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于日本文學看古典主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川端的貢獻
我們要看到,川端不僅是一位追求創新訴求的作家,更是捍衛名族文化的衛士。文如其人,名族的文學作品類型與名族文化背景也是息息相關的。《古都》中下降型文學情感還體現在戰后的哀愁和被美軍占領的屈辱感。文中大量描寫古都的傳統風俗活動,如祇園會,時代節,伐竹會等,向讀者展示了一幅幅京都風俗畫卷。同時插入式的描寫了日漸被外來文化所改造的傳統街巷,以及龍村絲綢制品展覽中陳列的不倫不類的收音機,使人們注意到傳統文化正逐漸被外來文化侵蝕。文中的佐田太極郎試圖獨居尼姑庵以激勵自己構思美好圖案。盡管他極力否認“西陣織”傳統手工業的衰敗,保持原有的經營方式,堅持創作傳統圖案。但是他也已經明顯感覺到死守傳統已行不通。因此,他不得不求助于歐洲畫家的現代畫作以尋求出路。作者有意用物哀的筆法造成下降式的文學情緒,以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全盤美國化保持警惕。
2看“幽玄”
“幽玄”是處于日本中世作為綜合藝術理念加以提出的。幽玄一詞出自《老子》,是對天地萬物的本源“道”的形容,即“玄之又玄”。所以日本文學的下降型特征也不是一味地傳播負面因子,亦或是用“物哀”和“幽玄”使人悲嘆。以自然美和神道精神為主體的優美意識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轉而呈現出深邃的意蘊,即為“幽玄美”。在《古都》中,自然物也被傾注了人物強烈的主觀感覺與情感,由此達到了我與物,情與景的完美契合。如此利用“風雅”的景致來悲嘆,也是日本文學下降型描寫中的一個特點。如《古都》中丹波壺子里討生活的金鐘;絲綢腰帶上讓人嘆息其易敗的郁金香;還有那樹上樹下不知此生可否相逢的紫花地丁。除此之外,《古都》中還引用了日本著名的古典傳說《竹取物語》的故事來渲染文章下降型的情緒,在讀者哀嘆之余,又感覺到了日本文學風雅美的清新與華麗。作者有意拿千重子類比竹中生出的輝夜姬,贊美了養父子之間真切的溫情,并暗示了無果的愛情。所以下降型的文學作品散發出的情緒雖讓人傷懷,但是卻往往帶有一種意想不到的美感。如同《古都》與《在法的門前》相比,兩部雖然都是具有負面情感的作品,也都是出自現代小說家之手,而兩者所體現出的審美觀卻是千差萬別的。《在法的門前》沒有了日本傳統的和諧,貫穿始終的美學模式是悖謬。而《古都》則遵循了傳統美學模式和社會的和諧。一個是荒誕美,矛盾且非理性;一個是物哀風雅美,情真意切而悠遠。《古都》中所體現的下降型美感正如同松尾芭蕉的《奧州小道》所傳達給讀者的伴有生命蒼涼感的境界美那樣。中西進的關于“下降型”文學的理論,絕對不是單一的指含有負面情緒的文學作品。所謂具有下降型特征的日本文學應該是指建立在古典文學基礎上以物哀,風雅和幽玄,宿命等相雜糅的具有升降沉浮的事物發展趨勢且有高雅審美情趣的文學類型。日本文學中的美符合了沒落貴族審美情趣的纖弱,溫婉的情調。
作者:李子單位:四川師范大學