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文素養培育下的攝影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攝影藝術的美學價值攝影通常被人們看作普通的照相而已,缺乏從美學視角審視與認知的研究。要認識攝影藝術的美學價值,可以先從美學概念、起源等切入,明晰審美的本質屬性,探究其與攝影的關聯。美學一詞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第一次賦予審美這一概念以范疇的地位,他認為美學即研究感覺與情感規律的學科,審美是感性認識的能力,這種感性理解和創造美,并在藝術中達到完美。攝影藝術,可通俗理解為:攝影的藝術,廣義上包括一切與攝影有關的藝術活動,狹義上特指可以作為一個藝術品種存在的那一部分攝影,是《辭海》中所說的“造型藝術的一種”。攝影藝術是一個較年輕的藝術門類,緊緊伴隨著每個時代高新科技的發展而發展。攝影藝術是一種對現實的高度概括,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影像工作方式。攝影就是作者的一種表達,正如說話是一種表達、寫作是一種表達一樣。如果說美學是關于感覺和情感規律的科學,攝影藝術的美學價值也就是攝影在人的感覺感知、記錄、表現方面所特有的視覺功能以及其所具有的情感表達與創作。應該說,攝影藝術作為一種造型語言,富有情趣或美,是具有美學價值的藝術之一,二者是一種相互交織的關系。
(二)照片信息包含有審美屬性普通的照片還不能稱之為攝影藝術作品,還必須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進行提升。首先,從攝影的主體而言,拍照者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藝術修養,成為有藝術創作能力的攝影師、攝影家或攝影愛好者,才能成為自覺的攝影藝術作品創作者。其次,就是對于照片必須用符合藝術標準的審美價值來衡量其是否為攝影藝術作品。然而,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攝影的大眾化普及為每位拍攝者通往攝影藝術之路奠定了入門基礎。隨著攝影進入藝術行列,也就產生了按照美的規律從事攝影藝術創作的攝影美學。照片或者說攝影藝術作品包含有審美屬性,這是不爭的事實。人們看照片的過程,就伴隨有一種審美的心理。即便看普通的人像照片或者風景照,欣賞者也是帶著照片真好看、真美這種普通的審美心理的,不要說具有更強藝術性、更高級的攝影作品,以及藝術欣賞者對這種攝影藝術作品的審美欣賞。實際上,照片的審美屬性是比較普遍的,盡管有低級和高級之分,攝影的拍照者或者說創作者的藝術修養也有差別,照片的觀賞者或者說攝影藝術的欣賞者的審美素養也有差異。但是,照片包含的信息,攝影的作品的光影、線條、色彩、質感等畫面語言以及所表達的主題一定是含有審美元素屬性的,和繪畫、雕塑等一切視覺藝術一樣。
(三)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需要攝影審美支撐攝影具有審美價值,視覺文化的影響力無所不在。我們已經置身一個全球化的影像社會,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需要具有審美屬性的藝術形式來實現,那么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就需要攝影審美支撐。不要把很容易掌握和普及的攝影當成只是隨手拍照相,只是玩樂一樣的無意義消遣。要看到攝影這種最普及、具有審美元素的拍照在所有大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中的潛移默化影響,要提高其對人文素養培育和提升方面的價值。同時,把大學生攝影這種非自覺的拍照,通過課程、校園文化建設等方式方法變成意義更加明確的認知和培育,要從理性認識和科學方法上促進攝影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所應擔當的藝術審美功能的實現。
二、攝影促進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途徑
在攝影藝術具有美學價值,且美學是人文精神和情懷的重要載體這樣的認知明晰后,攝影可以作為培育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方式方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大學應通過各種攝影藝術途徑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攝影藝術課進入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人文教育課程是幫助培養大學生對社會、對歷史文化、對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種終極關懷的情感,除了哲學、文學、藝術等大的學科專業支撐之外,作為藝術內容之一的攝影藝術也具有通識課程的屬性。從教育的本質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教育實踐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正成為素質教育中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攝影藝術課不僅是攝影和藝術專業里的專業或專業基礎課程,也完全應該成為大學通識教育體系里對大學生通識美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課程。人文藝術課在大學里具有重要作用,大學應重視藝術對一個人的成長、創造能力和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性。大學不僅要培養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職業人才,更應該成為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和人文精神的公民。攝影藝術課程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大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素質,發展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其人文修養,促進其人格完善,包括能力、方法、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內容,讓大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調平衡發展,促進其全面發展。攝影藝術技巧和藝術理論教育課程的開設,可以滿足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對攝影技能和人文精神修養的需要。據調查,法國一些重要的大學幾乎都開設攝影教育課,如巴黎大學、里爾大學、波爾多大學等。
(二)大學生的攝影藝術課外活動應該得到加強美育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級學校要在加強藝術課堂教學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1.成立攝影學會、協會類組織攝影藝術社團是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進行素質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徑。攝影藝術社團通過開展各種攝影藝術類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攝影藝術實踐精神,提高其攝影的創作和欣賞能力,提升人文素養。大學生攝影協會可以把有攝影興趣、愛好的學生組織起來,開展攝影技術培訓、攝影創作和欣賞講座,進行攝影創作活動,搞攝影比賽與展覽,開展攝影藝術研討活動等,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攝影藝術活動,提高大學生的攝影技術與藝術水平,提高其文化修養和人文情懷,使其更深入地關注人的精神世界、關注人的社會活動、關注大自然等,更好地實現大學教育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作為學校和社團的攝影藝術教育、實踐和活動對于大學生的攝影藝術和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可謂意義重大。
2.加強以攝影藝術為載體的校園文化建設大學是知識與文化的殿堂,也是文化創造與培育的陣地,這是大學的基本價值決定的。好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一定是豐富多彩的,一定是非常普及和厚重的。因為攝影是視覺語言,攝影藝術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完全可以重視以攝影藝術為載體的校園文化建設。在一個攝影藝術繁榮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昌盛的大學,大學生受到攝影藝術熏陶、教育、鍛煉都是非常容易實現的。攝影藝術和校園文化建設是一種共生與互補的關系。大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攝影藝術也就具備較好的發展條件。反過來,校園文化建設好,攝影藝術興旺的大學,可以讓大學生吸收的攝影藝術養分就更充足,可以更有條件培育其攝影藝術修養,促進人文精神培育。
(三)通過自修提高攝影藝術修養除了帶有群體性的攝影知行行為以外,大學生還有一種重要的攝影藝術學習和提高自我修養的方式,就是個人愛好自修攝影藝術理論。大學對人才的培養,除了專業課堂教育以外,學生在大學里面對知識和文化的自我選擇,并努力學習與實踐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和成長方式。如果一個大學生通過家庭熏陶、校園文化活動等方式激發了自己對攝影藝術的愛好與興趣,并且不滿足于一般的傻瓜攝影這樣的層次,對攝影技術、技巧和藝術理論有了更深的知識渴望,其完全可以通過自學的方式來學習攝影藝術理論。愛好攝影的大學生無論是閱讀專業攝影書籍、報刊,還是通過閱讀攝影專業論文、瀏覽國內外攝影專業網站等方式方法,都可以獲得大量的攝影專業知識,學到很多專業的攝影藝術理論,從而完善自己在攝影藝術方面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理論水平。當然,在這種攝影藝術的自學與愛好過程中,一定會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大量的具有藝術性的作品、藝術創作和欣賞理論,包括藝術家的生平與藝術思想等,甚至會因為熱愛攝影需要提高自我藝術修養而擴大閱讀和欣賞其他文藝理論、作品,這樣的結果當然是對大學生人文情懷與精神的更大提升。
作者:賈茹單位: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