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聲樂表演藝術中形體語言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聲樂表演藝術中,一方面形體語言能夠傳達表演者的情感,并令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另一方面,富有美感、情感充沛的形體語言,也能夠激發觀眾的共鳴,吸引觀眾的目光。因此,本文認為在聲樂表演藝術中,形體語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為了強化形體語言對聲樂表演藝術的作用,令聲樂表演藝術更加富有感染力,更加激發觀眾共鳴,本文從形體語言的積極作用出發,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形體語言;聲樂表演藝術;藝術創作;感染力
對于聲樂表演藝術而言,形體語言不僅能夠提高表演的感染力,令觀眾產生共鳴,更能夠通過表演者的形體語言提高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層次,令作品的人物更加鮮明,這樣也能夠提高作品本身的價值,令作品更具藝術欣賞性。因此,如何正確運用形體語言就成為表演者思考的重點內容。對此,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一、形體語言對聲樂表演藝術的重要性
(一)能夠增強音樂作品的欣賞性
在音樂表演的過程中,通過豐富的形體語言,可使音樂表演藝術性更高,并且能夠增強聲樂作品的欣賞性。在進行聲樂作品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多種多樣的形體語言,能夠將聲樂所不能表現出來的感染力進行呈現,或者向觀眾呈現一種通過歌聲難以傳達的美感。因為通過聲情并茂的形式再配上肢體語言,才能夠將聲樂作品的美感以及藝術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僅僅通過聲樂作品的本身聲音很難將音樂作品的藝術性和感染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而為了使音樂作品的藝術性更加沖擊觀眾的內心,所以,應當適當加強一些形體語言,一方面,這些形體語言可以很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展現聲樂作品的內在層次感,從而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二)有利于加強對人物形象的塑造
再展現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的時候,加上適當的形體藝術,能夠增強人物形象的塑造,這也是因為通過簡單的發生很難讓觀眾朋友們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或者是演員通過聲音的表演不能夠完全引發觀眾朋友的共鳴,因此,在音樂作品中增加適當的形體藝術,可以更快地引起觀眾的注意力,并且能夠在情感上,引起觀眾的共鳴。
(三)能夠更好地詮釋音樂作品的感情
好的音樂作品之所以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這也是因為通過音樂作品可以感受到它所表達的感情。因此,在音樂作品中,增加形體藝術,能夠更好地詮釋音樂作品的感情,從而引發情感共鳴。同時,在演繹音樂作品的時候,多次觀看該音樂作品的觀眾,也能夠認真揣摩創作者的內心觸動,從而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抒發感情。而音樂作品的表演者也能夠通過增加肢體語言的方式增加對該音樂作品的了解,并且能夠深化作品的內涵。在審美方面基本上,能與觀眾保持一致。
二、聲樂表演藝術中形體語言運用原則
(一)形體語言要真實準確
形體語言的展現就是表演手段的建立問題,這也說明通過適當的鍛煉手段,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音樂作品的內涵,同時,音樂作品能夠通過形體語言的展現,使其精神內涵、藝術素養提升兩個層次。在音樂作品中,加入形體語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也意味著相關的表演者必須經過一定的形體表演練習,比如,在練習過程中,相關的表演者可以通過姿態模仿,面部表情模仿以及眼神的練習增加形體藝術的美感,同時,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也應當培養表演者的舞臺表演能力,這也是因為某些表演者在排練的時候狀態會非常好。但是,在舞臺上表演的時候卻會出現怯場的現象,甚至會出現忘詞的現象,而這種現象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音樂作品的完整性以及藝術性,因此,應當培養表演者的舞臺表演能力,并且是舞臺表演者意識的舞臺表演的規律,從而在現場表演的時候,通過觀察觀眾情緒以及結合現場的演出情況具體結合分析形體語言的應用場景,以此來增加表演者的舞臺表演能力。
(二)形體語言要協調統一
在實際表演音樂作品的時候,應該注意形體語言的協調和統一,這也是因為如果清晰語言出現不協調的現象,極有可能影響整個音樂作品的藝術性和表演性,因此,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注意的就是形體語言的協調與統一,比如,表演者的步伐、體態、手勢、眼神等,應當切實的做到協調和統一,因為這些手段都是為了表演而服務的。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個別表演者或者是初學者,往往會出現表演手段運用不協調的現象。這一現象的出現就是因行為及語言不協調并且不統一。因此,在實際表演的時候,才會對音樂作品的內涵詮釋的不到位。
(三)形體語言運用要適度
