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師資力量不能與時俱進
現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大多是來自高校藝術專業的畢業生,而且多數教師沒有經過社會實踐的歷練,所以大家幾乎是邊學邊教,信息也不能得到及時的更新。因此,教師本身的實際操作能力不高,也就直接導致了實踐課程、實訓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從而間接影響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2、理論與實踐的比重不合理,教學缺乏針對性
藝術設計專業作為一門新興的專業,它的傳播速度快、形式靈活、個性突出,而目前的教科書,雖然人手一本,但知識側重于基礎性教學,而且各高職院校在安排教學計劃時,普遍重理論,偏實踐。實踐課時往往作為理論教學空閑時的補充,在這樣的教學安排下,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另外,教師的理論教學,也往往是閉門造車,不能跟隨社會的信息變化而改變,這樣直接導致教學與社會需求的脫節,教學缺乏嚴重的針對性,難以與社會需求相接軌。因此,在上學期間,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多停留在紙上談兵,實際操作能力很低。
3、教學管理模式化,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多數高職院校是由中專院校升級上來的,對于新興的藝術設計專業還沒探索出一條更合理的教學管理模式。不論是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還是學生的成績考核,都缺乏強有力的激勵機制和開放性,不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力量短缺,實踐教學研究滯后,不能真正落地
高職院校相對普通高校,在資金上相對缺乏,因此各種實踐教學所需的實驗室、實訓基地建設跟進速度慢,導致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機會就少,外出考察的機會就更少,從而導致學生的眼界不寬,創造性意識也相對少。另外,教學實習往往因人力、物力的不足,讓學生自己聯系學校實習。甚至有些院校采用“放羊”的方式來開展實習工作,流于形式,走走過場;還有的把實習的任務推給家長,讓學生在家長的監督下開展實習。這些做法使實習教學形同虛設,教學質量難以保證,所以,學生們雖然穿著一身藝術設計的戎裝,但卻無用武之地,使得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真正落地很艱難。
二、對解決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思考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與社會需求銜接不到位,因此,“以市場需求為依據,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快地讓學校與社會接軌,將學習與實踐統一起來,做到有機地整合。
1、大力推動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創新教學和學習方法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完善的實踐教學計劃、完善的實踐教學考核機制及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推動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這樣就能很好地做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適應社會崗位的需求。教學需要創新,從課堂搬進社會,從實踐直面就業。教師應當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盡量讓學生涉獵更多相關知識,比如外語、音樂,甚至是新材料、新工藝等,這樣在運用藝術設計技能時會更加游刃有余。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闊視野。
2、繼續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師資力量,為實踐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鼓勵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鍛煉學習,或選派優秀骨干教師進修培訓,或聘請其他高校教師來校開展講座指導,這樣都能極大的增強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充分發揮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關鍵性作用,對于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建立一支調研隊伍,為藝術設計專業有針對性地開設學科提供參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個非常綜合的專業,知識面廣,技術手段更新快,所以有一支調研隊伍,時刻把握市場脈絡很有必要,這樣會有效地避免開設學科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情況,也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提高安全系數。通過調研,在教學實踐中對知識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完善和更新。
3、建立更多更廣的實習基地
藝術設計教育培養的學生應該是有實際應用能力,而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不是由學生自己來評定,也不是由教師來評定,而是由社會、企業、客戶來評定。所以,建立更多更廣的校內、校外實習基地,是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必要途徑。通過與一些有實力的設計公司或大型企業的設計中心進行溝通,建立實習基地,達成長期合作意向,可以讓學生“零距離”接觸社會,讓實習基地成為學生們的第二校園。這樣就形成社會育人的良好氛圍,使實踐教學得到強有力的保障。總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為了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有的放矢,我們必須加快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師資力量,拓展更多更廣的校內、校外實訓基地,真正做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而大大提高高職藝術設計生的就業率。
作者:張桂紅郭煥敬單位:滄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