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理論實踐一體化兒科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專業認知見習
學生在二年級學完基礎課之后,利用暑期1周~2周的時間,由《兒科護理學》專業教師帶領學生,深入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科診所、綜合性醫院的兒科病房、兒童醫院專科病房,在臨床見習中,學生接觸到的是一個個真實的患兒,在每個患兒身上可能會存在很多不同的問題,通過實地觀察和教師講解,了解臨床實踐中患兒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護患溝通等內容。通過見習,使學生對兒科常見疾病的護理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任課教師可帶領學生到兒科護理的相關產業鏈條進行參觀,訪問行業內的相關機構,如兒童醫院、三級甲等醫院兒科病房、嬰幼兒早教中心、嬰幼兒撫觸中心、嬰幼兒游泳館、嬰幼兒醫藥專柜等。
2課程實訓實習
在《兒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向學生講解理論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掌握理解相關的實踐技能。如兒科基礎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小兒體格生長測量技法等內容,具體實踐教學內容有:換尿布法和約束法;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法;小兒常用體格發育指標的測量法;保溫箱使用法;小兒沐浴法;藍光箱使用法;嬰兒撫觸法等。要使學生系統地掌握以上實踐教學技能,建設設施設備齊全的兒科護理綜合實訓室就顯得尤為必要。兒科護理綜合實訓室應設備精良,環境仿真,為學生提高兒科實踐技能提供有力保證。實訓室內應設有模擬嬰兒病房、母嬰同室、嬰兒洗浴室等單元,應引進現在醫院內重要設備,如嬰兒藍光箱、嬰兒保暖箱、新生兒電子秤、普通嬰兒護理模型、小兒重癥監護模型、高級智能小兒模擬人等,以覆蓋兒科護理學所有實踐技能基本操作單元。
3校外實習基地見習
在完成《兒科護理學》校內理論教學和實驗室實訓教學任務后,學校選擇寒暑假期,將學生集中安排至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的兒科病房或兒童醫院的相關專科病房,進行1個月的由帶教老師指導下的見習。兒科見習是對兒科理論學習階段的知識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兒科護理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同時也是學生熟悉兒科護理理論、進行兒科護理實操前的一次絕佳鍛煉機會。通過校外實習基地見習,使學生理解兒科護士職責,熟悉兒科工作環境,加深對兒科護理工作的理解,學習到新的實用操作技能,理解兒科護士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學會護患溝通和交流,培養護士職業道德,學習醫護常識。通過科室帶教老師的教導,使學生在工作實踐中認識到兒科護理的特殊性,如特殊的護理人群、特殊的治療護理原則、特殊的護患關系。通過實習基地見習環節,使學生深刻理解并熟悉掌握整體護理的概念和實踐方法。
4畢業綜合實習
根據教學計劃,學生在大四將進行畢業綜合實習。在綜合實習環節,學生將進行轉科實習。兒科護理教師可結合臨床帶教老師,將實習學生分成3人或4人一組,除了進行頂崗實習以外,還要求學生針對兒科專科病房患兒的特點、病患類型,設置營養紊亂性疾病患兒護理、新生兒疾病患兒護理、消化系統疾病患兒護理、呼吸系統疾病患兒護理、循環系統疾病患兒護理、泌尿系統疾病患兒護理、血液系統疾病患兒護理、神經系統疾病患兒護理、結締組織疾病患兒護理、感染性疾病患兒護理、內分泌及遺傳性疾病患兒護理等若干專題,讓每組學生帶著專題進行訪談、調研、觀察,結合醫囑和病例,進行分析,編寫相關專題的護理報告。使學生熟悉各類系統疾病患兒的臨床表現、治療及護理,提高臨床對兒科專科疾病護理觀察及思維能力,從而為培養兒科專科護理人才打下基礎。
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1有利于彌補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理論聯系實踐的不足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為學生提供驗證所學理論知識的機會,更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知識的情景。以往理論實踐教學分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理論時感覺枯燥無味,很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臨床實習時理論都忘得差不多了,很難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的升華。但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在理論學習之前和講的過程中穿插見習,講完所有理論后再實習,可以使學生及早接觸實踐,能夠發現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不能解決的還可以自己查找資料或找老師請教,使學習變成主動,大大提高枯燥的專科理論的學習效率;另外,通過臨床見習和實習,使學生具有在醫療機構這個小型社會中學會與人溝通及自我保護的能力,這是老師在課堂上所不能傳授的。
2有利于學生掌握兒科護理學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銜接,有助于學生鞏固和實踐所學的基本技能。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而這種能力了來自于反復實踐。在實驗室,學生面對的是模擬人,但在臨床兒科的各類臨床見習實習中,面對的是真實的患兒,這些患兒可能存在多種不同的問題,需要實施很多種針對性的護理操作。學生通過反復的觀摩,強化理解了兒科專科護理操作的程序與要點,體會兒科護理臨床實踐中操作的重難點,能夠初步解決操作中遇到的問題,為今后獨立當班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有利于學生形成兒科護理學專科批判性思維方式
隨著兒科護理學專科的發展,當代對兒科專科臨床護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未來社會需要理論素質高、動手操作能力強的高學歷兒科護理專科臨床護士,批判性思維能力將成為兒科專科護理人員必備的能力之一。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運用護理程序為患兒實施整體化護理,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和改進護理措施,為患兒這一特殊群體實施個性化護理,在不斷實踐中培養獨立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同時,通過見習后書寫見習報告,實習后書寫專題疾病護理報告,積累和分享臨床經驗,建立自信,培養兒科專科護理認知、自我監控能力和習慣,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護理學科價值觀,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
4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兒科護理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對兒科臨床護理工作的感性認識。通過該教學模式,學生能直接、真實地與患兒接觸,面對患兒的喜怒哀樂能感同身受,容易產生對病人的同情心、義務心、責任心。不同年齡階段的患兒對同一個護理操作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再加上大多患兒年齡比較小,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護士需要了解不同年齡階段患兒的心理,具備兒科護理學相關學科知識,才能與之有效溝通,完成護理實踐或操作。學生在此實踐過程中能夠發現自己學習的不足之處,激發獲取兒科護理學相關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為患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體會兒科學科的專科知識的重要性,而且感受兒科護士工作的價值。提高對護理職業的認同感,增強職業自豪感,有利于專業思想的形成,從而大大激發學生主動索取兒科護理學專科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兒科專科護理工作有了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兒科護理學常見疾病的護理知識,積極主動獲取兒童心理學、兒童保健等兒科護理學相關學科的知識。通過該教學模式,學生能感受到兒科病人的需要,能認識到兒科護士的價值,能切身體會到掌握兒科專科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的熱情。
作者:王淑曼單位:河南大學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