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骨科護理中護患溝通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目的探索護患溝通技巧在骨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方法與價值,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接治的120例骨科患者,將其按統計學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60例),其中給予對照組患者臨床常規護理和骨科治療,在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護患溝通技巧措施,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結果經對入院宣教、住院期間以及出院指導三個指標滿意度對比發現,觀察組滿意度達到58.3%,不滿意度達到3.4%,總體滿意度達到96.6%,明顯優于對照組23.3%的滿意度、15%的不滿意度以及85%的總體滿意度,且經統計學對比兩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護患溝通技巧應用于骨科臨床護理實踐中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鞏固和促進臨床治療療效,促進骨科臨床護理實踐質量的提升,在骨科實踐中值得學習借鑒。
【關鍵詞】
護患溝通;骨科護理;臨床價值
骨科患者具有臥床、行動不便、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等特點,從而給其臨床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受長期病魔折磨的情況下,骨科患者極易出現恐懼、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和情緒,從而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諸多的困難。也影響到臨床治療和護理質量,導致護患關系的緊張。為此,本文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間接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作為本研究的案例,探索在骨科臨床實踐中應用護理溝通技巧的方法與意義,為提升骨科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病情予以指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接治的120例骨科患者,將其按統計學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6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27例,最小患者年齡18歲,最大患者年齡73歲,平均年齡為(47±2.3)歲;對照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年齡17歲,最大年齡74歲,平均年齡為(48±2.1)歲;觀察組和對照組共計120例患者均經臨床診斷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療,且兩組患者的一般性臨床資料(年齡、性別、病癥等)并無明顯突出差異(P>0.05),具有臨床統計學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60例對照組骨科患者臨床常規一般性護理和治療。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和護理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護患溝通技巧干預措施。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內容:①熟悉患者心理特點和情緒變化:由于骨科患者受疾病困擾,導致其在長期臥床和治療的過程中,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下,給臨床治療和護理帶來諸多的不便。為此,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困擾因素和情緒波動原因。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和組織培訓講座工作,對骨科患者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工作。借助自身臨床護理人員對患者開展骨科疾病健康知識普及工作,同時對患者肢體疼痛、活動障礙、預后不確定性、醫療費用收取、臨床治療方案的意義和目的等等,同時借助成功治療案例,幫助患者構建良好的治療心態和護理依從性;②重視臨床護理語言的使用:臨床護理實踐中,語言不僅僅包括簡單的話語溝通,同時包括肢體語言的應用、語氣的調整等。因此,在骨科護理實踐中,積極利用眼神、手勢、表情等非言語類溝通方式的飲用,同時在實施護理過程中,重視言語和語氣的使用與配合,盡最大可能為患者營造溫馨和值得信賴的溝通方式;③情感溝通:情感有助于構建和維系患者臨床治療的自信心和積極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和治療依從性。因此,在護理實踐中,護理人員通過認真傾聽患者傾訴,重視語音、語調、語速等使用和搭配,向患者傳遞真情感,并及時捕獲患者心理和心態變化的跡象,為改進護理提供基礎依據;④實物對照組飲用:由于骨科患者年齡差距大、學歷背景不盡相同,為此,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采取人體解剖圖、實際標本輔助講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對骨科疾病的認識和了解,增強對臨床治療方案的認識和把握,熟悉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的意義所在;⑤其他護理溝通:夜間護理溝通模式則需要護理人員通過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安排,保留充足的經歷和經驗,針對午后患者精神狀態較好的特點,開展護患溝通,搭建親密的護患關系。
1.3療效評價標準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量表的方式,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入院宣教、住院期間護理以及出院指導三部分的滿意度進行打分,借助統計學處理軟件對結果予以統計分析。其中護理總體滿意度=滿意度+基本滿意度,以百分比(%)表示。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成果和數據均由統計學軟件SPSS27.0予以分析評估,其中統計分析過程中以t檢驗和(x±s)代表計數資料,并以x2表示計量資料。其中P<0.05表示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擁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對入院宣教、住院期間以及出院指導三個指標滿意度對比發現,觀察組滿意度達到58.3%,不滿意度達到3.4%,總體滿意度達到96.6%,明顯優于對照組23.3%的滿意度、15%的不滿意度以及85%的總體滿意度,且經統計學對比兩組差異明顯(P<0.05)。具體結果詳見下表1。
3討論
綜合而言,針對骨科患者臨床治療,需要探索有意義的護理干預措施,以便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的積極性和依從性,鞏固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本文的研究不難發現,護患溝通技巧在臨床實踐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鞏固和促進臨床治療療效,促進骨科臨床護理實踐質量的提升,在骨科實踐中值得學習借鑒。
參考文獻
[1]王曙紅,嚴其明.住院患者對護患溝通的需求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6,17(9):684-685.
[2]李靜,李巖,宋偉貞.骨科急癥中的護患溝通技巧[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57-58.
[3]蔡紅,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7(1):220-221.
作者:王春蓮 單位:曲陽縣人民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