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骨創傷治療儀應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骨折愈合過程非常復雜,軟組織受損后,局部末梢神經被刺激,產生痛覺,同時出現局部炎癥充血擴張,導致瘀血腫脹,所以骨折愈合是一個復雜的組織修復過程,骨創傷治療能增強組織通透性、降低血液黏滯度,促進水腫吸收,抑制纖維化過程,抑制炎癥介質的致炎作用,降低神經末稍反應性,不易形成創口硬結,改變骨折處細胞微環境,使氧張力降低,手術刀口愈合較好,刺激多能細胞分化為成骨細胞和軟骨母細胞而成骨。可引起明顯震顫感,影響炎癥致痛介質的活性,阻斷或干擾痛的傳導,降低神經末梢反應性,起到掩蓋疼痛的作用。還能降低血液黏滯度及血小板聚集能力,干擾電的內生電流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改善微循環,釋放內源性嗎啡多肽,加速局部滲出或瘀血的吸收,減少靜脈血栓形成。
電在骨科領域中的應用歷史悠久,Yasuda在1953年發現了骨的電壓效應[1,2],Bassett等將梁的拉伸側和壓縮側分別為正電荷和負電荷[3]。采用骨創傷治療儀的治療可達患者深部患處,在骨折端產生一種有效的電流,能改善組織內的營養與代謝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得骨組織的生長能力增強,鈣鹽沉積和膠原合成加速,從而促進骨骼愈合,并有使血管擴張、消炎、止痛等作用。
骨創傷治療儀治療是骨折愈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4],骨折愈合分為原始骨痂形成期及骨痂改造塑型期兩個時期,可加快原始骨痂改造塑型。患者完全可接受高流電變換成脈沖電磁場,對醫務人員及患者都沒有毒不良反應,無廢物排放,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內環境沒有任何影響,藥物的作用也不會降低,并且可同時進行患肢的功能鍛煉和藥物治療。骨折患者由于事件突發以及劇烈疼痛和對治療結果的擔憂,心理上通常難以接受,且常焦慮和恐懼,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與患者加強溝通,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妥善保護骨折部位,輔以必要的針刺、理療、鎮痛藥物等對癥治療。同時要囑咐患者加強功能鍛煉,增加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和疼痛,預防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并發癥的發生,不能因為怕痛或怕影響傷口愈合而不敢活動。醫護人員在使用骨創傷治療儀時,必須密切注意治療的使用時間和頻率強度。骨創傷治療儀具有安全,無創傷,價格經濟,療效明顯,無明顯不良反應,療效確切,操作方便,治療時間可長可短,患者易接受等特點,縮短骨創傷的臨床愈合時間,值得推廣使用。
本文作者:李同生張秀云作者單位:山東泰安市東平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