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關兒內科護理應用護理的效果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兒內科收治的120例患兒臨床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患兒35例,女患兒25例,年齡在1個月~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3±1.22)歲,住院時間在5~14d之間,平均住院時間(6.12±3.01)d。對照組中男患兒31例,女患兒29例,年齡在2個月~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3±2.34)歲,住院時間在3~16d之間,平均住院時間(8.94±2.56)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在常規治療護理基礎上應用循證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1.2.1制定合理的護理目標
我們可根據患兒病情、入院就診時間,定制合理的臨床護理工作表,明確科學的護理目標。護理工作人員應該給予患兒及其家屬更多的關懷與寬容,取得患兒監護人的同意簽名后,再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與患兒家屬進行交流,使家屬都能認識到循證護理重要性和掌握具體的操作過程,明確護理目標和注意事項,更加配合護理措施,促進患兒病情的恢復。
1.2.2規范護理記錄
當簽訂患兒循證護理干預同意書以后,護理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循簽訂的內容進行護理,也就是關注患兒的身心健康,做好當天護理記錄等,每天按時記錄,保證記錄內容具有完整性和針對性,盡力解決每位患兒存在的各種問題,提高患兒家屬與醫生對護理的滿意度。
1.2.3規范護理人員行為和語言
在實施循證護理的過程中,醫院護理部可以定期舉行業務學習、理論考試、實際操作考試等,提高護士的臨床護理專業技術水平,規范護理人員行為和語言,增強護士責任感以及發揚職業道德精神,減少護理差錯出現。在兒內科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適當地展示肢體語言,應用各種有趣的動作、手勢、眼神以及豐富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患兒達到情感心靈上的上的共鳴與交流。
1.2.4開展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應該為患兒提供人性化的靜脈輸液,及時處理穿刺失敗以及穿刺部位腫脹等情況,并向患兒家屬實施針對性的健康宣傳,使家屬了解藥物用途、預后知識等。護理人員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消除患兒的不良心理,使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護理,促進病情的恢復,減少患兒家庭的負擔。1.3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兒家屬的滿意程度、醫生滿意程度、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注: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程度、醫生滿意程度、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循證護理模式需要全體醫務與家屬共同參與,通過制定和實施合理高效的臨床循證護理路徑,使醫護人員形成強烈護理風險意識,不斷規范護理行為[2]。本文通過制定合理的護理目標、規范護理記錄、規范護理人員行為和語言、開展健康教育等循證護理模式,觀察組患兒家屬的滿意程度、醫生滿意程度、護理質量評分明顯提高。綜上所述,實現循證護理模式可以滿足患兒各方面的合理要求,患兒家屬擁有足夠的知情權,為患兒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就醫環境。在兒內科中實施循證護理模式,使護理程序更加規范化和自動化,有利于提高患兒家屬、醫務人員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全面推廣。
作者:曹秋花王書霞單位:河南省漯河市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