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手段單一
從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方式來看,大多數高校在授課時仍以教師為中心,在進行設計之前,教師通常會將理論知識闡述一遍,繼而讓學生針對性地查閱資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嚴重缺乏,溝通交流不足。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也大多是通過考試的方式來進行,模式化的評定方式嚴重束縛了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加之專業課設計階段缺乏學生與專業實踐結合的環節,不可避免地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脫節。
(2)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欠缺
在當前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大多數高校將教學任務置于學校完成,過于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專業課與實際脫節嚴重。學生為完成強制性的作業,往往通過互聯網以及圖書資料參考模仿,真正由學生自行完成的設計屈指可數由于理論知識難以與實踐掛鉤,學生空有理論而欠缺實際操作能力。設計中的陳舊、缺乏新意等弊端充分暴露,方案的創新性嚴重不足,蘊含的設計價值也是少之又少。缺失超前性的設計作品難以適應變化多端的市場需求,欠缺自主創新能力的學生也很難滿足用人單位和社會的要求。
(3)學生的就業前景不甚明朗
如前所述,藝術設計專業的快速興起使得開設這一專業的高校與日俱增。但在具體的教學活動和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忽略了自身實際和學生的能力現狀,過度沿用傳統陳舊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得人才培養效果不明顯。招生規模的擴大和招生條件的日益放開形成了浩浩蕩蕩的高校大軍隊伍,這不可避免地給學生的就業帶來沉重壓力。在缺乏新意、有失特色的培養模式下,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要突破重重就業大關、搶占就業先機著實不易。
2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路徑
(1)明確培養目標,形成自身特色
在開設藝術設計專業和院系的高校中,學科設置層次不盡相同,這既有研究型、綜合性的重點高校,也有單科類或普通類的高校。有的高校側重于工程結構,亦有注重藝術設計創意。在眾多高校中如何形成自身優勢、獲取社會的良好口碑就需要高校在明確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發揮學科建設的優勢,創辦具有自身特色的藝術設計專業。以江南大學為例,其前身為無錫輕工大學設計學院,歷經多年發展,江南大學之所以在國內兄弟院校中處于領先地位源于其從創辦至今都秉持著自身的辦學方針,并將培養實用性的藝術設計人才作為辦學理念。因而,高內開始藝術設計專業的高校應以此為借鑒,形成鮮明特色和自我優勢。
(2)注重學科間的交叉交流
與其他學科不同,藝術設計學作為具有時代感和活力度的學科有著高度交叉性、綜合性和邊緣性。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遍應用,新時代的藝術設計必須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積極實現與信息化的融合。課設藝術設計專業的高校要注重于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可以通過課程的交叉、項目的合作等達成一致,從而促使更大程度學科交叉的實現。此舉不僅有利于藝術設計高校自身的發展,更有利高校間活力的提升和整體實力的上揚。
(3)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與傳統課程相比,藝術設計專業除了文化課程外更需注重專業課的深入探究,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就需著重對設計專業進行研習。藝術設計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審美能力以及發散性的思維能力,這也就對學生提出了思維活躍的要求。為了充分拓展學生思維,促使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不斷提升,高校應積極營造藝術設計分為,譬如開設講座,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前來講學;或是舉辦各類藝術設計活動和比賽,適當對學生予以獎勵;還可以帶學生出外參觀考察,在開拓學生眼界的同時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激發學生設計出更多優秀作品。
(4)堅持產學研三結合的辦學模式
辦學的目的在于促使學生成才,幫助學生順利邁入社會,成為社會需要型人才,并通過工作展現自身價值。因而,藝術設計專業要堅定地面向社會,堅持產學研三結合的辦學模式,為將學生順利輸送社會奠定基礎。一方面,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高校應更新觀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在學校、企業和教育研究機構三方的共同合作下完成高層次專業知識課程的開發,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其實踐能力;另一方面,要強化服務意識,增強校企之間的聯系,通過聯合辦學、聯合辦企業的形式共同進行科研開發,在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就業平臺的同時增加高校的整體實力。
3結語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如何形成高校的自我特色,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就需高校立足自身實際進行探索,在明確目標、革新方法的基礎上大力堅持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需要型人才、順利將學生輸送社會而不斷努力。
作者:趙丹丹單位:威海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