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理念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生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此種理念乃是強調設計者在進行設計過程當中,要實現對環境資源的合理利用,以此達到最佳設計效度,并盡可能地控制和規避對資源的無端消耗與浪費問題。本文將對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生態化設計理念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藝術;生態理念;可持續性
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生態理念乃是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積極回應,并凸顯出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重視,以便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達到人同自然二者之間能夠實現和諧共存、協同發展的目的。通過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引入此種理念,能夠確保設計者的設計過程中的每一個節點均諳合環保要求,進而確保整個設計作品能夠體現出綠色、環保、節能、健康的特質。有鑒于此,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設計中的每一個步驟對于環境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并對之加以合理地控制和規避,同時以此為原則對設計活動加以調適,從而使作品能夠從一而終地貫穿環保理念和生態理念。
一、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化理念概述
在城市發展中建立生態健康的城市環境已成為現代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議題,下面將對生態化理念和內涵以及在城市發展中環境藝術設計的演化與發展以及生態化的環境藝術設計的意義進行論述。
1.生態化內涵
對于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和理論筆者在此文中就不再闡釋了,國內學者對于環境藝術設計已經給出了明確的概念,本文著重研究藝術設計與環境的關系,如何將生態環境與人類生活和設計創造進行有效的協調,設計出一個具有美感和生態合理的居住生活空間。生態化的環境藝術設計是基于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健康的生活而提出的,對現在設計與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2.生態化理念的發展歷程及其特質表現
此種理念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均有著較長的誕生歷史。以我國為例,早期的道家思想者所倡導的“天人合一”思想,實質上便是一種鮮明的生態理念。而西方國家對這一概念的重視則要追溯到生態學這門學科的崛起之初,彼時,隨著該門學科的興盛,社會公眾開始意識到人同自然之間和諧共存的意義所在,并逐漸開始轉變先前所持有的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和索取的態度。
3.生態化環境藝術設計的要點
作為環境藝術設計活動而言,設計者必須清晰地把握好相關的設計要點,也就是說,設計者應當在充分尊重自然環境以及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力求使自己所設計的作品能夠為人同自然的和諧共存創造必要的條件。這些技術要點涵蓋了設計理念、相關技術以及能耗等。可以說,此種設計理念要求設計者在進行作品的設計過程之中實現對人同自然二者之間關系的重新厘定和思考,以便能夠以此為基礎,為人類同自然環境二者之間的并存、共生創設契機。尤其對于現代社會而言,工業產業的發展讓自然資源處于行將枯竭的尷尬境地,而如何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是直接關系到人類社會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二、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理念的主要特征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主要具備可持續性特征、可循環性特征和舒適性特征。下面我們就這幾個方面的特征展開深入探究。
1.可持續性特質
此種特質即要求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之中,在能夠確保本代人對生產資料必要需求的基礎之上,同時還要改變以往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和利用的錯誤,以便能夠讓后世能夠繼續從自然資源當中獲益。同時,此種特質亦強調人類在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之中要確保生態的平衡,以免造成相關資源的枯竭而影響到人類的后續生存和發展。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之中,設計者必須充分考慮到如何確保作品體現出可持續特質。
2.可循環性特質
此種特質即要求在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過程之中,要對各類原材料和廢料加以循環利用和重復利用,以此來實現最大的能效,同時,這種理念亦能夠達成對相關原材料的最大化利用效果。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任何物質都處于不斷的能量流動之中,這便意味著在自然界之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廢料”,所謂的“廢料”也只不過是人類未能夠實現對其價值的正確認識,從而造成其被棄之不用的原因。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之中,設計者必須思考怎樣才能夠在設計時確保每一種原材料都能得到循環利用,以此來降低作品創作過程中的能耗問題。
