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膝關節鏡術后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節鏡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微創技術,對膝關節損傷而言,膝關節鏡技術因其應用范圍廣泛、破壞膝關節結構與功能程度小、診斷準確,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目前已成為治療膝關節疾病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但其術后護理目前尚無固定模式,同時由于膝關節在人體的功能及此種微創手術本身的特點,膝關節鏡手術的術后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關節鏡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精細的操作技術及術后的正確康復護理。術后護理包括術后常規護理、術后監護及早期正確的功能鍛煉。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術后關節鏡護理
1.1術后常規護理術后去枕頭平臥,禁飲、禁食6h,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及敷料滲血情況,患肢抬高30,有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腫脹充血;密切觀察患肢末梢血運及足趾活動,有異常、疼痛時及時報告醫生處理;術后保持負壓引流管通暢,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量和顏色,引流管一般在術后24~48h內拔除。
1.2術后監護24小時內每小時觀察并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加強術后監護是防止并發癥發生的關鍵。
1.2.1預防術后并發癥關節腔內出血最常見的并發癥,多發生在術后24h內,少量關節內出血及滲出會自行吸收,量大時則會膝關節腫脹,疼痛劇烈,切口血性滲出增多。處理方法:及時更換手術輔料,適當加壓包扎,密切觀察病情及時匯報醫師請醫師處理。
1.2.2預防感染因膝關節局部血運差,抗感染力低。應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如有滲液及時更換。保持病室清潔,按時通風換氣。
1.2.3術后患肢末梢血運,感覺及運動情況術后膝部為加壓包扎,會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術后必須觀察患肢遠端的皮膚溫度,運動感覺情況,注意患肢的末梢血運及感覺狀況,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如有異常及時向醫生反映,及時處理。
2.指導早期正確的功能鍛煉
2.1肌力訓練
2.1.1膝關節術后如果不活動,4d左右易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因此,膝關節術后早期功能鍛煉非常重要,一般術后麻醉藥消退后即可指導患者做股四頭肌等長舒縮鍛煉踝關節及足趾各關節伸屈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減輕肢體腫脹。方法:伸直患肢,有規律、有節奏地進行大腿肌肉的自然收縮或伸直下肢后進一步適當用力把膝關節伸直等,3~5次/d,10~15min/次,逐漸增加至每4~6次/d,20~30min/次,訓練強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及疲勞為宜。術后8~24h內,患肢有輕度疼痛,一般不需要鎮痛劑,在觀察和處理疼痛的同時,一定要弄清疼痛原因,不可盲目給予鎮痛劑。個別病人對膝部加壓包扎引起的不適也會訴說疼痛,對此應做好耐心的解釋工作。此外密切觀察留置于關節內的導管的引流情況,保持暢通。
2.1.2術后第1天開始可做直腿抬高練習為早期下床創造條件。方法:健側膝關節屈曲,患側膝關節伸直,踝關節保持功能位,抬腿離床面開始時不超過45°,以后可逐漸增加抬高度數,可達90°,以不疲勞為宜。抬腿高度因病不同,必要時可請示醫師。
3.功能鍛煉
3.1被動鍛煉術后2~3天可以使用CPM機被動進行膝關節屈伸鍛煉,每次30~60min,每日1~2次,每天增加屈膝角度5~10,循序漸進,目的在于防止肌腱粘連。
3.2主動鍛煉術后3~5天患肢疼痛、腫脹基本消失后可逐步進行主動屈曲鍛煉。方法:患肢足跟不離創面,逐漸屈曲膝關節至感到疼痛為止,放松數秒后可重復進行,待患肢肌力恢復,能抵抗肢體重力后可行抬腿屈膝關節或坐在床邊練習。
3.3下肢負重訓練膝關節鏡術后下床、負重時間是根據病種及手術方式決定的。手術后1周指導患者扶拐下床,患肢不負重,以后逐漸負重。下床前一定要在床邊練習坐起,扶拐下地時要有人陪護,防止摔倒。術后第三周鼓勵病人站立非負重行走鍛煉,使患肢肌張力和運動范圍恢復到正常,逐漸進行膝關節正常范圍內的活動訓練。
3.4出院指導出院時向患者詳細交待繼續加強住院期間進行的各項功能練習的必要性,患肢負重時間及負重時的注意事項,完全自如運動時間及方法,術后3~4周可棄拐開始鍛煉,避免劇烈活動,鼓勵病人進行耐力訓練,包括游泳,騎自行車及中速跑等。同時要注意關節保暖,夜間注意抬高患肢,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急躁,不能大量行走,不能急走,不能急轉。定期進行復查隨訪。多數患者術后傷口拆線后就出院了,大部分的功能鍛煉時間都在家里進行,因此要及時準確的對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的出院指導,定期復查膝關節的功能恢復情況,及時給予指導與幫助。超級秘書網
4.體會
關節鏡治療膝關節病,創傷小,組織損傷輕,術中出血少,對膝關節正常生理干擾不大,機體恢復快。膝關節鏡手術護理的重點不但強調抗感染、預防出血、控制疼痛,而且要以促進關節功能恢復為主要目的。為每個病人制定康復訓練計劃,術后按照計劃循序漸進的進行關節功能練習尤其重要,這是膝關節手術后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一個容易忽視的問題,不重視康復治療,不僅大大延長患者的恢復時間,也會使術后關節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增加,因此對患者要耐心講解功能訓練的重要作用,熱心示教,細心指導,使其增強主動鍛煉的信心,不要因為害怕疼痛忽略術后的康復鍛煉,而導致關節活動功能下降,避免制動引起的關節軟骨退變及組織粘連以及股四頭肌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