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世紀醫院護理管理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重視提高人員素質的內在管理
人的素質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標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部門的興旺發達,取決于也表現于全民素質上。[2]因此管理工作就是要遵循“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和為了人”的重要原則,以提高全體人員的整體素質為首任。面對“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全球衛生工作目標和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符合人民健康需求、較完善的衛生服務、醫療保障、執法監督等衛生體系,護理管理者更應在以下3個方面下功夫。
1.1狠抓人才培養
人才是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能以其創造性勞動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一定貢獻的人。人才的本質是人才的創造性、進步性和社會性的統一。[3]新世紀的到來,更使人們感到要實現組織目標,就必須把人作為最重要的資源來挖掘、更新和發展。護理學科的整體水平和學歷結構均不完善,更要求管理者加倍努力,優化護理人才培養環境,選拔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做到人才的選拔、使用、培養、提高和管理一體化,使之挑起21世紀護理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重任。再則,在實行護士注冊制度的同時,設立專業護士資格認定制度,培養具有開展專科研究、指導幫助患者和有關人員,為服務對象提供從治療、預防、康復和臨終等專業服務的護理人員,以適應醫學??频慕ㄔO和發展。另外,根據國家衛生部逐步淘汰護理中等科教育的精神,不斷擴大高層次人才培養規模,加快發展護理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步伐,從而培養一大批肩負不斷提高護理質量,開展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護理科研,發展護理學科的高水平人才。
1.2搞好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是一種適應時代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需要的教育形式,是開發人才資源的有效途徑,[4]也是新時期加強護理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作為護理管理者,應根據護理教育已發展為基本教育(在校)
規范化培訓(畢業后在職)-繼續護理學教育(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新方法)三階段相聯合的特點,按照醫院和學科發展的需要,不斷拓寬訓練的口經和內容,注重素質培養、知識更新和技能提高,逐步建立制度化、網絡化、多層次、多渠道的護士在職繼續教育體系,即根據不同層次人員繼續教育的需求,制定不同???、不同層次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內容、考核目標、考核標準、考核重點及考核辦法,進一步完善現有的考核評估及學分管理方法。充分利用電化教育手段,通過開辦網上教育,利用視、聽、圖等多媒體效果為臨床護理人員提供信息、理論服務及全真模擬技術培訓服務,使護理人才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1.3贏造文化氛圍
醫院文化是具有醫院特點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5]現時的中國護理專業還是一個高尚而不穩定、光榮而不很受護士熱愛的專業,這就要求管理者努力贏造和倡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勢下積極健康的文化環境,如開展“天使形象工程”活動,樹立起護理人員良好的職業形象;實施“名護士”戰略,確立一批不同專科的知名護士,從而使正確的價值觀念成為全體員工認同并自覺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為準則。
2把握科技興院的方向,狠抓瞄準學科前沿的創新管理
在國際競爭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發展、變化和創新是醫院管理永恒的主題。醫院是一個知識密集、人才密集、技術密集的科技群體,是醫學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技術創新系統和知識應用系統的主體。[6]實踐證明,只有創新,才能不斷壯大自己、發展自己;只有創新,才能更好地運用管理知識與技術,改變資源的產出,創造更高的價值,為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務。
2.1觀念創新
作為醫院護理管理者,必須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克服“無過即功”的陳腐觀念,樹立“無功即過”的新思想,通過自己創造性的勞動和實績,贏得群眾的信服。要轉變單純重工作程序和技術管理的思想,重視病人及部屬的滿意程度,從而調動各級人員的積極性。同時,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積極參與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從醫療資源高消耗的粗放型管理向“優質、低耗、高效”的集約化管理轉變,為加強醫院護理管理,發展護理學科摸索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2.2技術創新
大量高精尖儀器設備和高新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使醫學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因此,護理管理者必須狠抓護理人員??萍夹g水平的提高,要求各級人員在熟練常規技術的同時,注重學習和掌握本學科高新技術,配合好專科新業務、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確保醫療質量。結合臨床需要研究現代化醫院護理裝備和技術革新項目,特別是適應信息網絡化的發展,在完成好電子病歷、電子醫囑工作的同時,不斷開發高質量、高效能的護理管理系統和臨床信息資源服務系統,使醫院信息資源充分共享。
2.3服務創新
醫院護理管理人員要樹立市場觀念,掌握供求、價格、競爭三要素,根據就醫者的需求確定自己的服務方向、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從而由單一護理型模式轉向預防、護理、保健、康復相結合的綜合護理型模式。建立醫院供應保障服務中心,做好護理設備、衛生材料等護理服務用品的供應和保障,使臨床護士的時間真正用于病人,并可開展區域服務,減少機構重復,保證衛生資源的充分利用。探索醫院、社區、家庭相結合的全方位護理途徑、方式及管理辦法,為促進人類以更加健康和科學的行為方式進入21世紀做出應有的貢獻。
2.4管理創新
