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裝飾藝術專業教學成果的產業轉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以當地自然資源、特色文化為依托,黑龍江省的部分高校加快了對裝飾藝術專業體系的建立健全過程,并積極對教學成果進行產業轉化。文章對高校裝飾藝術專業教學思路、教學方式和藝術作品的當代性方面展開研究,并提出擴大高校藝術產業交流、加強校企合作與共同開發,以有效利用高校教學資源,加快創新人才培養,提高裝飾作品的產業轉化效率的建議。
【關鍵詞】裝飾藝術產業轉化生命力品牌化
裝飾藝術有兩個重要特征:夸張與變形。這兩個特征有助于裝飾藝術營造有意味的形式,打破既定的空間關系,讓作品形象隨著表現的準確、到位而更加豐富飽滿,更具當代審美特性。隨著裝飾藝術品市場的不斷擴大,高校作為裝飾藝術專業教學實踐的創新者和先行者,應當結合市場信息,提高教學的實用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藝術、運用藝術。
一、黑龍江省高校裝飾藝術專業教學現狀
黑龍江省開設有裝飾藝術專業的高校,依托省內的地域資源和特色文化,擁有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的表現題材和形式也較為多樣。由于沒有形成獨特的品牌,資源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各高校裝飾藝術專業的教學內容也存在重復建設、特色不鮮明、主題不明確的問題。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山川湖泊眾多,自然資源豐富,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擁有獨特的多民族文化。當地民眾對情感的表達,多離不開節慶和舞蹈等元素,擁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黑龍江省有豐富物象等待人們去挖掘、提煉、升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自由發揮。這一過程需要人們展開專項研究,將自然形象與地理資源、生活習慣和時代風尚相結合,以創作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又不失生命活力的藝術作品。黑龍江省高校裝飾藝術專業教學內容涵蓋較廣,意圖引導學生對自然與生活中的形象,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進行改造和美化,進而對其提煉、概括、升華和重組,形成裝飾藝術品。裝飾藝術是一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專業,常見的空間設計、平面設計都與裝飾藝術有關,大到工業造型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小至產品包裝設計、服裝設計等。因此,與高校中其他大部分專業相比,裝飾藝術是一門能夠快速與市場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這就需要相關高校在緊跟時代潮流的同時呼應民族文化,使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不斷創新發展。
二、高校裝飾藝術專業教學面臨的問題
黑龍江省高校的裝飾藝術專業教學活動中,有4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產品創新性不足,設計停留在對元素表面的增減和變形,不夠生動鮮活,缺少親和力。二是產品缺少系統性,民族和地域特色不鮮明,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品牌化經營。三是高校教研平臺沒有形成產學研用共同發展的態勢,缺少跨界合作發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四是藝術作品與市場沒有形成良好互動,新型材料與新技術應當與設計相融,提質增效,以真正做到產品設計的日新月異。針對當前狀況,高校應將教學資源和研究資源緊密結合,形成合力,在裝飾藝術產品設計的高度、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黑龍江省要如何將帶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文化宣傳出去,以確定自己的文化符號呢?筆者認為,設計可以提供助力。而對于裝飾藝術的設計,首先應提取合適的題材和需要表達的元素,挖掘其個性與特質,并用最樸素的方式標注,力求特征鮮明。其次,用精簡的設計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如運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對設計元素進行夸張與變形,自由結合點、線、面和塊,發揮點的精密性、線的流暢性、面的延展性、塊的厚重感,形成主次分明、意趣生動的藝術氣場,賦予裝飾藝術作品以靈魂,并突出作品的時代性、藝術性和精神性。最后,通過細致的描繪完善設計作品。只有將裝飾藝術品匯集成為一個文化品牌、一種文化產業,才能夠打造出一片充滿東北文化特色的專屬設計領域。
三、加強教學成果產業轉化的具體辦法
(一)發揮集聚效應,建設高校裝飾藝術聯盟黑龍江省的部分高校,如哈爾濱師范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大學、佳木斯大學設有裝飾藝術專業課程。筆者認為,應建立一個高校裝飾藝術聯盟,聯盟可幫助各高校充分發揮各自的信息資源優勢,突出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前沿的作用,凝聚群體的力量,在探索中創新、在交流中升華、在互動中完善以及在動態的教學設計中完成對作品質量的提升。高校裝飾藝術聯盟可經常舉辦學術研討會和經驗交流會,幫助各高校擴展視野,準確定位教學目標,不斷創新設計思路,通過作品展示高校教學交流的成果,以訪談的形式了解當代裝飾藝術家的所思、所言和所想,共同促進專業內的良性互動。同時,高校裝飾藝術聯盟也可邀請黑龍江省藝術設計協會對聯盟內的設計教學或者相關設計活動進行指導,積極開展跨專業、跨領域的合作,探討裝飾藝術設計的新語言,彰顯黑龍江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各高校還可以建立教學資源共享系統,內容包括教學課件、學生的設計藝術品等。各高校的藝術專業大多包含有繪畫、設計、雕塑等課程,對于不同專業,不同的院校各有所長。