3.舒適性特征
生態理念下的環境藝術設計,更具有舒適性。所謂舒適性,是指產品的設計應該盡可能地滿足人的需求,這種需求既包括物質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人的需求,將健康放在首位。從采光、通風、照明以及換氣等方面對設計進行改善,同時要考慮到審美以及生活情趣的需求,從而創造出一個舒適的環境。此外,還應該考慮到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需求。
三、如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生態理念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生態理念,需要使用環保材料,注重使用新能源,重視自然環境的生態開發,體現舒適設計。
1.使用環保材料
設計者在設計環境藝術作品時,應當盡可能地選擇和使用環保材料,如此方才能夠體現出生態理念。之所以要選擇環保材料的原因在于,此種類型的材料具有綠色健康、污染性小等特質。有鑒于此,設計者要認真了解和掌握各種環保材料的情況,以便能夠挑選出最為適宜的材料并將之應用到其所設計的作品當中。還有就是,設計者在進行作品設計時,要結合環保材料自身的性能來設計方案,舉例來說,鵝卵石這種材料有著較強的環保性能,同時,其自身還有著返璞歸真的外觀,因此,設計者將之用于所設計的作品之中,能夠達到提升作品生態格調的目的。
2.注重使用新能源
考慮到環境藝術設計涉及到諸多因素和環節,因此,設計者應當盡可能選用新能源用于作品的設計之中,以免因使用了傳統的能源而帶來了不必要的生態污染以及生態破壞等現象的發生。新能源同傳統能源相比,其有著綠色、環保、低碳等鮮明的優勢,因此,借助對此類能源的應用,將讓生態設計理念真正得以體現。
3.重視自然環境的生態開發
在進行現代的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其中有較多的廢棄物由于設計人員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利用使得這些物品成為了沒有任何價值的拉圾,這對于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所以環境藝術的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我們要對其開發的過程進行重視,并且利用其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對于建造過程中的廢料進行有效的后期利用。環境藝術設計師對于自然法則的尊重,對生態環境生態型的開發與利用,這對于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作用重大。
4.體現舒適設計
當前,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公眾的生活水平較比以往有了長足長進,如此一來,使得社會公眾的注意力由以往對物質生活的向往,轉而改變為對精神生活和品質生活的追求。因此,設計者在進行作品的設計過程當中,要確保作品能夠充分體現出舒適設計的一面。也就是說,設計者在對作品進行構思和創意的過程當中,要考慮到社會公眾現今對于精神生活和品質生活無上看重的這一特點,進而在確保作品達到美觀、實用的基礎之上,還能夠獲得來自精神層面的享受與滿足。還有就是,設計者還應當盡可能地使自己所設計的作品在帶給社會公眾美的體驗的同時,還應當讓作品具備人文關懷的內涵,以此來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這是每一名環境藝術設計者所應當著力做到的一點。
四、結語
以上,我們從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化理念概述入手,分析了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理念的主要特征,并且就如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運用生態理念進行了探討。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已經成為人們的心聲,在這樣的環境狀況和社會追求之下,生態性環境藝術設計理念作為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設計理念,已經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就對設計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能再單一的追求藝術性,而是要在設計中體現生態性。培養與生態環境一直的審美,融合環境與藝術,在滿足人們舒適生活的要求的同時,實現對自然的保護。
參考文獻:
[1]王迪.公園中結合自然環境條件的道路景觀規劃設計——生態性設計方法探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2]栗軍,李美玲.探討景觀設計中生態設計的重要性[J].現代園藝,2014(2):108-108.
[3]郭婷婷.環境藝術設計中原生態材料的表現規律初探[J].包裝世界,2014(6):72-73.
[4]陳曉敏.關于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凸顯探索[J].藝術科技,2016,29(10).
[5]周巧霞.生態設計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J].工程技術:全文版:00170-00170.
[6]車建宇.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問題[J].藝術品鑒,2017(11).
[7]張小希.生態設計方法在現代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5.
[8]林祥輝.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設計理念研究[J].大眾文藝,2017(11).
[9]楊維.生態學原理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版,2008(2X):78-79.
作者:黃曉云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