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循證護理干預對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效果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分析循證手術室護理用于手術室急診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某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手術室收治的88例急診患者作為本次調查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患者,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急診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給予觀察組患者循證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分別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接受治療時間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后接受治療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滿意度為97.73%,對照組為81.82%,相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手術室急診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手術時間和術后接受治療時間,提高患者的護理干預滿意度。
關鍵詞:循證護理干預;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效果
循證護理是基于臨床中癥狀和表現總結關鍵詞語,通過信息數據庫搜索相關文獻,根據文獻提出意見,擬定臨床護理措施,并且結合臨床和患者需要,制定個性化、人性化護理方案。常規護理措施僅僅針對于書本定義的護理內容,未將臨床護理目標和對象轉移為患者本人[1]。而循證護理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實施,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常規護理干預和循證護理干預對手術室急診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將報告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特選取我院手術室收治的88例急診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8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53.9±9.39)歲;體重47~79kg,平均體重(54.1±8.93)kg。觀察組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31~75歲,平均年齡(52.9±10.68)歲;體重48~80kg,平均體重(55.2±9.97)kg。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發現無明顯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實施常規手術室急診護理干預措施。
1.2.2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實施循證手術室急診護理干預措施,詳細內容如下:(1)評估患者術前狀態:術前護理詳細評估患者綜合狀況,如心理、既往病史、過敏史、手術史等[2];(2)收集護理問題:通過信息化數據平臺檢索,收集問題應具有一定針對性、科學性、系統性,避免搜索無本次調查無關的內容[3];(3)通過檢索擬定護理干預措施:①壓瘡:主要由于患者體重、床單平整等有直接關系,術中應給予體重超重者水床或墊體位墊,以及患者手術床床單應平整,避免褶皺給予皮膚壓力導致壓瘡發生;②低體溫:由于患者緊張、保暖不當以及手術時間過長導致,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心理狀況進行有效疏導和對于體重低患者應注意保暖避免由于體溫低導致麻醉藥品代謝異常,以及護理人員應在術中緊密配合術者術中操作,降低出錯率,縮短手術時間;③術后頸肩疼痛:主要由于患者手術時間長及術中肢體外展過度所致,應提升手術配合默契度,縮短手術之間,且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擺舒適、易手術的體位[4];(4)術前防護宣導:術前由巡回護士進行訪視,主要訪視患者綜合病情和既往病史,同時給予患者手術環境介紹、術中配合等宣導,提升患者對配合手術的信心和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同時告知患者術前8h禁止食水、禁止佩戴隱形眼鏡、義齒、飾品等,且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術中發生誤傷[5];(5)術中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在術中注意說話語氣、語言,避免相互之間交談,為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應通過語言和非術野區域按摩等進行疏導,避免由于心理狀態變化影響患者藥物吸收或代謝[6]。
1.3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接受治療時間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調查采用SPSS19.0軟件計算處理。組間計量和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組內計量和計數資料采用(x±s)和%表示,當P<0.05時說明對比數據差距有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是患者手術時間及接受恢復治療時間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后接受恢復治療時間均明顯較對照組低,差異顯著(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對不同護理干預措施的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29例,占比65.91%;滿意10例,占比22.73%;一般滿意4例,占比9.09%;不滿意1例,占比2.27%,滿意度為97.73%。而對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10例,占比22.73%;滿意16例,占比36.36%;一般滿意10例,占比22.73%;不滿意8例,占比18.18%,滿意度為81.8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循證護理為加拿大學者Guyatt1991年提出的,其核心為明確地、審慎地、明智地以及明確運用當代解決證據,做出解決患者病情的護理方案[7]。而手術室循證護理主要遵循患者目前綜合病情尋找解決緊急和應積極護理證據,并根據擬定護理方案實施相應護理措施,且擬定計劃應遵循合理、科學的原則,結合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護理經驗和基礎,以及患者個人意愿和需求,實施個人化、人性化護理計劃[8]。通過本次調查發現,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接受恢復治療時間分別為(68.9±2.79)min和(8.6±1.38)d,而對照組分別為(50.6±3.49)min和(5.2±1.01)d,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73%,對照組為81.8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綜上所述,對于手術室急診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劉犇,陳銳,張靜,等.研究循證手術室護理用于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醫藥衛生:引文版,2016,8:97.
2吳展華,常后嬋,別逢桂,等.循證手術室護理在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黑龍江醫藥,2016,29(5):1005~1006.
3劉莉,劉群英,韋性坪.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中的循證護理運用效果探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91.
4臧瑋娜.手術室循證護理在改善急診手術患者負性情緒與滿意度中的效果觀察.當代護士,2017,6:104~105.
5梁燕,王艷艷,薄瑞娜.循證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1:207~208.
6黃麗莊,張紅霞.手術室應用循證手術室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及價值分析.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1):161~162.
7楊美好,洪思友,黃桂華,等.臨床護理路徑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8):1238~1239.
8周文賢,徐葉,許巧玲,等.淺議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患者術中壓瘡認知與防范行為培訓研究.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2):293~294.
作者:王偉燁 游世英 謝少清 單位: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