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設計專業課的成績評價模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現階段藝術設計課程成績評價模式相對片面
目前,藝術設計課程成績評價標準缺乏對教學活動的發展性特征、動態性特征和形成性特征的關照,忽略了藝術學科教學過程的特性。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習中,學生每一門專業課程的學習成績通常由一兩件實踐作品或命題作品得出。在藝術設計這樣一個以感性認識和感性表達為本體的視覺藝術中,僅憑一兩件作品并不能真正對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做出質與量的精確判斷,從而也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做出客觀有效的評價。此外,成績評價普遍以班級單位范圍內的學生整體水平作為參照基準,這種類似于常模參照的方式,雖能對本系或本班范圍內學生的水平進行劃分,用以實現成績評價的發現與選拔功能,卻因忽略了學生個體的進步與發展,而不能實現成績評價對于學生個體的診斷、引導的功能。
1.2現階段藝術設計課程成績評價結果模糊、滯后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成績通常是在課程結束后,以分值的形式予以公布,從而導致成績的分值無法在評價者與受評者之間構建起可以交互的交流平臺,學生更無法從中解讀出自己藝術觀念、藝術風格、創作思路、表現手法中的優點與不足。公布時間上明顯滯后的評價結果錯過了目標導向與反饋調節的最佳時機,也剝奪了學生對本次學習進行改進、完善的機會。
2藝術設計課程成績評價新模式的研究目標
建立成績評價內容多元、成績評價方式多樣、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素質的提高,并有效地改進教學實踐的成績評價體系,正是藝術設計課程成績評價新模式的宏觀目標。為了避免用總結性的成績評價去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新模式使用形成性成績評價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教學過程。從中反映出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進步。簡言之,使用藝術設計課程成績評價新模式的目的是使成績評價的結果能夠充分反映成績評價的發展性形成過程。
3藝術設計課程成績評價
新模式的研究內容根據心理學、教育學的相關理論,參照歷史沿革和國內外成績評價體系的橫向比較研究,成績評價體系具體的研究內容如下:
3.1成績評價方法的多元化
傳統成績評價中單一的量化方法的局限性顯而易見。質化評價方法可以給學生彈性化、人性化的發展空間,但這種評價方法對評價者的要求相當高。同時由于評價者的主觀性較強,其效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應該將量化與質化的評價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有機的結合。因此,在當前的課程成績評價實踐中,要從認知的角度、藝術的規律、創新的能力、攻堅克難的能力、藝術的管理能力、創意的執行能力、作品的實施效果等等方面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多元化的評價。
3.2評價形式的多元化
傳統成績評價往往用課程目標作為判斷的依據,它重視的是學習結束后的成就,而忽略學習的過程,成績的評價也僅僅是結論性的。藝術設計的成績評價不僅是學習結束后的分數,而應更加關注學習的過程,以及成績后面的動機取向和努力程度。因此,課程成績評價形式必須多元化,即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只有通過這些成績評價方式的結合,才能用準確、公正地成績評價一個學生。既能保證成績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3.3成績評價者的多元化
在藝術設計教學的成績評價中,一般由教師擔當成績評價者。這當然有其自己的優勢,但如果局限于此,那么就有失偏頗。因為教師的成績評價只能代表教師一方的意見,而不能完全代表直接或間接參與課程的人和受到課程影響的人的意見。那些課程參與者和課程影響接受者的意見對一個精確的成績評價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成績評價者多元化主要體現于參與評價活動的人除了教師外,還可以包括專職的設計機構、設計師、設計消費者代表、學生群體和個體以及學校內外的其他有關人員。多元化的成績評價中還有一點值得強調,就是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能作一個自我評價,這不僅是給學生一個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自我申訴,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反思的機會。
4藝術設計課程成績評價新模式的實施步驟
4.1課程的成績評價體系的制定
通過對世界各國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成績評價體系的研究,以及國內各大藝術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成績評價體系的調查和研究,教師及相關人員根據前期的理論研究制定出初步成績評價體系,這個成績評價體系可分階段實施,并且有明確的階段性的目標及詳細的實施計劃。
4.2具體計劃實施前的基礎調研
對教師和學生分別作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專業技能、設計能力、學習態度等。了解學生課前和課后的專業水平,可以為計劃實施后的效果作比較研究。
4.3將明確的成績評價標準告知學生
在上課之前,把根據教學目的制定的相應的成績評價標準和策略明確地告知學生。這樣能夠使學生通過成績評價標準清楚地了解預期的學習效果,從而有所指引地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使學生也成為改革的主體,增加成績評價體系研究的參與性。
4.4成績評價標準的實施
成績評價標準的實施者是專業課老師,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根據成績評價標準的細則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完成設計創作等學習活動。課程的成績評價,以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所反映出的能力作為基本框架。一般技能和專業能力的具體評價分值詳見表(1),各個評價項在成績中所占的分數比例各有側重。成績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在態度、能力、知識等方面的成就和問題,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同時成績評價也幫助教師了解課程的效果與質量,為改進課程教學提供反饋信息,促進課程本身的完善。
4.5成績評價標準實施后的反饋
選擇最佳的反饋時機與反饋方式作為對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詮釋,成績評價結果反饋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進行溝通的橋梁。成績評價結果及時、分階段地進行反饋。在專業課學習的初始階段、中間階段、3/4階段和終結階段,分別對學生的成績予以反饋,能夠讓學生有機會在課程的下一階段加以完善。藝術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藝術學習沒有單一的答案,換言之,學生的學習結果無對錯可言。因此,由全體任課教師和一些與課程相關的人員組成評價小組,通過溝通將評價的結果反饋給學生。通過學生自由陳述,教師通過提問以及學生的回答,進一步診斷學生的學習狀況;最后,教師綜合各方面因素得出評價結果,并將其反饋給學生,同時提出改進的建議。
5結果分析
通過課前和課后以及參與和未參與成績評價新模式應用實驗學生的能力、水平的對比,可以看出,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有較大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執行能力有了較大提升。通過對學生的走訪,可以看出,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6結論
新的成績評價模式在實施后,對學生的專業課學習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通過對課程研究結果的分析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廓清了當前課程成績評價體系的特點、研究水平,厘定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助于改善目前中國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評價機制,藝術設計課程的成績評價新體系的研究成果可以成為藝術設計專業未來的教學評價體系中成績評價的先行指導,為其他專業課程的成績評價體系改革提供指導。為中國藝術設計專業課成績評價的體系研究做出貢獻。
作者:王瑩肖宏偉單位: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吉林大學汽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