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當代審美影響下裝飾藝術的形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均衡和對稱的取舍,尋找自由空間
在傳統裝飾中,主要是以對稱形式存在。藝術創造中,如果是完全的對稱,會形成局限,視覺上給人感覺過于規則,不靈活。和傳統封建形式相同,在追求均衡的基礎上,也需要呈現出圓潤、飽滿的狀態,少了可以自由發揮的余地。均衡不完全對稱,可以呈現出些許變化。從視覺效果上,形成大致對軸,有一個量上的平衡,這就是均衡形式的要求。當代的裝飾藝術,在人類審美要求的影響下,大多采用均衡的形式,追求自由、空靈的境界。當代藝術將均衡的運用,發揮得淋漓盡致。追求空靈的藝術創作,真正將藝術至高境界的大象無形,展現得酣暢淋漓。當代藝術中,在對均衡的使用上,所達到的境界相比之前,其層次前所未有。
二、漸變和重復的衡量,多變的喜好
且不重復重復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就算是在文學領域也絲毫不遜色。人類自身也是由細胞重復的組合而成,自然界中,動物、花草皆是遵從同樣的規律。但是裝飾藝術中,可見的重復都會顯得靈動,刻板、單一的元素,在藝術中還是蹤跡難尋。當代的藝術,最為常用的手法就是漸變。漸變所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豐富、活潑、富有活力、靈動之感,其中也充滿了秩序的美感,在神秘、縱深的視覺效果中,別有一番獨特的吸引力。在中國較為傳統的裝飾圖案中,藻井圖案將美輪美奐、栩栩如生的美感呈現得無可挑剔。這便是采用漸變的形式所達到的藝術效果。由于漸變的形式,決定了人們對它特別的偏愛。漸變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模仿,在植物生長中,就會出現明顯的漸變,這種漸變呈現出平靜、和諧、規律的美感,沒有喧嘩、跳躍的節奏,顯得如此寧靜。在漸變的過程中,會產生層次關系,裝飾藝術會采用嚴謹的構圖,從中展現出變化的規律。在漸變過程中,需要加強裝飾性效果。由于古代在技術上受到局限,在裝飾效果上略有不足。可采用漸變之后,單一的顏色,也可以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在色彩張力上明顯加強,樸素中蘊含華麗的美感。當代藝術,使用漸變更加得心應手。當代裝飾的圖案中使用漸變,將其層次提升,增加更加強烈的跳躍之感。在單元圖形中,可明顯感覺到相似度減弱,經過藝術軟件處理之后,可以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逐漸發展到現在,漸變已經成為重復的又一種表達方式,在重復的基礎上,對方位、大小做出變化,就可以將原本刻板、有序的重復,變得活潑、生動。這就是現代裝飾藝術中所呈現出來的特色,不再流露出對自然的需求,不拘泥于形式,也不會刻意為之,看似隨意之間,結構卻很豐滿。現代藝術中,將裝飾的境界發揮到極致,不管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在生活常見之處,皆可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圖案、色彩,以不同的構造,總是可以達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這便是裝飾藝術的神奇之處。
三、節奏、韻律的運用
營造和諧、唯美的氣氛節奏、韻律最開始是應用于音樂中,將音樂中的旋律、風格、基調,從音樂的旋律中體現出來。例如,輕音樂是給人一種很柔和的美感,而搖滾樂則是金屬聲的混合,一種和緩、一種激情澎湃,這便是兩者差距所在。體現在視覺效果中也是如此,從一個圖案的形態、神韻中展現出來的風格,是各種元素的融合,所產生的韻律之美,使人從視覺效果上,感應到它的內在基調。音樂里面的節奏變化,主要是由音符決定的,在音符之間的音階距離越大,所呈現的節奏之感便會越強烈,如果音階相差不大,所呈現出來的節奏感就會越弱。裝飾藝術中的韻律感體現,是從造型的變化中展現的,形態變化越是明顯,節奏感體現的就會非常強烈,比如大小形態的差距,如果相差很大,其中的節奏感就會非常明顯,很有動感。現代的裝飾藝術都很注重在韻律和節奏上的體現,但是大多是以和緩、和諧為主,給人的感覺都是纖細的,使人全身有一種舒緩的體驗,在現代如此快節奏的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承受著生活的壓力,而在周邊的裝飾里,呈現出一種舒緩、優雅的視覺美感,可以幫助忙碌、疲憊的人們,帶來一些生機,給人感覺很舒服,別有一番獨特的美感。將這種韻律、節奏的美感,在裝飾中巧妙地運用進去,可以讓觀賞者,在潛移默化之間,進入設計者所營造的氣氛中。例如,看到百花盛開、陽光普照的畫面,每個人都會感到心情愉悅,甚至有一種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心態,神清氣爽。這就是構圖的魅力,在現代的裝飾藝術中也是一樣,在不同的場合中,所呈現出來的裝飾美感也是各有不同。在中國傳統節日中,都喜歡以圓潤紅色為主,給人一種喜慶、紅火、和諧的氛圍。而西式婚禮中,就是以白色、紫色來構成飽滿的圖案,這樣代表著純潔、高貴的色彩,搭配上節奏感輕緩的裝飾構圖,給人一種莊嚴不失活潑之感,這就現代裝飾中藝術魅力的體現。
四、變化和統一中,展現個性化魅力
在同一個事物中,可以出現變化和統一兩個層面,就是共性和個性的和諧。統一是追求將構圖中的所有元素,都歸結到一致的狀態,相互和諧,呈現出完整的和諧效果。變化中設計的藝術效果,呈現出多元性的豐富狀態,裝飾藝術中的語言和形體,都需要在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將變化、統一的原則滲透于其中,會有一種別樣的美感和個性化。在我國古代的銅鏡、建筑、漆器的裝飾中皆在使用轉換、均衡、對稱、反復的構圖方式,無不將中國傳統裝飾構圖中的變化、統一滲透其中。圖案中長與短、虛與實、明與暗等相對矛盾的內容采用巧妙的設計就會使得整個圖案變得千姿百態,別有一番獨特的魅力。統一、變化的融入,是呈現出裝飾藝術美感的根本所在,也是設計中所秉承的宗旨。在當代的審美觀點之下,裝飾藝術也是在延續傳統藝術的美感,將韻律、節奏,變化統一等完美融合起來,從以往的一些實際例子中便可以看到某些現代構圖的發展趨勢,重復與漸變的元素是應用最多的構圖方式。在傳統構圖中,由于在技術和認知上不足,所以所呈現的裝飾藝術,還是顯得較為呆板,絲毫沒有靈性。隨著時展,現代人的審美觀點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在快節奏的社會中,機械化生產的規模,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狀態。過于標準的統一,讓人們都出現了審美疲勞。基于對變化的專注,越來越多的手工藝品和個性化裝飾,開始受到大眾的關注。在現代裝飾藝術中,在極度工廠化的模式下,人們開始追求個性化的美感,追求視覺上的刺激。
五、結語
現代的裝飾藝術不受任何規則的約束,不會因某種審美觀而束縛,大家都在追求個性化的美感,這是人類對個體變化的尊重。這種對自由自在、不被約束的美感,融入裝飾藝術的發展中,必定會大放異彩。
作者:余維君 單位:池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