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循證護理在臨床褥瘡護理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探索循證護理在臨床褥瘡患者護理中的意義。方法選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收治的120例褥瘡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6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褥瘡恢復率以及住院時間。結果120例患者經密切觀察后表明,觀察組褥瘡患者的褥瘡恢復率和住院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護理在褥瘡患者護理中效果顯著,其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被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褥瘡;應用
0引言
循證護理在臨床上主要指的是護理人員為患者施行護理操作的一個過程,采用循證護理可使護理人員全面正確的認識患者患有的疾病,從較難的臨床問題中發現、尋找最佳護理方案[1]。本文旨在探索循證護理在臨床褥瘡護理中的臨床意義,具體的內容可見下文描述。
1資料和方法
1.1基線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我院的120例褥瘡患者,收治時間在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并對所有入選的患者采取隨機的分組方式,分別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60例患者,入選患者均達到褥瘡的臨床標準。觀察組:男女比例為32:28,年齡32~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67±3.75)歲,其中16例為腦出血患者,12例為植物人患者,14例為高位截癱患者,18例為昏迷患者。對照組:男女比例為31:29,年齡33~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24±2.74)歲,其中17例為腦出血患者,11例為植物人患者,15例為高位截癱患者,17例為昏迷患者。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男女比例、平均年齡、病種例數之間各項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其可進行相互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方式:采用常規護理,其中包括給予患者藥物護理、皮膚護理,并指導患者正確的飲食方法,同時在7天后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觀察組護理方式:采用循證護理,其中包括:
1.2.1制定專門的循證護理小組:
小組成員主要包括1名護士長、1名責任護士、2名護士,并由小組內成員對患者的疾病情況、治療情況、恢復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加入的護理人員均經過考核,考核通過的護理人員才能對患者進行護理,考核的內容為褥瘡護理的相關內容。
1.2.2提出問題,并閱讀資料,實行護理計劃:
由于褥瘡患者主要的臨床特點為發病率高、復雜多變、死亡率高等,所以護理人員需在護理患者同時,找出護理過程中需注意的重點問題,并可通過圖書館、計算機等途徑查找相關資料,從而針對患者的問題制定出循證護理計劃,并不斷的完善護理計劃。
1.2.3制定護理方案:
其可通過全面的評價、分析查找的資料,并總結查找到各種預防褥瘡的護理方法以及臨床經驗,再制定出護理計劃,并在進行交班時,需重點交接褥瘡患者,且觀察患者的壓瘡情況,并詳細記錄,需每1~2小時對患者進行翻身,在翻身過程中,應動作輕柔、緩慢,切忌不可用力或強行硬拽患者,每日保持患者的床單干燥、整潔,為了防止患者局部組織受壓,可給予患者使用氣墊床。
1.2.4跟蹤循證護理計劃實施情況:
由循證護理小組內的護士長定期監督護理計劃的實施,并提出護理過程中不足之處。
1.2.5飲食護理:
對于褥瘡患者,可指導患者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飲食,避免食用辛辣等食物,對于吞咽困難患者,可使用胃管插管或鼻飼飲食。
1.2.6應用循證護理對褥瘡患者進行護理:
收集患者的病情資料,并針對患者的病情做出相應的護理。其中包括根據患者褥瘡的原發部位、大小、滲出物、壞死組織、深層破壞組織、有無竇道等,以及患者的年齡、病史、性別、營養評估、精神狀況、抑郁情況、認知情況、生活情況以及濫用藥物現象。
1.2.7循證護理的實踐:
①預防褥瘡措施:對于臥床患者,幫助其擺取體位時,大部分醫院內的護理人員常幫助患者擺取側臥位且呈90°,認為可完全消除臀部以及背部的受壓,但其未注意到患者外髁和大粗隆部位容易受到壓迫,而正確的臥位應該是幫助患者從仰位翻身時,應至左或右傾斜30°,且抬高床頭還可減輕患者背部的受壓,而對于坐位患者進行褥瘡預防時,大部分護理人員均會使用橡皮圈或是枕頭墊于患者臀部下,但其容易導致患者血液供應減少,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給予患者硅膠做的墊子放于患者臀部,其可緩解骨骼突起部分的壓力,②臨床上常用于碘伏、碘酒、醋酸、雙氧水等消毒液清洗傷口,而通常情況下應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傷口清潔,③對于褥瘡患者,常常局部受壓容易被人們忽略,所以在幫助水腫、感染、貧血、糖尿病等患者換藥時,應注意觀察每個有可能發生壓瘡的部位。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褥瘡恢復率與住院時間,并進行對比。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的處理,褥瘡恢復率用(%)表示,平均年齡和住院時間采用T檢驗,以(P<0.05),代表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之間對比褥瘡恢復率與住院時間存在著明顯差異,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褥瘡患者經不同護理后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褥瘡恢復率與住院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
3討論
褥瘡主要指的是局部組織長期受到壓迫,導致患者局部血液循環出現障礙,而局部組織因為缺血缺氧導致局部出現壞死、潰爛等癥狀,從而形成褥瘡[2]。褥瘡常好發于長期臥床患者,其不僅帶給患者經濟負擔與心理負擔,褥瘡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褥瘡患者住院期間,使用正確的護理方式,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褥瘡現象,縮短其住院時間[3]。我院采取循證護理,其主要優勢在于:(1)組建循證護理小組:其小組內的護理人員均經過篩選后,才能對患者進行護理,其可使患者受到更為專業、優質的護理,避免患者壓瘡的發生[4],(2)提出問題,并閱讀資料,實行護理計劃:其可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主動性,促使護理人員學會在工作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使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不斷的自我提升,最終提高患者的恢復率[5],(3)制定護理計劃:其是根據患者的病情,為患者制定的一份專屬的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出的護理計劃,可更利于患者的恢復,縮短其住院時間[6],(4)跟蹤循證護理計劃實施情況:其由護士長提出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其可有效提高護理方案,使患者體驗到更為優質的護理[7],(5)飲食護理:由于患者患病期間,抵抗力下降,出現營養不良現象,由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指導其正規的飲食護理,可維持患者的營養需求,提高其抵抗力,促進患者的恢復[8]。通過本次臨床試驗發現,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兩組護理效果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褥瘡恢復率和住院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總而言之,循證護理在褥瘡患者護理中效果確切,其可有效提高患者褥瘡的恢復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其住院時間,所以其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被推廣。
參考文獻
[1]留會,尹千來.應用循證護理解決股骨骨折病人常見褥瘡的實踐[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4):125,128.
[2]蔡淑萍.從褥瘡護理淺析循證護理與中醫辨證施護的關系[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4):682-683.
[3]蔣春燕.循證護理在股前外側皮瓣修復頑固性髂部褥瘡術護理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3(12):350-351.
[4]張欣,陳雅民,安麗萍等.褥瘡防治護理過程中臥具改良的臨床對比觀察[J].河北醫學,2013,19(4):607-608.
[5]吳翠華,黃群.褥瘡護理認知的現狀與進展[J].繼續醫學教育,2013,27(11):50-51.
[6]石媛.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褥瘡預防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4,33(17):146-147.
[7]韓炎艷,田兵兵,崔洪泉等.淺談褥瘡的形成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86-87.
[8]周穎.老年長期臥床患者褥瘡危險因素調查及護理干預對策[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13(2):218-219.
作者:陳艷 單位:新疆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三平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