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索環境藝術設計的奧秘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課程模塊的劃分按照教學計劃,把現有的課程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劃分為不同的課程模塊體系:
第一,環境藝術設計核心模塊:以學生獨立完成一定體積的建筑空間室內外主題設計。模擬設計過程中對知識的各種要求來組織課程。通過學習學生可獲得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家裝設計師》和《景觀設計師》證書。此證書說明持證人具備了家裝設計、景觀設計的基本技術標準,可作為各企事業用人的資格憑證以及行業人才流動的證書。
第二,設計制作表現模塊:在環境藝術設計行業規范下,以系統學習環境藝術設計表現制作為目的,培養學生閱讀建筑圖紙和建筑制圖的能力。從手繪草圖圖稿到電腦設計和模型制作完成,由創意階段逐步進入項目設計階段,要求學生按照行業規范進一步熟悉工作流程。課程內容涵蓋手繪技法、施工圖設計、效果圖制作、模型圖制作、裝飾材料。通過學習鼓勵學生考取《手繪設計師》和美國Autodesk的國際認證證書。
第三,施工工程管理模塊:以學習施工管理為核心,掌握建筑結構和工程預算,由項目的設計階段進入項目的實施階段。課程涵蓋建筑構造、工程預算、建筑裝飾材料等。通過學習鼓勵學生考取二級建造師證書,二級建造師是擔任項目經理的前提條件。[1]
(二)課程教材的開發喬伊斯和韋爾在《教學模式》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币环N教學模式的實踐需要選擇合適的教材。因此構建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也需要開發一套與工作室教學模式相適應的教材體。比如《家裝設計師》、《展示設計師》、《手繪設計師》、《景觀設計師》等。學習這些課程,不僅僅是景觀項目設計,還要學習項目的承接,包括景觀設計的運作程序,景觀規劃設計的預算與報價,與客戶溝通的方式和技巧,為客戶提供滿意的設計方案進行方案評估和展示等。
(三)教學團隊的組建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的教學團隊主要來源于兩部分:一部分來自于現有的專業教師,根據研究方向對現有的專業教師進行整合,這一部分是校內導師;另一部分來自于活躍在本行業一線的設計師和管理者,他們是外聘導師。每個工作室選定一位具有較高職稱的校內教師負責工作室的日常工作。教學團隊要職稱結構合理,老中青搭班,形成梯隊建設,不僅能力強,富有創新意識,而且有責任心和奉獻精神,能夠有能力承擔起工作室的各項工作,帶領學生順利地完成各種教學和科研任務與承接項目工程。工作室工作是團隊作業,不僅要選取富有進取精神的教學團隊,把那些吃苦耐勞,專業知識扎實,有志于進行環境藝術設計創作的學生選進工作室。工作室學生的挑選是以學生的報名志愿為主,主要以學生的成績和面試作為確認的條件。
(四)工作室教學活動內容
1.主題學習主題學習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的一項重要而基本的活動。根據教學課程模塊的劃分和課程教材的特點,工作室的教學活動可以劃分為不同的主題進行學習和討論,不僅要延伸課程內容,還要增強行業認知,使學生了解設計生產的全過程。通過導師的引導,導師和學生的對話,學生和學生的討論,達到對所學習主題認識的深化和擴展,幫助學生梳理清楚課程之間和主題之間的層次與聯系,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強化對業務的認知,為工作室項目的設計和項目的承接做好準備。
2.參賽訓練檢驗工作室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組織學生參賽訓練。經過主題的學習之后,導師布置項目任務訓練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參加各種國家級、省級、市級、院級以及行業協會舉辦的各種作品展覽和競賽項目的目的就是檢驗和評價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3.參與科研項目一方面由導師申請帶有學術性、科研性的項目課題,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工作室學生的特長進行分工合作,參與完成科研課題;另一方面,學生分別由導師幫助進行選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自己擔當課題的主持人,導師在項目的研究過程成中給予必要的指導。通過參與、主持科研項目的研究,增強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和獨立完成項目的能力,例如工作室申請并完成了《南陽漢畫街景觀化改造研究》的科研項目。在項目完成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了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4.承接工程項目實施市場化項目運作形式,由導師承接項目,擔任項目負責人,挑選項目組成員,共同帶領學生進行項目運作,幫助教師和學生熟悉項目運作的整個流程,鍛煉教師與學生的項目的實際運作能力,市場需求的真實項目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挑戰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能夠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贏得學生、教師、學?!岸嘹A”的局面。[2]例如工作室承接了南陽市中州路和臥龍路景觀改造設計工程項目,通過工程項目的承接,鍛煉了導師的領導能力和學生的實戰能力,樹立自己的品牌,宣傳了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同時也為工作室帶來經濟上的增收。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學生學習創作積極性顯著高漲在工作室學習研究中,鼓勵學生共同探討,并在課堂上講解自己的方案設計和思維過程。學生所學知識更加豐富,更加系統。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完成項目課題的設計方案,把知識應用于實踐,不僅檢驗了所學知識,而且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入,獲得了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學習主動性明顯增強,創作的積極性明顯高漲。
(二)學生實踐能力顯著提升在工作室學習研究中,學生參與項目方案設計和運作的每一個步驟,鍛煉了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了實踐能力和實際業務水平,學生畢業后完全有能力建立自己的設計團隊,承接工程項目,實現了從學校到社會的零距離過渡,滿足了市場的需求。
(三)學生團隊合作意識顯著增強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就像一個大家庭,有很強的聚合力和歸屬感。在工作室教學中,項目課題的完成不是單兵作戰,是集體合作的成果,根據工作需要進行分組,各小組分工合作完成設計任務。[3]在課題項目實施過程中,導師與導師協同合作,導師與學生對話溝通,學生與學生相互學習、交流配合,共同進步,共同提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四)師生感情顯著增強工作室是導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研究、創作和設計的場所,體現了學生對導師教學理念的認可和導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肯定,是導師和學生共同追尋與探索目標的重要平臺。導師是工作室教學的組織者和協調者,他不僅在專業領域對學生給予指導,也與學生交流專業知識以外的生活經驗。在人際關系日益冷漠的今天,它的意義遠遠超出專業學習本身,更體現了教育的人文關懷功能。[4]
三、結語
師生的交流與合作彌合了師生之間的代溝和距離,增強了彼此的情感。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以工作室為依托的教學模式的改革,體現了專業教育特色,從社會實際需要出發,有針對性地構建了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加強了以參賽訓練、課題研究和項目設計和運作為主的實踐環節,提升了學生適應市場的競爭力,加大了實踐教學環節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加強了產、學、研的銜接與合作,逐步建立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良性互動機制,師生的合作也融化了金錢社會凝固在師生之間的堅冰。
作者:田曉單位:南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