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靜脈留置針兒科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入院我科的12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男80例,女40例,平均年齡1~5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性別、靜脈條件、穿刺部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材料使用競瑪醫療設備公司密閉式靜脈留置針,型號直型/Y型,魯爾連接座,規格24G×0.75英寸,6cm×7cm的透明貼膜。
1.3護理干預
1.3.1選擇正確的穿刺方法以及穿刺血管嚴格按照患兒的疾病種類、年齡大小、血管分布情況來選擇,也就是說盡可能選擇相對粗的、有彈性、血管豐富、無靜脈瓣、直的、容易固定的靜脈。從包裝袋中取出留置針,檢查物品完整性,檢查并確保滑動夾緊塊/封管夾未夾上,旋緊肝素帽和端帽或取下肝素帽或端帽后直接連接帶有魯爾接口的輸液裝置,準備留置針,排氣。以穿刺點為中心,6cm×8cm消毒范圍,75%乙醇消毒2次,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鰭狀針座和軟管座,旋松護套,并以直線向外的方式取下,持鰭狀針座和軟管座,左右轉動鰭狀針應以松動軟管調整針頭斜面,左手繃緊皮膚,固定靜脈,右手持針,以15~30度進入血管,見低角度壓回血,送入軟管和針裝,保證軟管支端位于血管內,持軟管座的延伸臂,穩定軟管,輕輕拉出少許針管,固定鰭狀針座和軟管座,將軟管和針管送入靜脈內,穩定軟管座并抽出針管,將針管放入防刺防漏的銳利物品收集箱內。
1.3.2留置針固定的護理措施①妥善固定肝素帽,使針固定牢固,并防止按壓皮膚發紅,盡可能固定好,以便兒童活動和睡眠;②穿刺成功后,除了使用透明膠布,還可用長膠布繞一周,使留置針固定更牢固。
1.3.3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密切的觀察分析滲漏情況,在完成置管之后,患者的住院期間堅持每班對穿刺點進行一次觀察分析。相關的注意事項為:①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腫、熱、紅、痛等感染癥狀;②觀察患者貼膜跟導管皮膚是否粘貼,粘貼是否牢固,皮膚是否保持水潤不干燥。護理人員還要堅持每天消毒穿刺部位周圍的皮膚,主要使用乙醇、碘仿或者碘酊,同時還要蓋以透明貼,同時還要做好靜脈炎防護工作,要完成治療周期的靜脈給藥任務,若第一次封管之后進行再次輸液的時候要對留置套管內無血凝塊阻塞情況進行檢查和分析,之后使用75%乙醇肝素以及2%碘酊帽上的穿刺點,干了就可以將頭皮針插入。
1.3.4封管方法封管方法是否選擇正確會直接影響到留置時間的長短,在進行封管的過程中需要使用連續不間斷的,邊推邊旋轉的針頭退出方法進行,若患者為無肝素鈉禁忌患者就可以使用肝素鈉當作最佳的封管液,輸液完畢,就使用4ml作用的封管液緩慢靜脈推注,把留置針頭的夾子盡可能的夾緊,隔12h進行一次重復封管。
1.3.5拔針方法在拔針的過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則是“損傷小,痛苦小”,讓座管針縱軸跟穿刺血管縱軸保持平行,慢慢的將針拔出。在完成拔針之后,要時刻叮囑患兒的家屬在拔管之后的24h之內要保持穿刺部位局部干燥。
2結果
對照組失敗16例次(占26.67%),觀察組失敗4例次(占6.67%),兩組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2)。
3討論
小兒因血管發育不全,具有較低的能見度,比較承認而言具有很高的輸液滲漏發生率。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是由先進的生物材料制成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而有效留置,現已廣泛用于臨床。在小兒輸液時需要強化對靜脈輸液藥液外滲危害的了解,通過學習相關的基礎知識來正確的掌握有效的處理辦法。在進行靜脈穿刺部位選擇的過程中,要做到的是盡量避免選取小血管,盡可能采用靜脈留置針。操作者應做好相應的穿刺技術的基礎理論學習以及專業的操作實踐,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升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減少患者的痛苦,保證護理干預的質量,將低患兒的痛苦程度,提升患兒家長的滿意度。
作者:王義娥吳英杰單位:湖北省天門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