結合醫院實際,積極探索與新醫學模式、新護理觀念和新時期醫院現代化建設相配套的護理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樹立“大管理”即整體性、系統化、分層次、按程序管理的思想,時刻關注影響和制約全局發展的關鍵環節,努力追求整個系統的綜合效益。做到權、責、利對等,使護理人、財、物的管理合理到位,充分發揮管理的效能,形成高技術型的服務格局,從而全面提高護理管理的質量。
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有人說:19~20世紀企業成功的關鍵是對自然資源的控制和利用,而21世紀是靠對具有創造力的人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7]因此,管理者應引入競爭機制,建立流動渠道,創造公平環境,特別是建立動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按需設崗,按崗擇人,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按工作需要合理調配人員,依業績評估和獎勵制度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實行高層次護理技術人員到基層醫院應聘,擔任兼職護理指導,從而達到造就新的人力智慧群體,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3深挖質量第一的內涵,實施提供滿意服務的全面管理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質量挑戰的時代,質量是共同追求的目標。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院總體服務模式、服務范疇、服務要求、服務深度的適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社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求醫院給病人提供良好的醫學服務,還要求能夠提高社會、心理、生活、教育等多方面綜合服務水平;不僅要求醫院能致力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好轉率,而且要求能夠幫助病人預防致殘,指導出院病人提高適應生活、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工作的能力和生活質量及生命質量;不僅要求醫院能提高病人的治療效果,而且要求能夠從治療過程的一開始就能同時注意降低醫療成本,節省病人、單位和社會的費用支出??傊褪且筢t院把質量管理提高到一個更高、更新、更廣、更深的“大質量觀”的水平。[8]
3.1堅持以病人為中心
護理質量是護理工作為病人提供護理技術、生活服務所能達到的優劣程度,即護理效果的高低。[9]一個進入新世紀的護理管理者,必須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把病人是否得到方便、快捷、舒適、安全、滿意的服務,作為護理學科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3.2實施科學管理
管理是創造和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組織中成員能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共同努力奮斗的過程。所以管理與科學技術一樣是促進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支柱之一。作為新世紀的護理管理者,應從經驗型管理走向科學化管理,搞好各種協調,用盡可能少的投入實現預期目標。應努力從“控制服從”的被動管理,轉變為發揮創造力的參與管理,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有關護理方面的法令及衛生主管部門制訂的有關護理工作的條例、規章制度、專科護理常規、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和各級護理人員職責的同時,注重行為和心理管理,通過溝通激勵,疏導、消化、緩解職業應激和負面消極情緒,改善護理人員心理環境,全身心地做好本職工作。
3.3開展ISO-9000全面質量認證
當今的質量管理已跨越國界,發展成為具有國際性的管理工作。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將質量管理定義為: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并在質量體系中通過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使其實施的全部管理職能的所有活動。[10]特別是從全面質量管理(TotalQualityControl,TQC)發展而來的持續質量改進(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CQI),進一步提出以更低的消耗、更低的成本、更多的收益,更新、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向組織自身和顧客提供更多的利益。所以護理管理者不僅要站在醫院全局的高度考慮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更要放眼世界,吸收自己需要的管理理論和方法,研究符合ISO-9000質量要求的現代化醫院護理質量管理標準、內容及運作流程,摸索一套持續穩步提高質量的方法,逐步實現與國際護理質量管理接軌的目標。
3.4落實整體護理
整體護理強調了病人身心的整體性、人與環境的整體性、人際關系的整體性、病人需求的整體性,從而引出護理服務的整體性、醫療與護理整體性及醫療服務的整體性,[11]最終體現“以病人健康為中心”的思想。因此,管理者要不斷擴大“按職上崗-責任制-學分考評”相結合護理工作模式的內涵研究,在做好??谱o理的基礎上,研究探討符合醫院特色,達到國家標準化的整體護理工作評價體系,從而提高護理質量,使護理服務質量達到消費者的期望。
3.5搞好衛生經濟管理
醫院是相對獨立的半經濟實體,要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經濟核算,進行效益分析,通過工作量分析、經濟效益分析、病人經濟負擔分析來評價醫院的勞動生產率、結余率、效益率,進行自身縱向比較及與同類醫院的橫向比較,從而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12]護理管理者是醫院管理者之一,在資源有限,需求無窮的矛盾中,也同樣面臨著如何解決資源與目標的難題,因此,在學習醫學專業知識和提高技能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習經濟核算知識和醫院財務管理辦法,能夠運用效益分析指標,了解整個醫院的經濟運行情況,積極配合醫院有關部門搞好醫藥分別核算管理和醫療成本核算,并與護理管理的預測、決策和質量控制相結合,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總之,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和帶來的發展機遇,護理管理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團結拼搏,攜手共進,共同為促進護理學科的進步和繁榮,為建立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護理學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