建立合作共贏、相互連通的高校裝飾藝術聯盟,有助于各種資源和信息的同步和補充,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學習本專業的知識。高校裝飾藝術聯盟還能為邀請校外講師(可以是某一方面有特長的匠人或技師,也可以是相關藝術設計的從業人員)提供便利,幫助學生從生活和實踐的角度增強對裝飾藝術的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高校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藝術設計類的比賽,以各高校共同參與、輪流承辦的方式,以便于各種裝飾藝術專業教學信息和實踐經驗的交流。除了裝飾設計類學生,高校還應鼓勵其他專業的學生參與到裝飾設計的教學和比賽活動中來,擴大裝飾藝術設計的可能性,并通過高校活動吸引市場上有裝飾設計類需求的公司,促進高校創新設計和實踐需求的結合。(二)增強產品生命力,彰顯民族藝術特色教學成果在向藝術產業轉化的過程中要想獲得真正的市場競爭力,過硬的設計能力必不可少。當前市場上各種藝術設計產品魚龍混雜,真正優秀的作品既要把握當下的設計潮流和設計方向,又要堅持創新。黑龍江省內很多藝術設計作品都帶有俄羅斯藝術的風格特點,這與當地的設計及設計教學在早期較多受到俄羅斯文化的影響有關,如哈爾濱中央大街的整體風格都是俄式的,方正的花崗巖地磚、圓頂尖頭的歐式建筑無處不在。而早先以狩獵為生的原住民鄂倫春族人擅長制作和使用各種獸類皮制工藝品,因此,當地的設計風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響,如圖案設計中大量沿用了獸類圖形的紋理裝飾,以及自然界中的花紋、木紋等。這些作品大多做工精致、平整結實,是非常優秀的民族手工藝。赫哲族也是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赫哲族人十分依賴水源,魚類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資源。他們同樣擅長用魚皮和魚骨制作手工藝品,如在魚皮上雕刻精美的圖案,這類手工藝品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這些優秀的民族藝術元素,與人們早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隨著群眾文化的不斷豐富,很多元素都被納入了藝術設計領域,吸引了大量藝術家和從業人員的關注。裝飾藝術賦予了作品精神內涵,能更好地幫助作品融入生活,貼近自然,并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當裝飾藝術與服裝設計、影視動畫、視覺傳達等學科相結合,能夠打破學科界限,能將人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充分調動起來,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真正做到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使設計出的作品更加生動、鮮活。裝飾藝術還應該結合旅游市場,開展有針對性的市場研發活動,從品牌形象到系列產品,從文化內涵到產品意境,系統性地改變設計產品的外觀、提升其性能,使其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衍生品。(三)與企業深度合作,與市場緊密結合藝術品在與設計碰撞、與科技結合、與時代聯結、與市場對接的過程中,離不開相關企業的扶持和參與。技術的投入使用,可以將設計與新材料、新工藝結合起來。陶瓷制品、玻璃鑲嵌、金屬工藝品等不同于一般的手工藝品,要想在這類藝術品中實現每件作品物象鮮明,形、色、神韻、意充分結合的目標,必須密切結合工藝制作技術,展示每種材料獨有的特性。而如何充分發揮材質的優勢,突出材料制作后的美感,使其成為受人們歡迎的成品,則需要企業提供必要的信息、技術和資金的支持。裝飾藝術品的分層次創研開發十分必要,如初級產品應具有普及和利于推廣的優勢;中級產品應在提升設計意識的同時兼顧品牌形象的打造,并與環境協調發展;高級產品為向客戶提供的高端私人定制服務,其產品設計要結合并適應特定的環境和空間。隨著黑龍江省經濟的繁榮發展,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也非常迅速。為進一步促進黑龍江省裝飾藝術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有必要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以增強裝飾藝術的表現力、創新力和影響力。我國的裝飾藝術不斷發展,目前已有相對穩定的展示方式。在現有條件下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裝飾產業信息的溝通與交流,逐步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藝術產業體系,并讓這一體系在市場競爭中逐步走向成熟。裝飾藝術行業在找準自身定位的同時,應努力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優秀的藝術產業經營方式;在積極應對國際競爭的同時,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深度發展,注重對產品附加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在國內,裝飾藝術產業應深入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地的藝術產業園區,開展從組織形態到創新意識的全方位的分析和調研,在求新求變中激發裝飾藝術作品的內在生命力。除此之外,對裝飾藝術品的宣傳推廣可利用互聯網模式進行,活躍線上線下交易,以實現藝術作品價值的最大化。
結語
綜上所述,黑龍江省開設有裝飾藝術專業的高校應當利用好豐富的資源和雄厚的科研力量,發揮教師與學生在藝術創新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科研成果的產品轉化。只有在藝術作品的高精深上下功夫,賦予裝飾藝術作品內在的生命力,才能讓相關產品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并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審美需求
作者: 黃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