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骨科術后血栓臨床觀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般護理
術后充分給氧,保證心肌供氧、需氧平衡。保持血壓相對穩定,積極治療并發癥,保證患者休息,必要時給予鎮靜藥物。鼓勵患者臥床時要深呼吸及主動咳嗽排痰,預防肺部并發癥的發生。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給予通便藥物。術后每天觀察患者下肢皮膚顏色、皮溫、有無水腫、淺靜脈怒張、有無肌肉深壓痛及動脈搏動情況,必要時每日測量并記錄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徑。
物理預防措施
術后抬高患肢20~30cm,可用軟枕或提高床尾的方法,避免僅在膝下墊枕,以免影響局部血液循環,以促進下肢靜脈回流。指導患者早期功能鍛煉,鍛煉時要循序漸進,避免疼痛導致血壓升高。術后盡早開展被動或主動活動,待麻醉消失后即可給予下肢的逆向被動按摩;術后24h即可做抬腿、足趾及腳踝部的伸屈和環繞運動;48h后可做股四頭肌及小腿肌的等長收縮運動,病情允許應早期下床活動;盡早使用足底間歇充氣加壓裝置,每天2次,每次1h,利用機械原理促使下肢靜脈血流加速,減少血液滯留,降低術后下肢DVT的發生率。但下列情況禁用物理預防措施: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腫或下肢嚴重水腫;下肢深靜脈血栓癥、血栓性靜脈炎或肺栓塞;間歇充氣加壓裝置和梯度壓力彈力襪不適用于下肢局部情況異常、下肢血管嚴重動脈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下肢嚴重畸形等。
藥物預防措施
維持體內血容量的穩定狀態避免脫水導致血液黏度增加,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及時補液,每日飲水量大于1500ml;合理應用鎮痛藥,避免過度疼痛引發血壓升高;低分子肝素可根據體重調整劑量,皮下注射,使用方便,且嚴重出血并發癥較少,較安全,我們一般常規在術后第2天開始使用4100U,皮下注射,持續10d?;颊哂腥缦虑闆r盡量避免使用藥物:近期有活動性出血及凝血障礙;骨筋膜間室綜合征;嚴重頭顱外傷或急性脊髓損傷;血小板低于20×109/L;肝素誘發血小板減少癥者,禁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孕婦禁用華法林;既往顱內出血、胃腸道出血等。
心理支持
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恐懼、憂慮、擔心的問題,并耐心、親切的為其解答。對焦慮、失眠比較嚴重的患者可采用放松療法,即從頭至腳進行肌肉的收縮與放松,反復交替進行。介紹同病種患者康復的經驗,以穩定其情緒。向患者說明情緒與疾病的關系,患者自己良好的情緒狀態對術后疾病的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
出院指導
協助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復計劃,鼓勵患者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運動方式,堅持患肢功能鍛煉,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保持大便通暢,以避免便秘導致腹壓增加,影響下肢靜脈回流。
骨科大手術因血手術后臥床時間長,肢體活動少,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壁損傷等因素,DVT發病率在外科手術中較高。有文獻報道,不采用預防措施,骨科大手術后有癥狀的DVT發生率達45%~85%,人工關節置換術后DVT的總發病率為47.1%,其中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為40%,全膝置換術后可達53.8%。隨著大家對骨科大手術發生DVT高風險的認識,以及及時的臨床和護理干預措施,DVT發病率明顯下降。
高血壓患者對血管內皮細胞有不同程度損傷,且對各種血凝、纖溶指標及血小板功能的顯著影響均可促進靜脈血栓的形成。有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的PT、APTT、AT-Ⅲ活性均低于正常對照組,表明高血壓病患者體內存在有血液的高凝;t-PA來源于血管的內皮細胞,通過激活纖溶酶原生成纖溶酶,啟動體內的纖溶系統,是人體內纖溶系統的最關鍵物質,而PAI對t-PA的活性有快速抑制作用,二者共同調節維持體內的正常纖溶活性,高血壓病患者的t-PA活性降低而PAI活性升高,提示高血壓病纖溶活性水平低;TXA2是體內最強的促血小板聚集物質,但很快轉變成無活性的TXB2,高血壓患者TXB2水平明顯增高,說明高血壓患者存在血小板聚集功能亢進。本研究中高血壓組患者的DVT發病率較對照組高(P<0.05),而且高血壓組中各分級的發病率存在差別:3級發病率最高,1級發病率最低。說明血壓越高,骨科大手術后DVT發病率的風險性越大。高血壓也是促進骨科大手術后DVT的高危因素,要隨時監測并控制血壓。
關注發生深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骨科大手術是靜脈血栓栓塞癥的極高危因素,其他常見的繼發性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老齡、創傷、既往靜脈血栓栓塞癥病史、肥胖、癱瘓、制動、術中應用止血帶、全身麻醉、惡性腫瘤、中心靜脈插管、慢性靜脈瓣功能不全等。合并上述疾病患者要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患者的心理狀況,治療依從性、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進行系統、動態全方位的整體評估,以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1,2]。術前教育、提高患者依從性:耐心向患者宣傳講解,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臨床表現極其危險性、告知患者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措施;講解高血壓病對循環系統帶來的病理損害及其如何增加深靜脈血栓的風險,血壓控制不佳對圍術期其他系統帶來的危害,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遵從醫囑按時按量服藥,積極主動配合護理和治療。
本文作者:張雪梅作者單位: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