聲樂表演作品主要是以演唱為主,并且以形體表演為主,但是,某些演員在實際演出的過程中著重突出形體語言,這也使得整個音樂作品的表現能力愈發的空洞,甚至是音樂作品的主要內涵并沒有被傳染出來,因此,表現效果會相對較差一些。在表演的過程中,相關表演者在完美詮釋音樂作品的內涵的條件下,就應當放緩展示,做到詳細,甚至是著重突出音樂表演。
(四)形體語言應與作品情感一致
聲樂表演藝術的根本目的就是把作品的情感和內涵準確地傳達給觀眾,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形體語言在音樂作品中起到的作用,僅僅是襯托的作用,而并不是主要展示的作用。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注意情感的傳遞,才是音樂作品表達的重點,而不是著重展示形體語言的華麗,因為著重展示形體語言的華麗,只能是本末倒置,甚至會引發觀眾的厭煩情緒。要達到形體語言與作品感情保證一致的效果,表演者就必須充分的掌握詞曲作家真實的創作意圖,并且作品的深入內涵是怎樣的,從而才能夠進一步發掘情感的內涵;再通過自身的表演形式,以及形體的語言,將這份內涵以及操作意向表達出來,從而能夠生動形象的詮釋音樂作品的情感內容。
三、聲樂表演藝術中形體語言的應用要點
(一)身體姿態與步伐在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應用
身體姿態彰顯了表演者的神態之美,所以,在通常情況下,當表演者在進行舞臺表演的時候,身體姿態應當是對觀眾留下的第一印象,同時,也是最深刻的影響,因此,身體姿態與音樂作品的有效結合,不僅能夠凸顯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也能夠引起觀眾的觀賞興趣,甚至能夠激發觀眾的觀賞熱情。而身體姿態的形式,應當與音樂作品的風格相結合。不同音樂作品應當結合不同的身體姿態形式,比如,當作品的風格比較婉轉、清秀的時候,表演者的身體姿態應當是輕柔的,這樣才能夠展現溫柔嫵媚的人物形象,表演者的身體姿態也能夠與音樂作品的整體格調相一致。通常情況下,合適的身體姿態能夠給人以藝術綻放的感覺,也能夠激發觀眾朋友們的情感共鳴,而這種設計姿態是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中尋找到的,而且每個人的風格有所區別,正確傳遞情感的身體姿態轉變正是表演者勤學苦練的結果。
(二)手勢在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應用
在聲樂表演藝術中,通過自然的手部動作能夠體現音樂作品的整體美感,同時,還能夠營造優美的舞臺效果,而僵硬的手部動作,則會導致舞臺的整體效果有所下降,因此,在進行聲樂表演藝術的過程中,應當使用適當的手部動作,提升整個音樂藝術的美感,在此過程中,也應當結合聲樂作品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比如,某些作品的情感表達比較粗獷和豪邁,那么,手勢動作就應當大膽和創新。再比如,某些作品的情感表達比較委婉,那么手勢動作應當做出相同情感表達的形式。另外手部的動作也應當隨著音樂的節奏而不斷變化,因此,手部動作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靈活多變的。
(三)面部表情與眼神,在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應用
在聲樂表演藝術中,適當的使用面部表情與眼神,能夠有效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并且準確傳達音樂作品的內在情感,所以,在音樂作品表演過程中,使用面部表情和眼神傳達出音樂作品的內在情感的行為是非常常見的。眼神作為心靈的窗戶,能夠起到很好的情感傳達效果,比如,音樂作品的快樂、欣喜、悲傷、回憶等等情緒都可以通過眼神來傳達。眼神的訓練,在我國戲曲表演中,已經擁有完整的訓練體系,因此,在聲樂表演訓練過程中,可以借鑒戲曲表演的完整訓練體系進行訓練,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音樂作品的情緒感染能力。
(四)臺位變化與出退場處理在音樂表演藝術中的應用
在各種形體語言的應用中,排位的變化也是非常值得注重的,因為在舞臺上表演者的步伐發生移動的整個過程尤其會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因此,相關的表演者應當按照本次作品的設計要求與特點設計相應的舞臺動作,還應當注意舞臺表演的整體節奏,比如,在設計舞臺動作的時候,應當根據音樂節奏的變化,設計臺位的變化。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應當具體的移動幾步?移動向哪個方向?在移動的過程中,又能做出怎樣的動作或者是肢體語言。通過細致的設計,也能夠使整個聲樂表演更加的完美。同時,也能夠提高音樂作品的情感傳達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聲樂表演藝術中,形體語言應當做到表演者身心協調,不能用力過度,堅持適度的基本原則。為了令觀眾更具真實感,令觀眾沉浸于形體語言當中,表演者應當充分運動自身的面部、肢體語言,通過不同情境下的形體語言變化來傳達情感,令觀眾能夠通過形體語言感受到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而同作品產生共鳴。
參考文獻
[1]楊尕藏當智.論聲樂表演藝術的形體語言[J].明日風尚,2020(19):130-131.
[2]靳相林.聲樂表演藝術中形體語言的運用探析[J].黃河之聲,2020(17):156-157.
[3]張健.聲樂表演藝術中形體語言的運用分析[J].藝術家,2020(08):140.
[4]劉依凡.聲樂表演藝術的形體語言研究[J].牡丹,2020(04):43-44.
作者:韓再紅 劉小晶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