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普通高中音樂藝術生的培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合理設置專業課及文化課
學生在選擇音樂藝術課之前,其音樂知識十分有限,缺乏對音樂系統性的了解。在選定課程之后,將音樂藝術作為高考目標,學生即開始了有計劃的、針對性的專業學習。一般集中學習的時間僅僅為兩年半,即高一、高二階段和高三上半學期。在該條件下,學生不僅需要完成并掌握藝術高考中的相關專業知識,也需要學習普通高中的文化知識,學習任務較重,有較大的難度,在精力、體力方面是雙重的考驗,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毅力。該特點決定了在設置專業課程與文化課程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專業高考的要求,結合教學進度等,合理安排。如在高一、高二以及高三上學期中,注重專業課的學習,包括樂理、聽音記譜、視唱練耳、演唱或者演奏等。除去上述學習的時間,學校根據自身情況,還要正常安排文化課的教學。如:在藝術高考前一段時間,可以將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設置為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課。藝術高考及各大藝術院校校考結束后,再重新安排課程,或者恢復原有的文化課時間。
二、建立豐富的教學模式及評價體系
豐富的教學模式及合理的評價體系,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及文化課水平,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體做法有如下幾點:
(一)文化教育模式
學校可以直接將音樂藝術生的文化課教學作為正常教學管理工作的范疇,并由年級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師等人共同組成管理小組。由于許多音樂藝術生的文化課成績不理想,在進行文化課教學時,應遵循強科爭優勢、弱科保底線的原則。各科教師需要配合教學管理小組的工作,對學生的文化課教學情況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跟蹤監管措施,并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制訂出教學計劃。在學生各個學習階段,需要進行各類文化課考試。其中較為重要的考試,需要詳細記錄各科成績,建立學習檔案,對其進行質量分析,并制訂坐標式評價體系。該措施不僅能夠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也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出現的問題,找出原因,并妥善處理,從整體上有效地提高學生文化成績。
(二)專業教育模式
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表現出不同的學習能力、知識接受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專業課教授時,需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各項情況,對照教學方案,發現不合理或者不適應的方面,應及時修改教學方案。在教授樂理課、視唱練耳課等理論課時,按照學校的課程安排,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集體授課、個別授課或者二者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理解能力不同的問題,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使各小組成員的接受能力及專業水平需要形成互補關系,學生能夠以一帶一的形式學習,互相幫助,不斷強化學生的理論基礎。還需要為學生設置不同的練習,結合單元測驗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在教授演唱或演奏等專業主科時,將學科的特點與學生個性差異相結合,采用個別授課形式,并使用不同的教材及教學手段進行課程教學。針對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教材與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如學生的聲音較為高亢,應集中練習民歌;如果聲音較為雄渾,可以選擇練習美聲,在該過程中穿插發聲技巧。
(三)德育及心理教育模式
音樂藝術生專業的性質較為特殊,對其進行德育教育與心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各個學科的教師需要在教授知識的同時,積極配合學校管理小組的工作,將德育教育與心理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可以鼓勵音樂藝術生參加學校的各項文藝活動、班級聯誼活動或者參與班級管理事務。該類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其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專業水平,也能夠在該過程中放松心情,緩解壓力,減少浮躁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在學生進行藝術高考前,學校應專門組織人員,針對藝術考生的特點,進行考前動員大會,包括心理分析、緩解緊張情緒的方式、發泄方式、自我調節方法等,使學生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進行考試,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三、結語
本文僅從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各項模式的構建,在實踐中,還需要校方根據學校的條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出適合實際情況的培養模式,有效整合各個方面的資源,不斷強化學生整體的音樂素養,利用專業化的培養模式培養音樂藝術生,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原則,使得學生的專業與文化兩方面能夠共同發展。
作者:張琴單位:江蘇省清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