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傳統造型藝術啟示與再創作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巴楚傳統造型藝術瑰麗神奇、燦爛輝煌。本文主要從“巴楚傳統造型藝術的造型啟示”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其帶給我們的啟示,并引發了基于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啟示的再創作方法思考,試圖“窺斑見豹”,對巴楚傳統造型藝術作一次深入的探尋,以期為藝術再創作找到些許方法與手段,從而更好地對巴楚傳統造型藝術進行保護、傳承和發揚光大。
關鍵詞: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啟示;再創作
巴楚傳統造型藝術是巴楚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它是巴楚先民在生產、生活中,對自己所見、所聞、所樂而記錄創作形成的。它對具象物品的色彩、形狀、特點等,進行提取、濃縮和反復演繹,它是來源于現實生活而又高于現實生活的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藝術。它既豐富了巴楚先民的物質生活,又充實了精神文化,從而被傳承至今,魅力長存。
1巴楚傳統造型藝術的啟示
巴楚先民在他們過去的環境和時空里創造了非常震撼的造型藝術作品,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國內外多元文化的交織和侵蝕,人們的審美和創作活動也在日益進步和發展變化。我們必須從傳統造型藝術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重新審視他的藝術風采、學習他獨特的造型方法、融合他樂觀的思維情感,才能“中得心源”,推陳出新。
1.1巴楚傳統造型藝術的造型啟示
點、線、面是藝術創作常見的造型元素,而巴楚傳統造型藝術中的線正是使其藝術形象具有民族特色風格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對線的運用廣泛而嫻熟,似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線條曲直迂回、自然輕松、熱情奔放,非常有運動感,體現出人與自然的交融和生生不息。我們從其絲織品、漆器、刺繡品等上面的圖案都可以得到印證,如《人物御龍帛畫》圖,線條描繪剛勁,視覺張力很強;絲織品中的各類紋樣的弧線與曲線的運用相得益彰、匠心獨具;在生活器皿上的裝飾紋樣點、線、面結合巧妙,虛實運用張弛有度,體現了一種變化萬千、氣勢非凡的動態感和感韻律感,所有這些線的造型正是反映了巴楚先民在對生活及環境的改造中所彰顯出來的信心和把握。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形象大多都很簡約、單純但是又超乎靈動和虛幻,猶如神話故事般不可捉摸,這得益于巴楚傳統造型藝術中另一個極具現代感的表現手段——夸張和變形。例如,我們在戰國楚織錦上看到的造型紋樣,雖然它看似由完整的自然形態組成,但它不是簡單地寫生描繪,而是既保留了原有自然形象,又運用了簡化、夸張、變化和潤色等手法進行了加工和創造,凸顯了形象的特征、強化了結構組成、夸張了動態感覺;還有楚墓出土的漆器,上面飾帶中描有“鳳”的紋樣,顯得拙樸、稚氣而韻味十足,而它卻又不是一只完整的“鳳”,因為鳳的頭部、翅膀、尾部和腳部都被拆解“、打散”了,這樣就產生了新的變形了的藝術形象,既能將紋樣更合適地安排到飾帶中,滿足工藝、裝飾和材料等各方面的要求,又能在審美情趣上產生新鮮、雅致、大氣、簡潔的效果。而其打散重構的變形運用更是為現代藝術造型提供了參考。巴楚傳統造型藝術用線造型,曲直、動靜、虛實相互組合、轉化,傳達出一種空前的工藝、文化水平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之情,其打散重構的夸張變形手法更是深涵了藝術創作思想,滿足了古往今來廣大受眾的新、奇、特的審美情趣。
1.2巴楚傳統造型藝術的色彩啟示
色彩是藝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視覺語言,相對于圖形或文字,會對受眾心理產生更為直接、感性、豐富的心理影響。總的來說,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形象色彩單純而絢爛,它是民族對生命熱情的贊美,它是對未來憧憬和對自由的不懈追求。在楚漆器中,紅色和黑色用得最多,在這里,紅色象征著太陽、火焰及生命,色彩飽和、鮮明、莊嚴、穩重,兩種顏色對比強烈、明快,樸素中盡顯奢華;楚墓出土的龍鳳漆棺則以大面積黑色為底,上面描繪的圖案用的是紅色和黃色,混合了少許金色,整體看來神秘而協調、變化而統一;而在漆盒、漆耳環上,創作者為了讓物品顯得高檔、華麗富貴,更是在紅、黑兩色的基調上加涂黃、綠、藍、紫色并進行了金、銀色描飾,既拓展了色彩空間,產生了色彩層次感,又調和了整體色調,增加了色彩的韻律感。巴楚傳統造型藝術色彩的靈動運用,創造出了非同尋常的藝術圖案和畫面,表現效果往往出人意料。只有深入挖掘其色彩的內涵、運用工藝及方法,才能熟練掌握其規律和魔力,從而為我們現代的藝術造型創作活動帶來新鮮和活力。
1.3巴楚傳統造型藝術的想象啟示
