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威信在護理學教學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師威信是指教師所具有的一種使學生感到威嚴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威信使它是通過教師的人格、能力、學識及教育藝術在學生心理上所引起的信服而尊重的態度。威信是“威”與“信”的有機結合,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心理關系反映,實質上也反映了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
2.教師威信的形成與保持
教師威信的形成主要受外在教養、內在涵養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影響。教師個人的外在教養和內在涵養包括教師崇高的思想品質和職業品格素質,教師的各種心理品質,教師高度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教師的外表、生活作風和習慣等,這些主觀因素屬于教師微信形成的決定性條件,尤其是教師的崇高的思想和心理品質及高度的科學文化素質是教師威信形成的基本條件。由于教師這些優越的自身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會成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紐帶,并且學生會以積極與肯定的態度認可教師,不斷地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教師的這些外在教養和內在涵養是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保證,更是教育倫理精神的集中體現。而社會因素,如教師在社會中的政治、經濟地位,社會對教師的態度,教育行政機關、學校領導對教師的態度,學生家長及學生對教師的態度等,這些客觀因素在一定條件下也制約著教師威信的形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對教師的態度,因為大氣候決定小氣候,社會環境和氛圍制約著每個人,會使教師威信缺失,如表現為教育的功利化、濫用教師權威、教育腐敗、教育不公正等。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教師威信建設,主觀上應從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情感特點,提高自身知識水平,注重良好的儀表、風度和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與學生成為朋友和知己等德、才、情、儀四方面入手,客觀上從樹立尊師意識和健全教育機制兩方面入手來促進教師威信的樹立。
教師威信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對學生影響所產生的眾望所歸的心理效應,把教育和教學對象緊密聚集在自己周圍,好雙向交流,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教師威信體現著對學生的凝聚力、吸引力、號召力和影響力。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形成以及整體護理的推廣,現代護理觀要求護理人員在從事護理實踐過程中,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這是現代社會文化發展的需求,也是護士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師威信的影響對提高護士職業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護理學教學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威信將會對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護理學教師除掌握嫻熟的專業技能外,還必須通過良好自身威信的影響,以培養護生成為既具有精湛的護理技能,又具有較高職業素質和具有自身威信的新型護理人員。
3.1教師的道德品質
“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原則和規范的總和。道德不是靠國家強制,而是靠社會輿論、傳統力量、風俗習慣、人們的思想信念、教育等形成的。”教師的道德威信是教師通過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學生,教師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教師獲得威信的基本條件,這個基本條件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對學生來說,一個有威信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道德的傳播者。“德為才之師,才為德之資。”教師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個人崇高的道德品質能影響和改變學生的思想行為。因此,教師對事業的忠誠以及對內科護理教學的熱情,無形中會影響護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加深對防病治病、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和全心全意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務的基本道德要求地理解,使護生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詮釋護理道德內容。
3.2教師的知識水平
