡心、嘔吐情況,嚴密監測生命體、血氧飽和度,并注意肺部聽診;術后72h內嚴密觀察雙下肢感覺、運動功能及括約肌功能,并與術前對照,做好記錄;鼓勵患者咳嗽及深呼吸,促進肺復張;做好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防止引流管受壓、折疊、彎曲、堵塞,每30-60min擠壓1次引流管,以免管口被血凝塊堵塞,每天更換水封瓶,記錄每日引流量,3—5d后肺復張拔管。
康復期護理:①肺部訓練:患者術后常因切口疼痛不敢深呼吸和咳嗽,因此首先將患者安置舒適體位,抬高床頭15°,同時指導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進行擴胸運動、胸部體療。如患者痰液較多又無力咳出,可通過按壓胸骨上窩處的氣管,刺激患者誘發咳嗽反射,將痰液排出。②消化道護理:前路手術創傷大,疼痛明顯,患者不敢活動,腹式呼吸減弱,可導致術后腹脹、便秘等。因此,術后要加強口腔護理,減少異味,及時評估腹部情況。如有腹脹可局部熱敷,指導其腹式呼吸,加強腸鳴音聽診,一旦恢復可給予白蘿卜湯200ml/d,分次服完,幫助排氣。同時因早期少量進食可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故聽到腸鳴音后,要進食少量流質飲食(牛奶、甜制品除外)。待肛門排氣恢復后可增加進食量,少量多餐,逐步從流質飲食向半流質、軟質飲食過渡,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粗纖維為主。每日用溫水沖服蜂蜜,以助排便。③基礎護理:協助患者每2h翻身1次,翻身時動作輕柔,勿扭曲胸椎和牽拉胸腔閉式引流管,骨隆突處墊棉圈。指導患者每日飲水2500-3000ml,每日用0.1%洗必泰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必要時行膀胱沖洗,以防泌尿系統感染。④功能鍛煉:應分階段進行。術后第1天疼痛有所好轉時,指導患者進行雙上肢的鍛煉,如擴胸運動和拉床頭,雙下肢進行股四頭肌的收縮鍛煉;并進行關節的被動活動,如踝、膝關節的活動。術后4-5d起,每天增加主動練習直腿抬高和腰背肌鍛煉,能增加肌肉的耐受負荷,也可避免神經根粘連。鍛煉中要循序漸進,3-4次/d,15-20min/次,以不疲勞為度。
出院指導:術后臥床休息1-2個月,臥床期間仍軸線翻身,每1-2小時1次,預防褥瘡。繼續加強床上四肢關節屈伸旋轉功能鍛煉。1-2個月后戴腰圍下床活動,坐、站立、行走時應保持胸腰部直立,2個月后拍片復查,如植骨塊已融合則可以作適當彎腰動作,以防止植骨塊脫出[3]。
胸椎手術難度較大,圍手術期護理比較復雜,本組病例經精心護理,均獲不同程度的恢復,未發生并發癥,說明科學的圍手術期護理是提高胸椎脊髓損傷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促進功能恢復的重要手段。
作者:蹇小蓉單位:重慶市彭水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