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形象總是那么讓人感覺到激情滿懷而充滿好奇,其神話般的創作思維揭示著巴楚先民原始的習俗、文化環境:信仰宗教、神明。正是在這種相對原始的生產力狀況下,想象就成了其藝術創作騰飛的翅膀。從典型的充滿想象魅力的造型形象——《虎坐鳥架懸鼓》中,我們可以看到虎與鳥的相互依存,優美感人。沒有大膽和豪放的想象力是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作品的,在漆器《三鳳盤》中,鳳的造型更是融合了天地神話進行的圖騰化創作,它是集中了現實及神話中的許多禽鳥、動物及其局部形象,并加入主觀、感性的相關元素展開再創造想象加工改造而成的。在藝術創作中,永遠離不開想象,它雖然以現實中的具體物象為基礎,但是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形象告訴我們,有了想象,藝術創作也可能超越現實和客觀物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創造出嶄新的視覺形象。看似不符合邏輯卻更能揭露事物的本質,更能讓受眾記住并接受它。
1.4巴楚傳統造型藝術的寓意啟示
巴楚傳統造型藝術中往往有很多奇禽和異獸,并附有很多神奇的象征符號,似是一個滿是幻想、神話、巫術的異域時空,讓人能感受到超然如無般的虛空和遨游宇宙般的自由自在。其形象的抽象反映了人們超脫的心靈和對生命的執著、尊重。據考證,巴楚傳統造型藝術的韻味和魅力離不開產于南方的老子、莊子思想和同時期以屈原為代表的楚騷的深刻影響,而楚騷正是儒家的理性精神、道家的浪漫氣質與巫文化的熱烈情感和奇麗想象的產物。例如“,鎮墓獸”漆器木雕造型詭異:身體披滿鱗甲,頭頂插有鹿角,兩只眼睛怒睜,張大嘴巴,舌頭外吐,似有超凡神力,氣勢逼人。整個形象生動簡潔、活力四射,融入了神諭意象,寓意了一種不畏強敵、抗爭到底、誓死護衛的思想。還有《人物御龍帛畫》,其中畫面上部的游刃有余、蜿蜒自在的龍和振翅翱翔、顧盼生輝的鳳被神話般巧妙地描繪出來了,正是把人們在現實中看不到、得不到卻想看到、得到的東西展現出來了,電影《阿凡達》中的鳥獸的造型手法在現在看來正是如此似曾相識。現實中的人畢竟力量有限,但我們可以借助眼前之物,寄情遠大理想,可以把難以表達的意象境地用形象寓意出來。巴楚傳統造型藝術中處處充滿寓意的創作表現引導著我們去探尋遠古神奇的哲理形象,在巴楚高超的造型藝術境界中受到熏陶、感動,總是能引發我們對自然、環境、生命及藝術本質的思考。
2基于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啟示的再創作方法思考
巴楚傳統造型藝術中無論是單純的曲直線運用,還是原始的色彩搭配,無論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神奇的寓意創作方法,還是打散重組的造型手法,都是巴楚先民對原始生活狀態進行高度選擇、提煉、抽象和再創作的“藝術”寫照,是遠去時代的記憶和印跡,其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和內涵需要我們去考查、理解和思考,并進行參考、借鑒和升華創作,這樣才是對巴楚傳統造型藝術最好的傳承和發揚。
2.1還原與仿造
巴楚傳統造型藝術中的形象或敦厚沉穩、雅致精美,或寓意深刻、想象豐富。為初步探尋其精神氣概與藝術真諦,我們可以選擇其典型形象進行還原復制及仿造,從而能近距離親密接觸,這也是了解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快速、直觀和簡單的辦法,相信會有非同尋常的收獲。例如《,虎座鳥架懸鼓》中的虎、鳳造型都非常有特色,是巴楚先民具有典型象征意義的圖騰符號。在現代藝術創作中,我們可以采用還原描繪的方法將其直接轉化為平面圖案、紋樣,用于壁畫、彩繪或印刷品設計中;還可以根據需要,對《虎座鳥架懸鼓》的整體造型進行仿造,設計成真實比例的可實際使用的樂鼓,這樣既可以得到獨具民族韻味的外形結構,又能轉化為實用器物,受眾就能更加方便體驗和感受。
2.2存異與改進
巴楚傳統造型藝術正是在經歷了風云變幻的歷史洗練才逐步形成了積極、不懈的進取精神和熱烈、純真的審美情趣。其本身已經過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不斷變化、求同存異的過程,這是一種拋棄消極、不利元素,保留和繼承積極有利因素的發展過程。今天,我們需要沿著啟示將其與現代創作相關形式、內容進行融合,找到兩者之間的造型、內涵和精神的交匯點,經改進設計,以嶄新的形象面貌呈現在受眾視野中,一定能喚起受眾對巴楚民族文化藝術的贊許與關注。例如《,虎座鳥架懸鼓》巧奪天工,其造型特質值得借鑒。可以對其進行現代表現材質或表現形式上的改進,進化成符合現代流行的視覺形象或標識符號,從而更好地延續其內涵和精神。
2.3提煉與升華
巴楚傳統造型藝術本質上是巴楚先民日常生產生活的高度提煉和抽象化了的表現形式。現代創作可從其中學習藝術中共有的、本質的特征,加入現代創作手法來升華巴楚傳統造型藝術,創造出與現代藝術形式審美要求一致的合乎藝術通常規律的作品。這樣不僅能保留巴楚傳統造型藝術本質的民族神韻,也融入了現代化社會的藝術趨向和時代精神,符合現代藝術創作的主要思考方式和表達意愿。
作者:黃站群 許澤琛 單位: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巴楚藝術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