作為一名專業教師,就應該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高超的教育和教學藝術。通過高深的知識涵養贏得學生的信服與尊重,以此樹立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地位。古人說:為醫之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約,醫本活人,學術不精,反為夭折。作為一名護理專業教師,就必須精通護理專業知識,熟練準確地掌握專業技術,合理科學地應用各種方法將理論和實踐技能傳授與學生,這樣才能不斷影響護生強化自身專業知識及實踐技能,為今后從事護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真正實現“為醫之道”。但是,護理學本身就是讓人感覺枯燥乏味且比較復雜的一門學科,尤其對于臨床護理專業課的初學者,專業基礎知識如果不扎實,學生學起來就非常吃力,這樣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厭學的負面情緒,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護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必須通過豐富的醫學專業理論知識與護理實踐技能,不斷影響護生外,還應博學多才、談古論今。乾隆年間的大中醫吳鞠通就主張:醫者要興趣廣泛、博學多才。護理學教師若能應用多元的知識結構將枯燥難理解的知識深入淺出侃侃而談,能結合教學內容古今結合,我們的教學才會繪聲繪色,避免護理教學的枯燥乏味。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嚴謹、科學地闡述醫學、文化等相關知識,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難點,掌握重點,而且還能培養護生學習護理學的濃厚興趣,調動護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學生也了解到做學問就應該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作為一名合格的護理學教師,還應了解目前醫學前沿知識。通過介紹目前最新進展,可以調動護生主動了解新科學的興趣,間接地影響他們要有不斷查閱新知識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現代學生的要求,才能是學生理想的榜樣,才能被青少年看成是智慧的化身,自然能在學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3.3教師的情感威信
情感是人們內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和周圍人群喜怒哀樂的外在表現。也就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而產生的內心體驗。教師情感威信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用自己的情緒和態度感染學生的影響力。而情感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真誠、對人格尊重的基礎之上,是師生互相尊重與關愛的結果。教師的情感威信是教師在與學生長期交往中形成的。古人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師生情感,師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則勝之父母、細如雨絲,而學生會感如沐春風。教師情感威信的樹立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對于護理專業的專任教師而言,教學任務重,就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可以提高復雜的護理知識傳授與消化的效率,并且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教師的教育理念與護理教學思維。不僅如此,護生如果對相關教師傳授的知識消化吸收效率高,師生關系會進一步升華,會使教師的情感威信更加持久保持,會使教師更有動力繼續努力完善自身,追求更高的發展。
3.4教師的儀表美
儀表是指一個人的外部形象,是其容貌、衣著、修飾與語言的統一,也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反應。教師的儀表是指教師的著裝、儀態、舉止、面貌,它是教師精神面貌的體現。學生在接受教育時,首先接觸的是教師的儀表,美的儀表能喚起學生的美感,贏得學生的信賴,更好地發揮威信作用;同時,美的儀表也是教師及護士尊重自我、尊敬他人的一種行為規范。通過良好的儀表形象能夠加深自己的第一印象對他人的影響。反之,當教師出現在學生面前時,若儀表不整、精神萎靡、或舉止輕浮、奇裝異服,不利于其在學生心目中威信的樹立。“教師的儀表是其內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是其道德素質的外在表現。教師為人師表,其行為舉止,儀表風度必然會給學生樹立美的楷模。護理學教師的著裝、面貌、表情與舉止得體對獲得威信有重要影響。教師儀表美,應以自然、美觀、得體、協調為原則,以激發護生對美好職業的向往與追求,為接受知識創造舒適、欣賞美、享受美的心里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美學思想,影響著護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也要注意自身留給患者美的享受。如果教師著裝得體、儀容修飾得體來上課,課堂氛圍會很和諧,教學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因為學生不僅是在接受知識,同時也是在欣賞知識。因此,即使課程再復雜難懂,護生也會認真對待這門課程。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形成有一定影響。教師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時,學生對新來的教師滿懷熱切期望和充滿新奇感,這個時候,學生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特別敏感。由此而產生的先入為主的印象以及有關的態度,往往成為影響教師威信的重要心理條件。如果教師開頭幾次課都作好了充分準備、態度沉著、自然而親切、教學內容豐富、教育方法得當,能取得“第一次感知效果”,就能初步樹立起威信,反之,如果沒有充分準備,上課時表現過度緊張、語無倫次、舉止呆板,或精神不振,不善于控制課堂紀律,不能機智地處理班級偶發事件,就會使學生大失所望。在大多數情況下,恢復喪失的威信,要比獲得威信困難得多。
4.結語
總之,教師的威信只能依靠教師個人的學識才智、育人成果、社會貢獻而獲得,重在通過教育實踐活動進行自我培養和提高。任何威信都有人際心理關系的內容。赫爾巴特說,“絕對必要的是教師要有極大的威信,除了這種威信外,學生不再重視任何其它意見”。教師要建立和提高自己的威信,有助于疏通與學生的心理關系,建立融洽和諧的人際心理關系。
作者:劉利 單位:河套學院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